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EN期刊走訪了安進、阿斯利康、強生、禮來、葛蘭素史克、諾華、輝瑞、羅氏8家企業。并總結出了全球12個值得生命科學人士工作的園區。 以下是GEN盤點出來的12個熱點區域(根據字母順序排列)。 Belgium(比利時) 近幾年來,隨著新興生物企業的發展,比利時的生物醫藥產業有了顯著的提高,譬如知名的公司UCB和Flanders研究所。今年5月,位于比利時梅赫倫 / Mechelen的Galapagos公司實現了以2.59億歐元(約2.75億美元)的募資成為歐洲中小企業前沿臨床研究項目最大的IPO;另一家成功在美國證券交易市場IPO的是Celyad(前稱Cardio3 BioSciences)。今年4月,Bone Therapeutics公司在比利時Gosselies Biopark建立了新總部,作為“Walloon細胞治療平臺”在,直接為比利時Wallonia地區直接提供了100多個職位和200多個關聯職位。 C......閱讀全文
2020年4月2日,中國無錫 —— 隨著全球疫情不斷升級,各個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今日,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英國生物工業協會BIA,阿斯利康共同組織了線上專題討論會,邀請來自英國和中國在生命科學、醫療產業、金融投資方面的專家共同探討疫情為生命科學領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與會
大多數風險投資家認為,投資IT通常會帶來最好的回報,這也是他們把主要精力和資金投向谷歌、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網絡和信息技術類企業的主要原因。但是,他們的這種觀念,被證明至少在過去十年中是有偏見或者錯誤的。最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
啟東領星醫學檢驗所&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精準醫學實驗室在第二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產業啟東論壇上進行了盛大的揭牌儀式。 當天上午,啟東市委王曉斌書記、啟東市黃衛鋒市長、北大科技開發部姚衛浩常務副部長、北大生命科學院吳虹院長、北大華東產研院許崇任院長、南通食藥監局張兵局長、南通衛計
國際上,生命科學突飛猛進,改善人類健康,帶動多學科發展。 國際上,生物技術產業自七十年代以來已成相當規模,推動經濟發展。 在中國,生命科學的發展遇到了幾個較明顯的問題。部分存在于科學研究,更大的問題體現在應用的落后。 科學研究缺乏開創性 目前中國科學界的突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環境測量儀器制造商Vaisala收購Veriteq儀器公司 開拓生命科學監測和驗證市場 近日,全球領先的環境和工業測量儀器制造公司維薩拉(Vaisala)宣布收購Veriteq儀器公司,強化了其在生命科學產業中的地位。Veriteq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的連續監測系統和數據記錄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服務于生命科學工具市場的領先研究和咨詢公司——BioInformatics Inc.(隸屬于Science and Medicine Group旗下)公布了2019年Life Science Industry Awards(生命科學產業獎)。 自2002年以來,Li
參觀項目開工現場。 30日,河北省衡水高新區9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62億元。衡水市政府黨組成員、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姚幸福表示,中美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衡水中心項目,將致力于干細胞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開發、醫學示范和產業推廣,打造國家級生命科學產業示范基地。 當日,衡水市代市長呂志成宣布了下
近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翔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
上周五(6月24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以占52%的選票勝出,引發全球金融震蕩。這次脫歐的意義“不小于一場革命”,是對政治、經濟等方面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彈”。 英國脫歐的直接起因主要有三點:(1)歐盟要英國按GDP比例繳納會費,但是最近幾年來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西方國家經
2018年9月12日,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2018年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北京豐大國際酒店隆重召開。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新”)高級研究員宋洪軍、張宏受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特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兩位研究員稱贊本次峰會務實接地氣,行業特色鮮明,嘉賓質量高,報告含
隨著我國水質分析儀器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未來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將成為水質分析儀器發展主要趨勢。我國本土企業也只有沿著這樣的路線發展,才能滿足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需求。 美國市場調查機構SDI報告統計,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在全球許多產業中有
