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Nature子刊發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來自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PTB1通過控制花粉管生長調控了水稻的結實率,這一研究發現對于培育新型水稻品種,提高水稻產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研究論文“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by controlling pollen tube growth”發表在11月18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四川農業大學的李平(Ping Li)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李平教授研究團隊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水稻分子生物學及水稻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先后發表研究論文近百篇。 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人類對于谷物的需求將進一步加大。據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口將激增到89億,而糧食產量必須比現在增產50%以上,才能滿足迅速增長的人口需求。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球約......閱讀全文
DNA納米生物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水生所發表魚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再思考長文評述
魚類生物學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隨著基因組時代的到來以及關于全球食品安全的需求,魚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已取得重要進展。這促進了理論創新,并為現代水產養殖產業和世界魚類供給及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桂建芳團隊在Water Biology and
合成生物學:掀起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描寫了“復制人”的日常,他們是一群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人造生命,被認為可能對人類本身帶來威脅。現實中,科學家眼里的“人造生物體”卻并非如此。 7月7日至8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合成生物學青年學者論壇上,上千名海內外青年學者圍繞合成生物學最新前沿熱點議題
合成生物學:掀起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描寫了“復制人”的日常,他們是一群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人造生命,被認為可能對人類本身帶來威脅。現實中,科學家眼里的“人造生物體”卻并非如此。 7月7日至8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合成生物學青年學者論壇上,上千名海內外青年學者圍繞合成生物學最新前沿熱點議題進行
我國將加強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3日表示,今后我國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學普及,推動公眾和媒體理性全面地看待轉基因技術和產品。 韓俊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就《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等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根據《意見》,我
小麥抗病關鍵生物技術研究獲突破
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 2n = 42, AABBD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人類提供約20%的能量。普通小麥是異源六倍體,基因組龐大(17,000Mb, 約是人類基因組的5倍)且含有高達80%-90%的重復序列,因此,針對小麥的基因功能研究及遺傳育種都非
《自然—生物技術》—丘小慶等—抗體研究
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therapy),移植免疫衛生部重點實驗室(Key Laboratory of Transplant Immunology of Ministry of Health)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一個同類骨架區(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第一條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增強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安全責任意識,避免出現直接或間接生物安全危害,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維護生物安全,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
海洋DNA有助生物學研究
近日,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舉行的海洋環境DNA(eDNA)會議的組織者說,美國政府機構監控漁業、瀕危物種和環境影響時,應該利用每一滴海水中存在的DNA。研究人員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基于eDNA的生物調查是可靠的,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 該報告呼吁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其他調
什么是量子生物學?研究量子生物學的目的
量子生物學是利用量子理論來研究生命科學的一門學科。該學科包含利用量子力學研究生物過程和分子動態結構。利用量子生物學研究量子水平的分子動態結構和能量轉移,如果所得結果與宏觀的生物學現象相吻合且很難用其他學科的研究重復,則這一研究結果較為可信。
《自然—生物技術》:研究發現siRNA體內傳遞機制
小RNAs如何進入哺乳動物細胞??上個世紀90年代挪威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矮牽牛(petunias)中有一種特殊基因的額外拷貝可以抑制其活性,而不是如之前假想的增強其活性。幾年之后這種基因研究發現其機制基于細胞中mRNA的降解,最終在90年代末期諾貝爾獲得者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
掘金“藍土”:海洋生物技術助力藥物研究
據預測,至2030年,將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海洋生物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群,達到中等海洋生物技術強國水平,為2050年全面建設成為世界海洋生物技術強國奠定基礎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我國海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績?還有哪些困難亟待克服?當我們強調海洋經濟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對海洋有了深入
關注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解決倫理審查困擾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6月6日,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藥學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研究院承辦。本次研討會聚焦生物技術藥物與臨床研究關鍵技術,旨在凝練亟需解決的問題,達成行業共識,促成生物藥研發聯合協作平臺,推進行業發展。會議共有
