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轉基因食品安全
昨天,農業部基因安全管理處處長李寧做客人民網時表態稱,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純屬謠言,“事實上,美國是種植轉基因作物和食用轉基因食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的一個國家。在美國,轉基因大豆、玉米的種植比例超過90%,本國人不吃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今年6月13日,農業部批準了三種轉基因大豆的進口,事件經過媒體的曝光之后,部分公眾擔心其潛在的風險,并且呼吁公開轉基因產品的評估審批過程。昨天,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轉基因安全管理處處長李寧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在美國,轉基因大豆、玉米種植比例超過了90%,本國人不吃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李寧說,據中美生物技術工作組美方官員和專家介紹,美國人吃的食品里面,70%都有轉基因成分,因為大豆和玉米是食品的原料,轉基因作物早都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從1996年轉基因大豆商業化以來,已經有上億的美國人直接或間接地食用轉基因大豆或者轉基因食品,至今已經有17年的歷史。“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例被證實......閱讀全文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第一條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增強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安全責任意識,避免出現直接或間接生物安全危害,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維護生物安全,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
人類基因計劃對生物技術貢獻
⑴基因工程藥物分泌蛋白(多肽激素,生長因子,趨化因子,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等)及其受體。⑵診斷和研究試劑產業基因和抗體試劑盒、診斷和研究用生物芯片、疾病和篩藥模型。推動細胞工程胚胎和成年期干細胞、克隆技術、器官再造。
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摘要]由于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食品檢測技術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從而使各種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應用于食品檢測中。現如今,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食品檢測的精確度,而且拓展了食品檢測的新方向,大大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文章就生物
我國將加強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3日表示,今后我國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學普及,推動公眾和媒體理性全面地看待轉基因技術和產品。 韓俊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就《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等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根據《意見》,我
轉基因生物技術是大有前途的新技術
剛剛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科學普及”,“轉基因”幾個字眼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對相關問題作出了回應。 由于對轉基因技術的認知欠缺,導致人們容易對它產生焦慮心理。對此,韓俊表示,“轉基因,我們首先應
生物技術藥與基因工程藥物的簡介
生物工程又稱生物技術,是一門應用現代生命科學原理和信息及化工等技術,利用活細胞或其產生的酶來對廉價原材料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提供大量有用產品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生物工程的基礎是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科學和信息科學。生物工程的主要產品是為社會提供大量優質發酵產品,例如生化藥物、化工原料、能源、生物防治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這些難題生物技術都將搞定
音樂、美術、運動……眾多才藝中你的孩子更適合哪一項?腿細腰粗,能不能定向讓腰變纖細?這些問題大渡口生物技術都將為你搞定。日前,記者在大渡口區采訪時獲悉,該區大力構建以IVD為重點的特色生物醫藥產業鏈,切實解決老百姓的生物醫療需求。 “IVD指的是體外診斷,我們產業鏈的重點也是診斷服務。”大
農業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研討會在京召開
隨著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繼而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11月30日,植保(中國)協會在京召開以“農業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為主題的媒體研討會,會議分別就農業生物技術的安全性測試、轉基因食品安全以及轉基因棉花的種植情況進行了探討。 轉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袁隆平:生物技術是解決國家糧食安全重要出路
“雖然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目前在國際上領先,但如果不加強分子育種技術研究,短則5年、長則10年,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就要落后國際水平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糧食連續6年增產,但從長遠來看,人口、資源、生態等因素為保障糧食安全提出很多挑戰。“在耕
快速基因組進化法促進酵母工業生物技術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SIAT)戴俊彪課題組與曼切斯特生物技術研究所的Patrick Cai教授合作開發了一種“快速、高效和通用”的酵母分子水平轉化方法,這種方法被命名為“合成染色體重排和LoxP介導的進化修飾(Synthetic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 and
阿里聯合生物技術公司打造基因組數據云
本報訊 近日,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阿里云共同向外界宣布,雙方將共同打造以海量的中國人群基因組數據為核心的數據云,實現對個人基因組數據的精準解讀。此次,雙方共同合作的“神州基因組數據云項目”將首先聚焦于基因組大數據在云平臺上的批量計算、分析、存儲,進而在基因大數據領域共同進行前沿探索。
科技部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科技部關于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發社〔2017〕19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
科技部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科技部關于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發社〔2017〕19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
