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焚燒系統中,燃燒溫度、攪拌混合程度、氣體停留時間和過剩空氣率是四個重要的設計參數,合稱“3T1E”,與這些參數相關的因子包括廢物熱值、垃圾含水率、擾動方式、燃燒室容積、氣體風量、助燃空氣等,在設計或裝置一定的前提下,為了實現穩定、平衡燃燒,必須對形態各異、成分復雜的危險廢物進行分析并形成一個相對合理的廢物配伍菜單,以確保在實現無害化處理的同時,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焚燒設施運營成效,以提升焚燒這一最大限度實現廢物減容的危廢處理處置工藝的適用性。 廢物配伍的目的主要為: (1)保證入爐廢物熱值相對穩定,減少輔助燃料的消耗,降低運行成本; (2)控制酸性污染物、重金屬及堿金屬入爐量,減輕對余熱鍋爐和煙氣凈化設備的腐蝕; (3)控制入爐含氯有機廢物的量,如多氯聯苯等,從源頭減少垃圾焚燒生成的氯來源; (4)充分利用既有進料通道,避免廢物入爐量脈沖式波動,穩定焚燒工況。 廢物配伍的實施 1、廢物分析與鑒別 準確、全面了......閱讀全文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處置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中的通用技術和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及企業自建的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可宏觀指導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及設施運行管理等行為。 本標準為危險廢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HJ 1033-2019),全面推進該行業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國家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的正式申報模塊將于近期開啟。 “工業固廢和危廢治理技術規范” 適用于指導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排污單位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HJ 1033-2019),全面推進該行業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國家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的正式申報模塊將于近期開啟。 “工業固廢和危廢治理技術規范” 適用于指導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排污單位在全國排污許可證
當前處理危險廢物有兩種方式:焚燒和填埋。焚燒是將廢物燃燒處理掉同時獲得熱能的一項技術手法,焚燒危險廢物可以實現兩個目的:減少危險廢物量,一定程度降低危險廢物的危害程度;焚燒可以獲得一定熱量能源。目前這種能處理固體、液體多種形態危險廢物的方法被廣泛應用,國家也大力提倡這種處理方式,規劃建設了眾多危
一、國內外研究及應用進展 采用水洗預處理能夠有效去除垃圾焚燒飛灰中的氯離子、堿金屬,也可以有效解決飛灰對水泥窯可能帶來的結皮堵塞、腐蝕和產品質量問題。摻燒15%含砷污泥熟料的主要礦物相沒有太大變化,其抗折和抗壓實驗結果與參照對比的水泥相似,也符合國家標準。水泥生料對Pb、Cd、As的吸附冷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