病毒納米生物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聯合團隊在病毒納米生物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借助蛋白質的表觀臨界組裝濃度控制病毒納米顆粒(virus-based nanoparticles,VNP)組裝,從而在其內部相容性包裝外源物質的策略。相關工作3月21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
冷凍電鏡研究生物學
結構生物學是誕生于上個世紀中葉通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運動來闡明生命現象的學科。在過去半個世紀里,X射線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一直占據結構生物學的統治地位。而近年來,冷凍電鏡在研究生物大分子結構尤其是超分子體系的結構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該技術它可以快速、簡易、高效、高分辨率解析高度復雜的超大生
量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概述
相關量子過程被研究的生物學現象主要包括對輻射的頻率特異性吸收(出現在光合作用和視覺系統等內)、化學能到機械能的轉化、動物的磁感應及許多細胞過程中的布朗馬達。該領域還在積極地研究磁場及鳥類導航的量子分析并可能為許多生物體的晝夜節律(生理節律)的研究提供線索。最近的研究已經確定了在光合作用的光收獲階段,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細胞生物學廣泛地利用相鄰學科的成就,在技術方法上是博采眾長,凡是能夠解決問題的都會被使用。例如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基因的結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染色體上的各種非組蛋白和它們對基因活動的調節和控制或者利用免疫學的方法研究細胞骨架的各種蛋白(微管蛋白、微絲蛋白、各種中等纖維蛋白)在細
植物生物學研究數據庫
實驗概要植物生物學研究數據庫實驗步驟http://bioinf.scri.sari.ac.uk/cgi-bin/plant_snorna/home?英國 Top 植物種的snoRNA基因數據庫。 綜合?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
江大加快建設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
日前,江蘇省產研院下發了《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關于公布首批正式研究所的通知》,江南大學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轉正考核,正式晉級為研究所。這是近年來江南大學為了更好服務產業和地方經濟,而重點規劃建設的研究所之一。 據了解,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是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首批立項建設的14個預備研究所之
美國擬發布兩用生物技術研究草案
一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建議不公開兩項關于H5N1禽流感病毒傳播性的有爭議文章的研究細節。NIH生物技術活動辦公室主任 Amy Patterson醫學博士表示,美國衛生部在生物技術的兩用性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將會對其他部門給予幫助。NIH生物技術活動辦公室還負責監
大連化物所工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組(1816組)在工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1, 77(17), 6133–6140. doi:10.1128/AEM.
國家納米中心DNA納米生物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細說生物技術藥物科研島津方案(五)質量研究(2)
?????????????本文內容非商業廣告,僅供專業人士參考。關于島津? ? ?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是(株)島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資,在中國設立的現地法人公司,在中國全境擁有13個分公司,事業規模不斷擴大。其下設有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分析中心,并擁有覆蓋全國30個省的銷
細說生物技術藥物科研島津方案(四)質量研究(1)
???????????本文內容非商業廣告,僅供專業人士參考。關于島津? ? ?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是(株)島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資,在中國設立的現地法人公司,在中國全境擁有13個分公司,事業規模不斷擴大。其下設有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分析中心,并擁有覆蓋全國30個省的銷售代
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摘 要:當代社會人類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應的食品檢測技術也得到不斷改善。其中生物技術揮了重要的作用,PCR技術、酶聯免疫吸附技術(ELISA)、PCR-免疫技術(PCR-ELISA)、免疫親合色譜(IAC)、生物芯片(Biochips) 等技術以各自的優點,被廣泛地運用于食品檢測領域。
大連化物所能源生物技術研究取得新成果
???????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趙宗保研究員領導的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組(1816組)在能源生物技術領域取得新進展。這項關于產油真菌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的跨組學研究成果,于10月9日正式發表在《自然—通訊》上(Nat. Commun. 2012, 3:
武漢新機制建設生物技術研究院
8月29日,位于武漢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的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動工興建,這家研究院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主要從事生物技術應用研究開發、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 據武漢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辦公室主任但長春介紹,研究院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武漢凱迪電力股份
食品檢測中應用生物技術的分析及實踐研究
摘 要:食品檢測主要是檢測食品中的各類添加劑的含量,以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和衛生,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食品檢測中應用生物技術的實踐分析。? 一、食品檢測中應用生物技術的實踐分析? 生物技術主要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將先進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技術相結合,將生物體進行
美國防部設立生物技術研究部門
BTO將以生物學研究為重點,例如尋找更好的方法培養和儲存血細胞(如圖所示)。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防部的各研究機構正在共同瞄準生物技術研究。近日,該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宣布,將匯集所有新開展和已經開展的生物技術項目設立一個新部門:生物技術辦公室(BTO)。BT
北大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3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