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江西贛州陂頭鎮一非法盜采點,工人正在作業。2月17日,贛州市陂頭鎮,一個稀土采礦點,一看護人在忙碌。在贛州市陂頭鎮,山上四處可見開采稀土的塑料管道。 “稀土王國”贛州四大頑疾待解 年超采兩萬噸、生態破壞、分離產能過剩、90%為中低端加工,當地首設稀土國家規劃區后亟待產業完善。 核心提示 于今年開始,中國對稀土實行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1月19日,國土資源部公布,江西贛州為稀土國家規劃礦區,該區域稀土的勘探、開采、儲備將得到更嚴格的管制。 稀土金屬的重要性正愈來愈受到重視,它能被廣泛應用于航空、信息、能源等現代工業中,甚至每塊iPhone屏幕都會用到。 而多年來,中國的稀土礦被大量走私出口,國家于2006年開始實行更嚴格的稀土限產政策,此后并限制出口。直至今年,國家劃定了11個稀土國家規劃礦區。稀土的開采和應用,在國家層面上,正變得有序而規范。 但記者在贛州調查發......閱讀全文
一直以來,我國稀土行業小散亂、各自為戰所形成的產業集中度過低的局面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而由此帶來的稀土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也引發了各界的普遍擔憂和質疑,稀土環境問題由此成為制約全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不過,記者1月上旬在采訪中獲得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國內南北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工信部擬聯合多部委開展全國稀土整治工作,目前整治方案已經進入各部委會簽階段。據了解,此次稀土整治仍以打擊“黑”稀土為主,但“打黑”范圍和力度將超過歷次“打黑行動”。 據了解,此次“打黑”行動時間點將根據會簽完成時間點來確定。去年工信部曾開展過一輪打擊稀土行業違法違規行
日本一面指責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其“差別對待”,一面以各種隱蔽手段繼續從中國變相獲取稀土資源。 12月29日,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商務部近日接到四川省稀土企業的舉報,舉報內容稱,日本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利用從中國進口碎玻璃等“廢棄物品”,從中提取獲得鑭、鈰等稀土元素。 中國稀土學
記者30日從贛州市政府官網獲悉,贛州定南縣從有關單位抽調了20多人組成礦山駐點監管隊伍,將稀土原礦產品監管環節前移到礦山車間,在稀土礦壓榨期間實行24小時駐守,對稀土原礦成品生產實行全程監管。這意味著稀土打黑力度進一步加強。 稀土打黑效果至關重要。WTO稀土訴訟中國敗訴,中國2015年或將取消
包鋼稀土集團12日公告稱,隨著整合內蒙古等地稀土企業、組建大型稀土集團取得進展,公司將更名為“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把全國的稀土企業整合為少數幾家大集團,是中國稀土界多年的夢想,如今正變為現實。 “新材料之母”稀土廣泛應用于尖端技術領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和生產
工信部網站7日公布《打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方案》。自8月15日至11月15日,工信部、公安部、國土資源部、 環保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八部門將聯手開展打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此次專項行動將重點
中東石油豐富,賺得盆滿缽滿;澳大利亞鐵礦石豐厚,掌握話語權和定價權;我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反被稀土所累。同為重要戰略資源,帶來的結果卻完全不同,值得深思。 稀土絕對算得上是稀有資源,但在我國開采過程中,經濟利益無法彌補生態損失,眼前利益遠遠小于長遠損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守住稀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