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4月12日電 自2009年秋季以來,云南已連續四年遭遇嚴重干旱,今年又發生冬春干旱,云南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我省歷史上少有的五年連旱。云南水利廳副廳長陳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氣候異常等原因外,工程性缺水是導致干旱的重要原因。 記者:今年全省旱情與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陳堅:一是我省嚴重干旱正呈常態化趨勢發展。我省在遭遇2009年春夏連旱和2010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的情況下,又連續遭遇了2011年雨季干旱和2012年季節性干旱以及目前的2013年冬春連旱,旱情持續時間之長歷史罕見。 二是我省旱情正從局部向全省蔓延發展。全省旱情發展較快,從2月18日至3月10日,干旱范圍由5 個州市發展到除西雙版納州以外的15個州市,農作物受旱面積從510.7萬畝發展到1071.2萬畝,人畜飲水困難分別由60.4萬。 三是我省干旱的疊加效應明顯。我省已連續四年均遭遇大面積干旱,今年受災較重的昆明、玉溪、楚雄、......閱讀全文
干旱!洪澇!兩個矛盾的極端氣象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接連上演。從農田龜裂、堰塘見底、人畜干渴轉為暴雨肆虐、房屋損毀、洪澇成災,旱澇并存的尷尬境地,再次凸顯了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現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中央一號
昆明主城供水水源地主要有松華壩、云龍、寶象河、大河、柴河等水庫,可供水量共計為每年39754萬立方米。 近10年來,各供水水源地水質僅2002、2003、2009年全部合格,主要水源地松華壩水庫水質2005-2008年處于不達標狀態,寶象河、大河、柴河等水庫水質總體呈下降趨勢
全國657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屬于聯合國人居署評價標準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伴隨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
“凈澤計劃”,由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國內凈水行業標桿浩澤凈水發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對城市飲用水水源的基本情況、水源地水質和水污染情況、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情況、安全用水指導、未來水環境的治理建議等問題實施調研,并撰寫一份對公眾安全飲水以及推廣國際領先凈水技術具有指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