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抗利尿激素(ADH)介紹: 血漿抗利尿激素是在人體缺水使小丘腦分泌并在垂體釋放的一種激素,它可以加強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能力,防止水分大量外流,起抗利尿作用,能維持血漿正常膠體滲透亞,因此對腎臟濃縮功能有很大的影響。血容量和血壓等因素的改變都科影響抗利尿素的分泌。血漿抗利尿激素(ADH)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1.0-1.5ng/L (1.0-1.5pg/ml)。(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血漿抗利尿激素(ADH)臨床意義: (1) 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癥、出血、浮腫、脫水、惡性高血壓、Addison氏病(艾迪生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腎性尿崩癥、控制不良糖尿病。 (2) 降低:尿崩癥、輸入大量等滲溶液、大量飲水。血漿抗利尿激素(ADH)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閱讀全文
血漿抗利尿激素(ADH)介紹: 血漿抗利尿激素是在人體缺水使小丘腦分泌并在垂體釋放的一種激素,它可以加強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能力,防止水分大量外流,起抗利尿作用,能維持血漿正常膠體滲透亞,因此對腎臟濃縮功能有很大的影響。血容量和血壓等因素的改變都科影響抗利尿素的分泌。血漿抗利尿激素(ADH)正常值:
抗利尿激素:在全身水腫形成中,抗利尿激素(ADH)增多的滯水作用也有一定意義。有效循環血量或心排血量下降,使左心房壁和胸腔大血管壁的容量感受器所受的剌激減弱;加上有效循環血量下降激活了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以致血管緊張素Ⅱ生成增多,均可導致下丘腦-神經垂體分泌和釋放ADH增多。此外,有些水腫(肝
[正常參考值]1.0-1.5ng/L。[臨床意義]1.增高:(1)生理性增高:常見于低血壓、滲透壓降低、吸煙等。(2)病理性增高:常見于惡性腫瘤組織中抗利尿激素的異位分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2.降低:(1)生理性降低:常見于寒冷,乙醇也可抑制ADH分泌。(2)病理性降低:常見于原發性或因感染、損傷
血漿酮體介紹: 在臨床實驗診斷中有三種酮體起作用:它們是有兩個酮酸的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它們在生理性的pH環境下以離子形式存在,以及沒有酮酸的丙酮。?血漿酮體正常值: 經過一夜空腹,血中的β-羥丁酸 0.02-0.27mmol/L(0.21-2.81mg/dl) 經過一夜空腹尿中酮體:
血漿纈氨酸介紹:???????? 正常人血漿氨基酸濃度呈晝夜性波動,一般以早晨8-10時之間為高峰,午夜時為低谷。氨基酸及其產物測定,對先天性或后天性代謝病的診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測定血漿纈氨酸,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響,應在清晨空腹采血。標本溶血時不宜采用,以免由于紅細胞中的氨基酸進入血漿導致
人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壓素/精氨酸加壓素(ADH/VP/AVP)ELISA試劑盒說明檢測范圍:????48T???????25?ng/L?-800?ng/L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壓素/精氨酸加壓素(ADH/VP/AVP)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
血漿環磷酸腺苷介紹: 血漿環磷酸腺苷是一種小分子半抗原環磷酸腺嘌呤核苷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細胞和體液中的一種耐熱小分子化合物,由ATP在腺苷酸環化酶及Ca2+參與下生成。cAMP和cGMP一起共同調節,控制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并且和多種生理,生化代謝過程有密切關系,是細胞內的第二信使。血漿環磷酸腺苷正常
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介紹:??????? PAPP-A認為是滋養層產生,電泳分析位于血清蛋白α2球蛋白區帶。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正常值:??????? 免疫散擴法:血清 母體<320mg/L,妊娠血清濃度逐漸升高,于第40周均值約為200mg/L,在分娩后迅速降低,于3-5周不能測出,羊水中的水平與母血
血漿異亮氨酸介紹: 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正常人血漿氨基酸濃度呈晝夜性波動,一般以早晨8-10時之間為高峰,午夜時為低谷。氨基酸及其產物測定,對先天性或后天性代謝病的診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測定血漿異亮氨酸,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響,應在清晨空腹采血。血漿異亮氨酸正常值: 9月-2歲
血漿滲透壓(POP)介紹: 血漿滲透壓(POP)是指每千克水中所含的分子數(毫克),臨床上以mOsm/(kg· H2O)或mmol/L為單位來表示,主要與血漿中的鈉離子濃度有關。血漿滲透壓(POP)正常值: 正常值:280-320mmol/L。血漿滲透壓(POP)臨床意義: (1)增加:表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