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服務人民和服務政府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最終目的。為了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證數據準確性,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環境知情權,為環境管理提供堅實可靠的技術支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采用“黑科技”與“明制度”相結合的方式,讓數據“說得準、說得清、說得明”。 建設顆粒物組分與光化學監測網,為精準治污提供支撐 “大氣顆粒物組分監測之前主要屬于研究性監測,主要監測顆粒物的組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姚雅偉主要負責京津冀和周邊地區大氣顆粒物組分監測和光化學監測工作。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采用采購服務的方式,在京津冀和周邊地區規劃建設了38個顆粒物組分自動監測站。同時,開展顆粒物組分手工監測工作。自動站設備涵蓋在線水溶性離子、在線有機碳、在線元素碳等監測設備。 他介紹,以前顆粒物監測是測顆粒物總的質量濃度,現在的組分監測要檢測出顆粒物的組成成分,能夠為環境管理部門提供更精確的顆粒物污染特征數......閱讀全文
近日,環保部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關于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和質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環境監測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工作,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在修改相關法規規章時,建議把干擾環境監測采樣行為納入違法行為之中,和篡改、偽造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并列,以增強法律處罰的嚴謹性和可操作性。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通過噴淋干擾空氣質量監測的事件屢有發生。盡管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處置都作出了規定,但在進行具體問責時仍存在一些問題。為杜絕
《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21日正式對外公布。意見提出,要堅決防范地方和部門不當干預。研究制定防范和懲治領導干部干預環境監測活動的管理辦法,重點解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影響,指使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等問題。 根據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
環境監測是了解、掌握、評估、預測環境質量狀況的基本手段,是環境信息的主要來源。沒有技術先進、科學、有效的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的好壞就無從評價;而包括監測組織機構體制、監測模式、監測技術規范、監測信息資料應用和監測管理制度在內的環境監測機制,則是規范和組織環境監測有效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環境監測不僅關系到環保工作的科學決策,更關系到環保工作的長遠發展。而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又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因此嚴把監測數據來源的真偽,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首要環節。 2015年上半年,在國家和地方對環境監測工作大力支持下,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生態環境監測網改革取得較大突破,
隨著國家環保部信息中心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應用(一期)建設項目通過終驗,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全國聯網、互聯互通、通存通取技術基礎宣告建立。 據悉,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應用(一期)建設項目建有全國統一的數據傳輸機制,匯集各級各類環境要素的環境手工監測業務,制定有監測數據管理規范;建立了環境監測業務數據庫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進行解讀。實施方案對今后3年河北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作出部署。提出今年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大氣監控指揮系統投入使用,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到2020年,
河北省將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到2020年全面建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趙軍稱,當前,地方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時有發生以及相關部門環境監測數據不一致等問題,導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問題十分突出。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客觀
據媒體報道,最近,山東省環保廳便查處了巨野縣三達水務有限公司、日照城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兩起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截至目前,兩家作假企業均被處以10萬元罰款,案件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兩名負責人被行政拘留。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高燒”不退 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基礎,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監測
今年,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和企業的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2020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備……今天上午,《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解讀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市召開,對5月7日正式公布的方案進行解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群眾環境訴求的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原有的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機制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是指導當前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給出了深化改革、提升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記者近日從寧夏回
5月22日,從江西省環保廳獲悉,為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準確反映污染治理成效,科學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明確到2020年通過環境監測體制改革,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 ●嚴打
有輿論曾指出,為掩蓋超標排放等問題,環境數據造假也一直被業內稱為“潛規則”。新環保法實施后,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提出了更為嚴厲、明確的處罰措施,用法律強化數據的真實性。然而,即便如此,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 2017年是“水十條”、“大氣十條”的重要考核節點,監測數據受關注的程度不
中辦和國辦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 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繼環境監測監察垂直管理改革和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之后,落實《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又一重大舉措。 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底線和生命線,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是環境監測的首
污水處理廠是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的基礎性設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降低運營成本理應從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強化運營管理上下工夫。然而,目前在國內有些地方的個別污水處理廠卻心存僥幸,妄圖在自動監測設備上動手腳,擾亂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最終逃不過環境執法人員的“法眼”。 最近,山東省環保廳便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針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生態環境部8月6日聯合山西省政府對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約談認為,臨汾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蓄意犯罪行為,情節十分嚴重。 約談指出,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基礎工作,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
嚴懲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是環保部近期正在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配合這項工作,環保部制定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規定,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被移送公安拘留。目前,辦法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據環保部公開的信息顯示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多地環保部門嚴查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多企業責任人被行政拘留。 6月16日,山東省環保廳通報了兩起環境在線監測數據造假案例,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均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與此同時,近日,因自動監控造假,福建省環保廳將10家問題突出的違法企業列為省級掛牌督辦對象,這也是福建省首次集中對企業自動監控造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 據真實準確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當前,我國部分環境監測數據還存在不真實、不準確和不全面等問題,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任重道遠。為不斷提升環境監 測數
在環保工作中你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肆意破壞環境,同時還用美化過的環境監測數據來撐面子。 以前政府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這種惡劣行為的懲處力度并不是很大,才導致這種行為一再出現,現如今,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造假的人恐怕不能一身逍遙了。我們且看一看,面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全國各地都有哪些“伏魔陣”現世。
近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那么,《意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臺的?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地方和部門的不當干預?如何解決環境監測機構的數據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環境保護部適度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以準確掌握、客觀評價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真實是環保的生命線。只有掌握真實的監測數據,治理污染才能對癥下藥。然而,現實中,各級政府、企業、社會的環境監
2017開年,廈門、寧波、長沙為代表的各地便使出霹靂手段,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進行打擊。治病必先知根知底。為何出現如此惡劣的監測數據造假現象?針對監測數據造假又有哪些有效可行的“藥方”?如何走好環境監測的市場化之路? 2017年一開年,多地就傳遞出一項重要信息: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嚴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為了依法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提升環境監測工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省環保廳近日發布《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實施細則》。 《細測》明確篡改監測數據,系指利用某種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故意干預環境監測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監測數據失真的行為,包括17種
為配合新《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嚴肅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提升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環境保護部近日出臺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環發〔2015〕175號)(以下簡稱《處理辦法》)。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副巡視員劉舒生介紹說,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關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