蘇州納米所碳納米管纖維研究取得新進展
碳納米管被稱為終極纖維。通過組裝形成的碳納米管纖維具有輕質、高強、多功能性等特點,成為新一代特種纖維材料,對21世紀高端科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最近,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功能納米碳材料課題組在李清文研究員帶領下,在攻克可紡絲碳納米管陣列可控生長關鍵技術基礎上,以實驗及理論研究相結合,對碳納米管纖維紡絲技術和增強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實現了碳納米管纖維的穩定制備,纖維直徑可調控(3至20 微米)并且比強度可達到2.8牛/特,其力學性能已超越傳統碳纖維。 研究還發現,碳納米管纖維比傳統碳纖維具有更好的柔韌性和表面修飾性;將碳納米管纖維通過電鍍等表面改性,可使其導電率與銅絲相媲美;可用以制備高性能的復合材料和電控智能透明轉變復合薄膜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研究已申請了5項中國專利,已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ACS Nano、Small、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Carbon上發表,并......閱讀全文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納米纖維產品展室納米纖維防護口罩 當李從舉把一大卷一米寬,類似于生料帶一樣的東西擺在桌子上時,記者還沒意識到,這些材料可能是很多產業的未來,而面前這個戴著眼鏡嗓音洪亮的北京服裝學院最年輕的教授,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將其高效低成本批量化生產的人。 “萬能”薄膜功能奇特 這是一卷白色的薄膜,
鋰電材料碳纖維的粘膠纖維的紡絲成形的介紹
采用濕法紡絲。粘膠通過噴絲孔形成細流進入含酸凝固浴,粘膠中堿被中和,細流凝固成絲條,纖維素黃酸酯分解再生成水化纖維素。凝固和分解可同時發生,也可先后進行。在同一浴中完成凝固和分解的方法稱單浴法紡絲。粘膠長絲用單浴法紡絲。在一浴內凝固而在另一浴中分解再生的方法稱二浴法紡絲。強力絲或短纖維一般用二浴
石墨烯紡絲纖維產業化快人一步
碳海綿的研發成功,讓那些“石墨烯粉”們沖動不已。不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高超的課題組對石墨烯應用的研發不止于此。 2011年,高超課題組已經嘗試將納米級的氧化石墨烯片紡制成長達數米的宏觀石墨烯纖維。這種制成石墨烯纖維不但強度高,而且韌性好,可能是實現石墨烯在
鋰電材料碳纖維的成分腈綸的紡絲工藝介紹
紡絲液一般為聚丙烯腈聚合體,數均分子量為53000~106000,其纖維白度較好,熱分解溫度200~250℃,熔點達320℃。因此,聚丙烯腈纖維用高聚物溶液的濕法紡絲和干法紡絲制得。干法紡絲的紡絲液濃度為25%~30%,紡絲速度快但因噴絲頭噴出的細流固化慢,固化前易粘結,不能采用孔數較多的噴絲頭
蘇州納米所發表碳納米管纖維研究綜述
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力巨大的超級材料,是構建未來超強結構和碳基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核心基礎材料。將碳納米管組裝成宏觀體(如纖維、薄膜和泡沫等)是實現碳納米管宏量應用的重要途徑之一。碳納米管纖維是碳納米管的一維連續組裝體,其不僅可以單獨使用,而且可以通過編織形成二維薄膜或者三維編織結構,成為最受關注的碳納
蘇州納米所碳納米管纖維研究取得新進展
碳納米管被稱為終極纖維。通過組裝形成的碳納米管纖維具有輕質、高強、多功能性等特點,成為新一代特種纖維材料,對21世紀高端科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最近,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功能納米碳材料課題組在李清文研究員帶領下,在攻克可紡絲碳納米管陣列可控生長關鍵技術基礎上,以實驗及理
超長碳納米管束拉伸強度秒殺所有纖維
記者16日從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已知所有其他纖維材料。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幾種材料之一,理論計算表明,其是
什么是靜電紡絲
靜電紡絲就是高分子流體靜電霧化的特殊形式,此時霧化分裂出的物質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帶電微小射流,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可以運行相當長的距離,最終在接收裝置上固化成纖維。
靜電紡絲的原理
靜電紡絲是一種特殊的纖維制造工藝,聚合物溶液或熔體在強電場中進行噴射紡絲。在電場作用下,針頭處的液滴會由球形變為圓錐形(即“泰勒錐”),并從圓錐尖端延展得到纖維細絲。這種方式可以生產出納米級直徑的聚合物細絲。
摩擦納米發電機首次驅動靜電紡絲系統制造納米纖維
靜電紡絲是一種特殊的纖維制備技術,利用高壓靜電場對高分子溶液的擊穿作用來制備微納米纖維。靜電紡絲過程需要幾千伏甚至幾十千伏的高壓,所需電流小,僅為幾個微安。傳統的靜電紡絲電源大都依賴電力系統并需要一套繁重的升壓電路,限制了靜電紡絲的應用場景。實現靜電紡絲的自供能化具有重要意義。 摩擦納米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