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本報全媒體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試行一年多的《江西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贛環發﹝2016﹞2號,下文簡稱《辦法》),已于7月13日正式廢止。省環保廳停止對全省社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進行認定,已向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印發的能力認定函件,對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內監測技術人員核發的環境監測人員技術考核上崗合格證也一并全部廢止。 《辦法》適用于在江西省境內注冊的,自愿向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的社會環境監測機構。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的“能力認定”,是指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技術規范的規定,對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基本條件和環境監測技術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實施的行政確認。 據介紹,通過能力認定的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可以承擔省內企事業、社會團體、環保部門等委托的環境監測業務及咨詢服務,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行監測、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運行維護、......閱讀全文
環境保護部日前出臺《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整合社會環境監測資源,激發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活力,形成環保系統環境監測機構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意見》指出,要全面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凡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性環境監測業務,要創造條件
環境監測是了解、掌握、評估、預測環境質量狀況的基本手段,是環境信息的主要來源。沒有技術先進、科學、有效的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的好壞就無從評價;而包括監測組織機構體制、監測模式、監測技術規范、監測信息資料應用和監測管理制度在內的環境監測機制,則是規范和組織環境監測有效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近年來,隨著排污門檻的逐步提高,環境監測服務需求與日俱增,政府監測機構顯得有些分身乏術。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的環境監測服務需求?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環保廳近日正式印發了《關于推進廣東省環境監測社會化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了全省環境監測社會化改革的總體目標:到2
7月18日,本報全媒體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試行一年多的《江西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贛環發﹝2016﹞2號,下文簡稱《辦法》),已于7月13日正式廢止。省環保廳停止對全省社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進行認定,已向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印發的能力認定函件,對社會環境監測
7月17日,記者從江西省環保廳獲悉,為在環境保護工作領域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該廳經研究決定廢止《江西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贛環發20162號),停止對全省社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進行認定,已向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印發的能力認定函件
近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談環境監測時指出,要厘清國家、省、市、縣等不同層級的監測事權,根據各地情況確定監測機構相應的職責和任務,建立全國環境監測質控體系。那么,各級政府環境監測機構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責應該如何劃分?職責明確后,政府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又該如何行使好職責? 中國人
近年來,一些地區以試點等形式,嘗試將部分環境監測項目委托給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通過引入社會市場力量以緩解環境監測業務的供需矛盾,這是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模式、建設先進環境監測體系的必然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環境監測社會化依舊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公眾對環境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環境監測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工作,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
環境服務業篇:引領未來環保產業發展,模式創新是關鍵 近年來,環境服務業,特別是環境綜合服務業、環境咨詢服務業已經成為未來拉動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增長點。“十三五”規劃對環境服務業給予了高度關注,梳理下來,有6個方面的任務。 1. 建立信息化服務平臺,提升環境監管智能化水平和環保服務信
●由于各地情況不同,部分機構存在數據合理性差的問題,有的甚至相差一個數量級。這說明在社會化監測逐步放開的同時,亟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廣東發布《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入圍標準》,考慮到環境監測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標準對人員、檢測項目、儀器設備、儀器資產、業績等指標有嚴格要求
去年2月,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有序放開公益性、監督性監測領域。隨后,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催生了巨大的市場,成為環境監測行業公認的利好消息。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監測市場化的推動下,未來的環境質量監測點可能從設備到運營都交給第三
據悉,在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運作、行業自律、備案管理、社會監督的原則下,社會化服務機構可以承接環保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環境監測業務。昨日,《上海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正式發布,這就意味著第三方機構終于獲得環境監測“入場券”。 2016年7月28日,上海市環境保護局2016
廣東省日前召開了全省環境監測管理暨地表水環境數據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會議,會議一項重要議程就是傳達學習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時,廣東計劃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習宣貫《意見》,并抓緊制定全省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為配合新《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嚴肅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提升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環境保護部近日出臺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環發〔2015〕175號)(以下簡稱《處理辦法》)。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副巡視員劉舒生介紹說,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關
湖南省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目的與依據) 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規范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環境監測行為,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為加快解決現行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那么,《意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臺的?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地方和部門的不當干預?如何解決環境監測機構的數據
環境監測社會化是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之一,目前我省已有深圳、佛山、東莞、惠州和肇慶等5市納入改革試點。針對試點中發現的問題,我省將把原來試點的機構認證制改為名錄制,即通過制定統一規范的標準擇優確定并公布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名單,各試點地區在名單范圍內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購買服務。近日,省環保廳
為進一步全面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環保部《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環發〔2015〕20號)等文件精神,綿陽市環保局于2016年4月下發《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實施意見》(綿環發〔2016〕
國務院日前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耳目和基石。監測數據既是科學評價環境質量、摸清底數、實現土壤環境分級分區管理、保障環境安全與公眾健康的基礎,也是考核政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因此,科學實施“土十條”依賴于全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于今年5 月初明確要求:一是環境保護部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的方案或意見,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配套改革舉措,于 2015 年6 月一并提交中央審議;二是此方案或意見應深入貫徹落實中
農質發〔201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水利)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水產局,部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和公眾“舌尖上的安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水利)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水產局,部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和公眾“舌尖上的安全”,我部研究編制了《“十三五
日前,福建省環保廳披露,福建馥華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涉嫌篡改、偽造污染源監測數據,企業內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不正常運行,弄虛作假。 對此類問題,環保部多次要求嚴肅處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也已于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但是,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這個老問題,似乎依舊還很嚴重。原因何
國務院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完善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保障機制,根據生態環境監測事權,將所需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重點保障。 環境監測是政府應具備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充足的經費保障是環境監測工作正常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但長期以來,一些監測站在人員、設備購置、
監測數據質量的優劣往往被視為環境監測的 “生命線”。然而,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通過對數據造假逃避監管的案例卻時常見諸報端,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也成了擺在環境治理面前的重點。 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同時也關系到環境決策的科學性,其質量的優劣往往被視為環境監測的“生命線”。
江蘇省環保廳目前正在著手搭建一個社會化環境檢測機構動態管理平臺,以此來規范市場運作,同時確保數據準確。 ■ 環境監測社會化先行先試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江蘇省社會環境檢測機構有33家,到2014年年底,全省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已超過95家,從業人員總數約2800多人。 在社會環境檢測機構
因偽造監測數據,湖北博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被湖北省環保廳列入湖北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黑名單,禁止其參與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和政府委托項目。 據湖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湖北省2017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察督辦工作反饋的情況,省環保廳對湖北博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湖北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
因偽造監測數據,湖北博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被湖北省環保廳列入湖北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黑名單,禁止其參與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和政府委托項目。 據湖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湖北省2017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察督辦工作反饋的情況,省環保廳對湖北博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湖北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