科技部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科技部關于印發《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社〔2017〕19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維護國家生
-生物技術公司開設網站聯合化解轉基因作物敵對情緒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全球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聯合設立了一個網站,他們承諾將通過該網站回答公眾提交的轉基因作物相關問題。 該網站為GMO answers.com,由生物技術委員會成員提供資金支持。這些成員包括巴斯夫、拜耳作物科學、陶氏益農、杜邦、孟山都和先正達。這些公司聲稱,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花巨資抵抗轉基因標識的立法
該受訪者表示,她對轉基因食品持反對態度,在購買商品時,會先看看是否標注為“有機”食品。 2013年4月,一種被放棄9年之久的轉基因小麥神秘現身美國農田,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日本和韓國隨即宣布暫停進口美國的部分小麥,歐盟要求其成員國嚴格檢測從美國進口的小麥。 中國也掀起了新一
首個山羊基因組圖譜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發表
2012年12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首個山羊全基因組圖譜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在線發表。本研究采用新一代測序技術(NGS)與全基因組酶切圖譜(Whole-genome mapping)技術相結
風投與生物技術投資者青睞基因治療
在基因治療領域中近一年發生了不少的與投資有關活動,例如大量的盡職調查、一些投資交易被宣布、還有一些正在進行中并即將對外公布的工作。這些活動反映了風險資金對基因治療以及開發基因治療方法的公司越來越感興趣。 在基因治療領域中,大多數的投資都是來自于風險資金投資。在2012年11月19號,AGT
《自然—生物技術》:美教授“自繪”個人基因組圖譜
斯蒂芬·夸克(Stephen Quake) 一臺機器、3個人、5萬美元,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斯蒂芬·夸克(Stephen Quake)最近用“自繪”個人基因組圖譜的經歷說明,這項“游戲”已不再是誰也玩不起的了。 斯坦福大學8月10日發表聲明說,夸克在兩名同事的幫助下,利用一臺冰箱大
透視“轉基因安全事件”
盡管這些實驗要么是試驗方法錯誤,要么是試驗結果與作者聲稱的結論相違背,其實驗結果不被主流科學界和各國管理機構所接受,但還是被反對者頻繁引用,并對公眾造成誤導 從試驗室研究階段開始,科學家們就對轉基因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的15年中,科學機構或者管理機構沒
聯合國呼吁利用非轉基因生物技術促小農生產
尖端的生物技術是否只能服務于“有文化”的人?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此明確說不。糧農組織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現代生物技術可以幫助小農改善生活水平和糧食安全。報告呼吁國家和國際加大向發展中國家小農的生物技術支持力度。 聯合國糧農組織這份名為《生物技術促進小農生產:發展中國家作物、牲畜和魚類的案
“基因魔剪”編輯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10年前,我們看到了現代生物學的突破。 一位美國科學家發現,對Cas9蛋白的操縱產生了一種幾乎可在科幻電影里展現的基因技術:CRISPR。把它想象成一把“分子剪刀”,它能夠切割和編輯人類、動物、植物、細菌甚至病毒的DNA。它的潛力巨大、用途廣泛,涵蓋了從遺傳性疾病的消除到能夠抵御氣候變化作
“基因剪刀”怎么切才安全?
中山大學副教授黃軍就在全球首次利用CRISPR技術成功修改人類胚胎的一個基因,阻止了因為這一基因突變而導致的地中海貧血癥,這項創舉也將基因編輯的關注度推向又一個高峰。 “基因編輯的威脅程度堪比核彈”這一說法目前來看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基因編輯這把“剪刀”到底怎么切才安全,仍值得探討。 基因編
轉基因水稻再獲安全證書
1月5日,農業部向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研發的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Bt汕優63)重新頒發了生物安全證書,同時獲批的還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轉基因植酸酶玉米。此舉讓轉基因主糧是否會產業化的話題重回公眾視野。7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林擁軍教授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
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
4日,從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豐生物)獲悉,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下發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該證書由舜豐生物獲得。 基因編輯是世界生物育種領域的前沿技術。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育種僅對作物自身基因進行修飾,并不轉入其他物種的基因,
Nature聚焦轉基因安全事件
前幾個月鬧得滿城風雨的法國轉基因玉米事件終于告一段落,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院長Fran?ois Houllier就這一事件在本期Nature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借此機會,我們也來回顧以下這一事件的始末。 GM玉米事件之因 今年9月19日,法國Caen大學的分子生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食品與人類的健康和生存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焦點。轉基因有沒有毒害要從轉入的基因和表達的產物看,從轉入原理、安全評價,從實踐、從長期跟蹤來看有沒有毒。對于轉入的基因,科學家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結構、功能和作用機理都是清晰明確的,產生的效果是可預期的。當一個
基因檢測保障兒童安全用藥
在我國,兒童安全用藥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呢?據有關介紹,兒童本身的生理特點也是造成其用藥不良反應高發的重要因素。比如,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易受藥物損害,如使用鎮靜催眠藥、鎮痛藥、全省麻醉藥和四環素類抗生素等藥物時,藥物易穿過血腦屏障。因此,兒童安全用藥迫在眉睫。 “兒童要用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發布轉基因十大謠言
權威學術組織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今天在京發布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風口浪尖的轉基因,頻頻在網絡上傳出“圣女果都是轉基因”、“美國人從來不吃轉基因”等虛假消息,即便權威人士反復辟謠也沒能阻擋謠言的流傳。你有沒有中招,來看一看。 謠言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生產出來都賣給中國人 美國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