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從2006年開始,項目組歷時5年,完成了華北平原1∶25萬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14.46萬平方千米,1∶5萬重點區地下水污染調查2.3萬平方千米,采集地下水樣7451組,每組樣品現場測試物理化學指標7項,實驗室測試無機化學指標27項、有機化學指標36項。這是該地區最系統、最全面的區域地下水水質和污染調查評價工作,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數據。評價了華北平原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分析了地下水水質影響因素和污染來源,并基于地下水防污性能評價進行了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 地下水質量調查評價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無類地下水,......閱讀全文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從20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地下水是彌足珍貴的淡水資源,也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下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1%,卻要維持全國近70%的人口飲用和40%的農田灌溉。 我國地下水污染源點多面廣,部分污染源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亟待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 以預防為主,堅持防治結合 加油站、工業污染源等成為地
4月22日,第44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為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設立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地下水作為珍貴的地球資源在中國備受關注,至今我國農村有近76%的人是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按照國務院三定方案,環保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部門均負有保護地下水治理地下水污
備受關注的我國北方地下水污染問題,首次有了一份較為權威和系統的調查報告。 由國土資源部下屬科研機構耗時6年初步完成的這項研究,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類地下水。可以直接飲用的-類地下水僅占22.2%。需經專門處理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消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新華網石家莊5月5日電(記者白林)中國政府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中國為
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我國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問題邁出的重要一步。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2015年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有所改善。方案的出臺,意味著眾所關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華北平原率先突破。 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5年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有所改善。方案的出臺,意味著眾所關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華北平原率先突破。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2015年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有所改善。方案的出臺,意味著眾所關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
日前,環保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等聯合出臺《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加強華北平原地下水重點污染源和重點區域地下水污染防治。 市場分析認為,《方案》的出臺有利于全國范圍內特別是華北
《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昨公布,華北部分地區重金屬等污染危及地下水。 2015年前摸清華北地下水污染狀況 環保部昨天發布消息稱,《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獲國務院批準。根據《方案》,將在2015年前摸清華北地下水污染
7月,人頭高的玉米地一望無際的合圍在密云水庫西北角,農業、化肥包裝盒隨處可見,劇毒"百草枯"散落其間,遠處還有一堆獸用醫療垃圾。 除了農業污染,水庫上游的白河峽谷一線,京都第一瀑、黑龍潭等著名景點及難以計數村莊、農家樂順流排列,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不間斷地匯入河中。在北京南部地區,部分百米之
3月8日,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華北平原位于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發展區域,地下水是華北平原重要的飲用水源和戰略資源。為加強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國務院日前批準了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編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按照“預
據中國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表示,華北平原位于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發展區域,地下水是華北平原重要的飲用水源和戰略資源。為加強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日前,國務院批準了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編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調查顯示: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狀況日趨加重 記者從此間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進行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顯示,華北平原有50.71%的地下水資源不能直接利用(Ⅴ類水)和需經專門處理后才可利用。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張兆吉和費
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編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日前正式印發。這意味著廣受關注的地下水污染問題從華北平原開始破題,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望為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示范。 初步調查顯示,華北平原局部地區地下水存在重金屬超標現象,主要分布在天
國土資源部公開"地下水水質監測報表"和"北方地下水污染調查報告" 地下水在變,監測標準20年不變 國土資源部日前公開我國地下水質監測數據。從這些數據中,除可窺知部分地下水質狀況外,有專家敏銳地發現,地下水質監測機構沿用的還是20年前頒布的《地下水質量標準》。20年來,《標準》還是那個
因為怒斥河北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在回應村民有關地下水遭到污染時謊話連篇,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資源專家王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了王浩,他表示,目前中國六成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地下排污是主要因素之一,亟須對此建立相應的執行標準和監管。 地下水污染由城市
日前,國務院批準了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編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加強華北平原地下水重點污染源和重點區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
水污染防治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盡管如此,當前水污染的整體形勢未扭轉,依然十分嚴峻,部分地區水質出現繼續惡化的狀況,且出現了新形勢和新特點。 從污染分布上,隨著部分污染企業從東部向西部遷徙,水污染也呈現自東向西、從下游向上游擴散的趨勢。 記者了解到,目前污染正從城市向農村地區擴散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圖為中國林業大學的師生在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參觀。 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地下水的超采與污染問題引發熱議。 據國土資源部今天公開的消息透露,在我國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同時,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田澆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國657
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地下水的超采與污染問題引發熱議。 據國土資源部今天公開的消息透露,在我國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同時,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田澆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 國土資源部認為,超采與污染正在危及地下水安全。
一度令外界“談污色變”的地下排污再度成為輿論熱詞。 環境保護部(下稱“環保部”)昨天披露的華北平原排污企業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顯示,山東有14家企業存在違法問題。而在此前一天,環保部的另一則信息披露顯示,未發現濰坊企業地下排污確切證據。 今年2月份,關于濰坊市一些企業惡意向地下排污
國家對水環境的治理多側重地表水,地下水防治到現在仍處于一沒全面數據,二沒專門法律,三沒有布好監測網絡的困局—— “目前,全國561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有400多個缺水,地下水累計超采約900億立方米,帶來地面沉降等系列生態問題,農村飲水被污染情況嚴重。”在3月7日的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
近日,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15年底,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到2020年底,全面監控華北平原地下水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狀況,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鄉甘雨溝村原來沒有地下水,村子原來就叫“干雨溝”。村民張明告訴記者,1974年,村里找人挖井,挖到150米深都沒有水。可眼下,往下不到1米就有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甘雨溝村走訪時看到,這里絕大多數房子都爛了,裂開的路面滲出了水。 張明說,滲出的是
近日,國土資源部下屬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的一項調查顯示,2008~2010年間,通過對全國31省(區、市)69個城市地下水有機污染物的檢測發現,64個城市的地下水樣品中至少有一項有機污染物,占檢測城市總數的92.8%。 如今,相比有機污染物,研究者已經對地下水中無機污染物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