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最高獎得主葉篤正院士逝世享年98歲
我國氣象學大師、國家科技最高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原大氣物理所所長葉篤正昨日18點35分因病去世,享年98歲。葉篤正被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氣象學的奠基人之一,曾代表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國際氣象界“諾貝爾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葉篤正簡歷 氣象學家 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籍貫安徽安慶。1940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43年獲浙江大學碩士學位。194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員、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 早期從事大氣環流和長波動力學研究,繼C.G.羅斯貝之后,提出長波能量頻散理論。20世紀50年代,和Flohn分別獨立地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熱源的見解,由此開拓了大地形熱力作用研究和青藏高原氣象學。與陶......閱讀全文
葉篤正:讓“天有不測風云”成為過去的大氣科學家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安徽安慶人,生于天津,著名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1940年獲清華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4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0年10月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大氣物理研究所
葉篤正:讓“天有不測風云”成為過去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安徽安慶人,生于天津,著名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1940年獲清華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4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0年10月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國家科技最高獎得主葉篤正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我國氣象學大師、國家科技最高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原大氣物理所所長葉篤正昨日18點35分因病去世,享年98歲。葉篤正被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氣象學的奠基人之一,曾代表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國際氣象界“諾貝爾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葉篤正簡歷 氣象學家 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籍貫安徽安
【中國科學報】秉承篤正精神 開創氣象先河
2003年12月30日,葉篤正在聽取匯報。 作為中國現代氣象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葉篤正早期開創了青藏高原氣象學,為青藏高原氣象學的建立奠定了科學基礎。 自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葉篤正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和學部重要領導職務,為中國科學院及學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是
葉篤正、吳孟超獲2005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引人關注的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昨天在京揭曉。氣象學家葉篤正院士和肝臟外科學家吳孟超院士共同獲此殊榮。至此,我國已有9位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以其權威性和高達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關注。此前,吳文俊、
葉篤正、閔恩澤、師昌緒獲首屆創新方法成就獎
首屆“創新方法研究會創新方法成就獎”12月20日在京頒獎,葉篤正、閔恩澤、師昌緒三位院士獲獎。 葉篤正為著名的氣象學家,開創和建立了青藏高原氣象學理論系統,2005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閔恩澤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為著名材料學家,開發鑄
大氣所李建平研究員當選英國皇家氣象學會Fellow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建平研究員于近日當選為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RMetS)。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氣象學術團體,英國皇家氣象學會(RMetS)成立于1850年,是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學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著名氣象學家朱抱真逝世
2008年6月1日,著名氣象學家朱抱真先生逝世,享年87歲。 (圖片來源: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網站) 朱抱真先生畢生從事大氣科學研究,在大氣環流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數值天氣預報、非線性大氣動力學和海氣相互作用等領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他特別注重科研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為建立和發展我國業
中國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獲小行星命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并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的4顆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分別以4位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數學家吳文俊、高性能計算機專家金怡濂、航天專家王永志和氣象學家葉篤正的名字命名。 中國科學技術部5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小行星
《中國現代科學家(七)》紀念郵票首發 四位科學家入選
8日,《中國現代科學家(七)》紀念郵票首發式在京舉行。此套紀念郵票一套4枚,入選的四位科學家分別是:地質學家丁文江、農學家金善寶、物理學家葉企孫、氣象學家葉篤正。 該套郵票根據歷史照片,以素描的手法再現了4位科學家的風采,畫面背景提示了成就他們畢生事業的主要領域。這4位科學家不僅學術成就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