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省啟東市人民政府舉行共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2016年以來,在北京大學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協議的框架下,啟東市人民政府與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決定共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將其建設成為融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產業人才培養和技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郭桐興:太精彩了!使整個人類產生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而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時代過程當中。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前沿是什么。 王大成:大家知道,2000年6月,六國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協作組在全球同時宣告:人類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已經繪制完成。以此為標志,在人類跨進歷史新紀元之際,生命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使用的每四項醫藥、療法和技術中就有一項源自以色列。 “全球25%-28%的成功生物技術解決方案都有著以色列研究的身影。”以色列風投基金Pitango普通合伙人兼以色列生物醫藥展展會主席魯蒂?埃隆(Ruti Alon)表示,“許多現在用于治療癌癥和心臟病等疾病的專利藥物都是在以
基地成為京南制造業引擎 “生物醫藥產業是首都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當天的奠基儀式上,市委常委趙鳳桐表示,“我們要緊緊抓住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和空間資源整合的機遇,發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重大產業項目的引進力度,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和首都南部現代制造業集聚
毫無疑問,美國可以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的中心。波士頓、舊金山灣區等產業基地在世界都享有盛譽。然而,生物醫藥產業人士就業也并不一定非要在美國。 最近媒體就評出了除美國之外最熱門的生物醫藥中心。如果列位看官有意在這一領域大展身手,不妨參考一下。(排名按照字母順序,不分先后) 在這份榜單中,歐洲國家占
一個14歲的小孩,其機體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為60%,一天老師交代他一個任務,要他第二天在全校400名師生面前做一個演講,然而當天檢測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幾乎為零;等到第二天老師告訴他演講的任務取消后,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又恢復到60%的正常狀態……這是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
2016年4月12日,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與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有及產業研發中心共同主辦,廣東省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承辦的中以生命科學創新技術對接會在廣州成功舉行。廣東省科技廳楊軍副廳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洽談會上,12家以色列生命科學領域創新型公司帶來了國際生命
用政策構筑生物產業新時代 2007年12月29日,在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等單位的共同支持下,科學時報社在北京舉辦以“用政策構筑生物產業新時代”為主題的2007生物產業政策高級研討會。 來自管理部門和產業界、學術界、金融界的部分專家學者就如何加快發展我國生物產業建言獻策。 國家發改
生命科學的發展必然帶來生物產業的革新。在我國經濟走向新常態的關鍵時刻,生命科學也迎來了研究范式的轉型和研發平臺的創新。在這樣的歷史關頭,認識生命科學與生物產業的發展趨勢,因勢利導,調整未來的戰略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會聚”范式推動對生物復雜系統和生命復雜過程運動規律的研究從“定
對于生物儀器產業的未來,美國全球行業分析公司給出了一組誘人的數據:全球生物技術儀器市場預計在2015年達到58億美元。 其中,除了全球生物技術儀器需求量最大的美國和歐洲,亞太地區將是生物技術儀器需求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 對此,生物谷總裁張發寶表示,生物技術儀器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的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專家學者,以“代謝科學驅動人類未來”為主題,以20多個精彩的戰略報告結合4場圓桌會議討論,充分展示了代謝科學的集聚式布局在未來生命科學中的理論創新和高端生物產業創新發展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增進了對代謝科學體系建設的深度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的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專家學者,以“代謝科學驅動人類未來”為主題,以20多個精彩的戰略報告結合4場圓桌會議討論,充分展示了代謝科學的集聚式布局在未來生命科學中的理論創新和高端生物產業創新發展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增進了對代謝科學體系建設的深
各地洽談會B2B環節,現場氣氛熱烈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孫洪主任(右)、葛璞副書記(左上)、王艷副主任(左下)在各地開幕式上致辭 2014年11月2日-12日,在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充分調研地方國際科技合作需求基礎上,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山東省科技廳、江蘇省科技廳、上海
由國家科技部批準的“談家楨生命科學獎”12月20日上午在滬舉行第三屆頒獎儀式。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賀林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劉廷析等10名教授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世界上越來
日前,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作序。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創新速度明顯加快,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技術更替和成果轉化周期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