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多發,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大幅上升。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綜合協調聯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的全程監管,加快形成符合國情、科學合理的食品藥品安全體系,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 針對食品安全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多位代表委員表示,“多龍治水”的局面需要改善,食品安全應該“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監管”。 食品安全:96%的網民不放心 兩會前夕,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在“食品藥品安全”的分項調查中,96%的網民對現在的食品安全不放心。85%的網民認為當地政府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較小。而關于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的原因,73%的網民認為執法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14%認為相關法律不健全,懲罰力度不夠,9%認為生產和銷售者不誠信,缺乏道德自律。 從調查結果看,多數網民對食品安全沒有信心,而七......閱讀全文
記者4日從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獲悉,經過友好協商,中美兩國就食品等產品安全合作備忘錄的基本框架達成一致,內容涉及進出口食品安全體系、監管制度和法規標準合作、信息交流、部級會議制度等。 雙方商定,下一輪副部級會議將以此框架討論形成具體文本草案。雙方對年底前開展密切合作的安排達成了共識,對如何
企業是第一責任人 據衛生部關于2009年第二季度全國食品中毒事件的通報顯示:今年二季度衛生部共收到全國食物中毒事件報告77起,中毒3063名,死亡48 名。與2008年同期相比報告起數增加了40%,中毒人數增加了11.3%,死亡人數增加了65.5%。與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報告起數增加了140.6%
多部門協力落實《食品安全法》 “2009年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論壇”作為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夏季峰會的重要議題,食品藥品相關監管部門都派出了副部長級的官員參加。身為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組委會主席的成思危向參加論壇的各級監管部門發出呼吁,“希望你們能將《食品衛生法》的頒布實施作為一個
為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把落實長遠規劃和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相結合,明確2012年質量工作重點,按照“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強化法治,落實責任,加強教育,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強化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一)開展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已于6月23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據了解,此次修法是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施行以來的首次修改,草案從現行法律的104條增加到159條,旨在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修訂草案以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為總體要求,在強化預防為主、風險防范的法律制度,設
當人們去看病的時候,絕不會想到會因為醫院的治療而病得更重甚至死去;人們去超市購買食品或者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可能因為所吃的東西生病甚至中毒。食品、藥品的安全質量問題已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 在北京剛結束的由“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組委會主辦的夏季
發布會現場 (攝影 郭研)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 (攝影 郭研) 工商總局食品流通監管司司長劉俊臣 (攝影 郭研)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馬愛國 (攝影 郭研)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 (攝影 郭研) 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 (攝影 郭研) &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更加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科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中國出口食品質量安全達99%以上。”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林偉“負責任”地回答了國內外近期對中國食品質量安全的擔憂。今年以來,從“毒狗糧”、“二甘醇”,再到6月份美國FDA退回137批次中國食品等事件頻發,導致中國食品業遭遇眾多質疑。 出口食品合格率達99%以上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11月6日介紹說,中國正在建立違法添加物和超范圍使用添加劑數據庫,并對違禁物質篩查技術、食品添加劑系統分析方法等立項開展科研攻關。 陳嘯宏在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論壇”上說,近年來衛生部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11月6日介紹說,中國正在建立違法添加物和超范圍使用添加劑數據庫,并對違禁物質篩查技術、食品添加劑系統分析方法等立項開展科研攻關。 陳嘯宏在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論壇”上說,近年來衛生部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封面 常東亮 一、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全球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日前發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調查”數據。在此次民調涉及的124個國家當中,中國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調查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遠離“美滿幸福”的標準,其中生
本報記者 廖衛華 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報道 昨天下午,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就中國的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情況接受中外記者的集體采訪。在回答本報記者“如何解決食品安全的‘九龍治水’”的提問時,他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食品是由一個部門管理的。食品涉及到很多環節,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11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透露,繼今年4月公布了6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和16項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之后,衛生部近期即將公布128項獸藥殘留限量指標標準以及62項獸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 陳嘯宏表示,衛生部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完善食品中有毒有害污染物、
《瞭望》文章:中國食品威脅了誰 食品安全問題在世界各地時有發生,但美國媒體為什么對中國的食品問題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 文/周林 近幾個月來,美國媒體以大量篇幅報道了與中國食品有關的安全問題。
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以來,社會各方面對此十分關注。9月15日下午16:00,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請衛生部副部長、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馬曉偉先生專題介紹醫療救治工作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先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小兒內科分會
中國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是有保障的——訪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代表高虎城 3月份以來,國外媒體出現了很多對中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的負面報道。如何看待中國出口商品的整體質量?中國政府在保障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8月2日,商務部副部長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河南生豬“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來,“瘦肉精”一時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瘦肉精”到底是什么東西?危害幾何?添加“瘦肉精”是行業“潛規則”還是個案?豬肉還能不能吃了?國家首席獸醫官于康震29日就這些熱點問題向新華社記者作出回應。 一問:“瘦肉精”到底對人危害幾何? 于康
對話人 徐華鋒: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賈亞光: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 近年來,中國國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其中保健食品的貢獻不能忽視。40年來,保健食品從無到有,保健食品行業從弱小的地位到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 故事 走進保健食品的元年 李松:在改革開放初期,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次專項整治中,肉制品、乳制品、釀造食品和蛋白含量高的食品等應是檢查的重點;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則是整治的重點對象。中國目前約有50萬家食品生產企業,其中成規模的企業僅15萬家左右,大多數是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小企業的分散性、流動性、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