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教不改工地將高限處罰 今天,北京市連續遭遇重度霧霾及七級大風引發的沙塵天氣。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11時監測數據顯示,沙塵已全面影響北京,城區多地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達100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狀況達到嚴重污染級別。 今天上午,北京市城管執法局指揮中心向全市各級城管執法機關發起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城管執法機關迅速啟動大風揚塵應急預案,結合轄區情況迅速展開執法工作,重點加強對施工工地的土方作業及土方苫蓋、廣告牌匾加固、白色污染等問題的巡查監控。 據介紹,當日全市城管執法機關共出動執法人員7900余人次,執法車輛2200余臺次,檢查施工工地342家,檢查主要大街130余條,檢查門前三包單位4000余家。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全市大部分工地處于開復工的初期階段,尚未進行大范圍施工,內部管理情況較好,能夠通過設置圍擋、固化裸露地面、專人灑水等措施降塵;大部分門前三包單位都能按規定清除責任區內的垃圾......閱讀全文
市民路過鳳起路地鐵工地旁,都加快了腳步。 昨天上午9點30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首次啟動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 杭州大氣重污染應急辦說,根據監測,1月4日,杭州的全天AQI值已超過200,另據預測,1月5日AQI值為201-221。因此,按照市政府《杭
“合肥要高度警惕,霧霾治理不能坐等。不論是工地停工、車輛限行,總得有個具體措施。”在今年2月25日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如是說。半年多過去了,當霧霾再次襲來時,合肥出了哪些招? 三大原因導致霧霾不散 近日,記者梳理了合肥自10月15日以來的天氣,除了11月2日外
冬季采暖期即將到來,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至關重要。日前,遼寧省政府法制辦公布《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是遼寧省首部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共6章70條,對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揚塵污染的防治及重污染天氣應急
北京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日前審議了《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擬將霾列為氣象災害,要求完善通風廊道系統,并提出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部門可根據相關氣象應急預案采取臨時應急處置措施。 霾屬于氣象災害嗎?如何才能科學治霾?本報特邀約相關專家撰稿,闡述觀點,深度分析,以饗讀者。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1月9日是“三九”第一天,早上9點,河北省滄州市氣溫剛回升到零下6攝氏度。 走進位于東光縣的唐山三友集團東光漿粕有限公司,“2+26”城市大氣污染強化督查第二十輪第七督查組組長蔡建龍和隊員蔣聯嘉駐足觀察煙囪煙氣,默契地交換了眼神,隨即直奔在線監測室。查看實時排放情況,翻閱歷史記錄,他倆心里更有
去年,“APEC藍”令人難忘,市環保局在多次新聞發布會中都用了“人努力,天幫忙”來概括“APEC藍”的來之不易。今年,“人努力”將主要體現在在重污染來臨之前提前啟動預警,以達到對重污染“削峰降速”的目的。10月以前,修訂完成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新預案將加嚴減排措施力度。此外,本市還將啟動施工揚塵
11月5日,28個督查組對照任務清單的469家企業(單位)的526個具體任務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85家企業(單位)的102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存在問題的點位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方面的33個,工業企業未落實無組織整治要求的29個,施工工地揚塵管理方面的12個,非工業污染問題的10個,未安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日前,營口印發《營口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
去年10月,國務院出臺大氣污染“國十條”;今年1月,江蘇大氣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省政府1號文件“省十條”發布,要求各省轄市盡快制定市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重污染應急預案。 昨天,我市在全省各市率先出臺兩個最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文件,分別是《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和《南京
“全城”應急是指,應對重污染天政府、市民都有責任,同時意味著,多個部門要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并且五環內和五環外絕對不能執行兩個標準。 近日,《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式通過。根據預案,當橙色預警發布時,北京將實施“停產、停工、停放、停燒”等“四停”措施,“停產”即部分工業企業停產,部分企
10月31日,28個督查組對照任務清單的1577個具體任務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209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存在問題的點位中,施工工地揚塵管理的49個,工業企業未落實無組織整治要求的42個,非工業污染問題35個,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的各16個,涉氣“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未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了解,這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灰霾污染防治的政府規章。 《辦法》共四十八條,從灰霾污染管理體制、工業廢氣粉塵、施工道路揚塵、車輛船舶排氣、露天焚燒煙塵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等進
