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隨著科學共同體逐漸成熟,形成更好的科學共同體誠信建設制度,用聲譽來約束科學共同體是未來的趨勢。 簡政放權的方向肯定是一個進步,但在具體操作上有很多問題需要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予以充分保障,讓專業機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日前,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新修訂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向社會公布。《辦法》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式、簡政放權、資金使用方面進行了修改。此次國家將對科技重大專項資金使用再松綁,目的在于不在報酬待遇上虧欠科學家,不讓事務性工作打擾科學家,讓他們集中精力搞科研、出成果。 中央財政資金是納稅人的錢,寶貴;科研人員是國家的優秀人才,同樣寶貴。重大專項又是國家急需解決的科技攻堅難題,資金怎樣花才能更有效率,能夠更好地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備受社會矚目。 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重大專項的財政支持方式分為前補助和后補助......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碧暉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4起科研經費使用違規違紀典型案件,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消息引發熱議,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問題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科研經費的管理存在哪些漏洞?如何從制度上加以監督完善?本文中五位相關專家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分別是中
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相結合 《中國科學報》:十八大之后,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您認為應當如何評價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的成就? 劉立:十八大之后,我們繼續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
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特別是尖端的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率不是很高,存在科研儀器資源閑置和浪費的現象。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科技資源相比過去有了更多共享利用的可能性。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