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5歲,48 kg,左眼視力下降10年,伴眼突4年。MRI檢查示左眼球后偏,顳側肌錐內軟組織大腫塊占位,邊界清楚,擬眶占位收入院。患者3年前因“左下肺占位”于外院全身麻醉下胸腔鏡下腫瘤切除術,恢復順利。無吸煙史,偶在感冒時有氣促表現;無過敏性相關疾病。 本次入院心電圖、胸部X線片、血常規及生化檢驗正常。常規禁食8 h,禁飲4 h,無術前抗菌素及麻醉鎮靜藥應用。入室常規監測ECG、NBP、SpO2無異常。開放外周靜脈,充分預給氧(面罩純氧吸入5 min后,靜推丙泊酚110mg、芬太尼0.15 mg,待患者意識消失后給予羅庫溴銨30mg靜注,1 min后患者HR 90次/分,NBP 80/42 mm Hg,順利置入喉罩接呼吸機控制呼吸,患者胸廓無起伏,呼吸機警示氣道壓力高;上級醫師重新置入喉罩,仍無胸廓起伏,HR上......閱讀全文
患者,女,55歲,48?kg,左眼視力下降10年,伴眼突4年。MRI檢查示左眼球后偏,顳側肌錐內軟組織大腫塊占位,邊界清楚,擬眶占位收入院。患者3年前因“左下肺占位”于外院全身麻醉下胸腔鏡下腫瘤切除術,恢復順利。無吸煙史,偶在感冒時有氣促表現;無過敏性相關疾病。?本次入院心電圖、胸部X線片、血常規及
?病例患者,女,34歲,60kg,因體檢發現右肺上葉包塊于2019年7月27日入院,診斷為“右肺上葉包塊性質待查”,患者既往無過敏性相關疾病,入院心電圖、血常規及生化檢驗正常。擬于7月29日在“VATS下行右肺上葉切除術”,進入手術室后連接監護儀進行常規監測項目:心電圖(ECG),心率(HR)和脈搏
全身麻醉誘導期間需短時間內應用多種藥物,藥物起效的同時可能會發生過敏性反應。過敏性反應的臨床表現多樣,包括皮疹、顏面水腫、呼吸道痙攣、血壓急劇下降、心率增快或減慢等,過敏性休克罕見卻極其危險,搶救不及時可威脅生命。麻醉狀態下,尤其是全身麻醉,患者不能及時提出不適主訴,亦有手術無菌單等覆蓋身體,這些因
羅庫溴銨過敏在白種人麻醉過程中更易于出現。而隨著羅庫溴銨在國內臨床的廣泛應用,近年逐漸有患者發生羅庫溴銨過敏事件。如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羅庫溴銨過敏,麻醉醫生不能正確及時地判斷并處理,會導致嚴重的臨床事件發生。現以1例羅庫溴銨過敏患者為例,結合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對如何處理麻醉誘導后的羅庫溴銨過
患者,男,69歲,60kg,因“左小腿開放性骨折,脛骨平臺骨折”入院,擬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擇期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術前檢查肝腎功能正常,無低鉀血癥、高鎂、低鈣血癥、低蛋白血癥、脫水、酸中毒、高碳酸血癥、惡液質,ECG示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入室NIBP147/64mmHg,HR75次/分,
1臨床資料:?女,58歲,體重67kg,因甲狀腺癌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有高血壓病史6年,血常規、血生化、出凝血、肝功、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心電圖正常。ASA分級為Ⅱ級(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否認食物或藥物過敏史。術前30分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入手術室后先開通2個靜脈通道給予平
全身麻醉簡稱為全麻,是指麻醉藥物經靜脈注射、呼吸道吸入或肌肉注射進入體內,對中樞神經系統發揮出暫時的抑制作用,使患者表現為神志消失、遺忘、全身痛覺消失、骨骼肌松弛與反射抑制,現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型的臨床手術中。然而,全麻手術患者短時間內需要使用多種藥物,可能會發生各種不良反應,其中過敏反應是全麻期間嚴
一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順式阿曲庫銨嚴重過敏反應病例分析患兒,女,6歲,20kg,術前診斷“室間隔缺損,輕度肺高壓”。心臟彩超:室間隔缺損0.96 cm,左向右分流4.2m/s,EF72%,心功能Ⅱ級,余檢查無明顯異常。既往史:3年前外院行“右側腹股溝斜疝糾治術”,用藥不詳;對塵螨、花粉過敏;鼻竇炎病史
?患者,男,55歲,BMI24.8kg/m2,ASAⅡ級。因上腹部不適1個月入院,臨床診斷為右側腹股溝疝氣,擬行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于1個月前體力勞動后發現右側腹股溝區腫物,站立、行走時腫物突出明顯,平臥后腫物消失。病程中無發熱,無咳嗽、咳痰,飲食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冠心病、心肌缺
一例賁門失遲緩癥患者麻醉誘導中出現過敏反應伴高血壓危象病例分析患者,男,49歲,172 cm,77kg,ASAⅡ級,因“進食梗阻感1年,加重伴反流嘔吐3個月”入院,診斷“賁門失遲緩癥”。擬在全麻下行“胃鏡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eroralendoscopic myotomy,POEM)”,患者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