27日凌晨,一股冷空氣趕走了在京津冀上空盤桓7天之久的霧霾。 但霧霾留下的陰影與疑惑并未隨風帶走。面對這樣的天氣,除了等風來,難道就束手無策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京津冀地區如此長時間的霧霾,是污染持續累積的結果。這也說明目前所采取的減排治污措施,不足
7日凌晨,一股冷空氣趕走了在京津冀上空盤桓7天之久的霧霾。 但霧霾留下的陰影與疑惑并未隨風帶走。面對這樣的天氣,除了等風來,難道就束手無策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京津冀地區如此長時間的霧霾,是污染持續累積的結果。這也說明目前所采取的減排治污措施,不足以
環境保護部近日連續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和巡查情況,1月10~13日,28個督查組共檢查了1811家企業(單位),發現其中的75家企業(單位)存在涉氣環境問題;1月12日~13日,28個督查組和102個巡查組共對“2+26”城市檢查了2125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響應具體點位,發
昨天白天,全市空氣質量均處于達標水平。不過,由于沒有新的冷空氣補充進來,擴散條件轉差,今天白天,北京空氣質量將再度轉差,預計出現輕度到中度污染。 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環保部成立了16個督
《沈陽市冬季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于近日出臺,《預案》提出將空氣重污染分三級預警,將采取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企事業員工休假等方式應對冬季大氣重污染。 應急預案堅持預防為主、屬地管理、統一領導、加強預警、提前響應、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在沈陽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市、區之間協
學院南路一科研樓項目有3臺挖掘機違規進行土方作業,被城管隊員當場責令停工。 昨天上午,北京中心城區PM2.5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達六級嚴重污染。13點,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將全市重污染預警級別由黃色(三級)升至橙色(二級)。自2013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
2月25日,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18個督查組,繼續暗查夜查,對縣一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共走訪檢查363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發現問題140個。 主要問題有:北京市懷柔區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將2016年9月淘汰拆除的北京恒燕煤制品有限公司,
2014年《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首年,北京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推行了大量史無前例的“鐵拳”措施,同時市場化治污初見端倪,碳交易從無到有、新能源車開始發力。昨日,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去年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完成情況以及今年的工作計劃。去年全市PM2.5下降4%,今年目標將
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時 所有工地須停止室外施工 噴漆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廢氣直接排放污染大氣。昨天,市區兩級環保部門現場查封了大興區黃村鎮孫村兩家家具廠的噴漆設施,并要求企業限期整改。據統計,自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大興區環保局查封的違法排污企業已達14家。 昨天上午,市環境監察總隊和大
4月7日,濟寧市政府編制發布《濟寧市環境空氣污染應急預案》,并成立以分管市長為組長,由環保局、市委組織部、應急辦、住建委、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指揮協調應急響應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應急預案明確了各相關部門在環境空氣污染應急響應過程中的責任分工,確定了環境空氣污染預警響應分級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環境保護部8月27日在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全力以赴打好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攻堅戰,努力改善空氣質量。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議并講話。 丁向陽指出,冬季的大氣環境質量是全年最差的季節,特別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由于采暖燃用大量劣質煤
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區被霧霾籠罩,重污染天氣頻現,人們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從國慶假期的霧霾,到近幾天華北地區多地出現重污染天氣,各界開始對冬季的空氣質量隱隱擔憂。 受到不利氣象條件、采暖等因素影響,冬季往往被認為是霧霾高發期。今年冬季氣象條件會怎樣?霧霾是否會再次籠罩京津冀等地區?應該怎樣應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