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剖析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療效的中藥復方黃黛片的分子機制》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正式發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第一次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從分子水平闡明了中藥復方黃黛片治療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點作用機理,說明中藥方劑“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不僅是科學的,而且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衛生部部長陳竺近日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專訪。 陳竺在第318次香山科學會議上介紹中藥復方研究進展。(巨峰/攝) 《科學時報》:為什么要在分子水平上開展對中藥復方的研究? 陳竺:從多年醫學研究的經歷中,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構成了我國醫學體系的一個特色和優勢,也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作為一門......閱讀全文
繼去年的系列研究后,衛生部部長陳竺和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等于2009年2月10日與2009年2月18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關于白血病的研究論文。兩項研究分別是“硫化砷和伊馬替尼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協同作用的系統生物學研究”[1] 和“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
中藥并非“難以下咽” 陳竺談用分子生物學闡釋中藥復方的“君臣佐使” 去年7月份,《自然》雜志發表文章指出,對科學家來說,中藥是如此地“難以下咽”,中藥仍然籠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紗下。借助于典型的還原法,研究人員希望尋找出治療特定疾病的中藥配方中的某種
驗室主任樊臺平博士也是明格研究中國傳統中藥小組的成員,主要研究人參、丹參、當歸,用以治療血管生成類疾病,他現在也正在進行有效成分的分析。 雖然困難重重,不過樊臺平表示,今年3月份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及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一篇論文《剖析對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
當今我國藥物開發水平是否超過上世紀70年代?既不是,也是。說不是,緣于如今上市的藥物、已經被廣為宣傳的藥物,其創新程度并沒有達到我國1970年代的水平;說是,則是因為我國醫藥人才增加、研究和研發條件改善、投資環境改善,在默默推進的研發工作中,可能有創新程度很高的藥物。 實際上,在藥物研究歷史
最近去深圳參加生物技術會議,讓我想起32年前曾路過深圳。深圳變化巨大,我希望今后30年,深圳的生物技術產業也能出現巨大變化,帶領或推動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從中國制造變成中國設計,也可以這樣直白地說:從代工廠為主變成原創為主。 美國生物名教授辦企業屢成經典 我出國后在美國幾個學校對世界生物技術產業
——簡議中藥分析國際學術大會“經典名方”專場上的思想碰撞 中醫藥被稱為中華文明的瑰寶,經典名方則堪當瑰寶上的精華。就在今年4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該局會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制定的《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共收錄100首方劑,第二批100首《經典名方目錄》也在制定中。當前,中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陳義平教授 來自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陳義平教授介紹了《分子間弱作用力下的熱二維紅外相關光譜》的報告。陳教授首先指出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除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以外,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總稱。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研究對于理解金屬離子存在下的生命分子的結構,生物識別過程和自然界發生的選擇
我國今天的新藥創新超過1970年代了嗎?我的回答是:No and Yes。“No”是因為已上市、被廣為宣傳的藥物之創新程度并未明顯超過我國1970年代的水平。“Yes”是因為我國醫藥人才增加、研究和研發條件改善、投資環境改善,在默默推進的研發藥物中,也許有創新程度很高的工作。 藥物原創程度:1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昆明召開(相關報道:第三屆全國樣品制備會在春城開幕 樣品處理再現新技術)。除了精彩的大會報告(相關報道:第三屆全國樣品制備會大會報告一 新方法層出不窮),大會還安排了多場分會報告,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和企業等紛紛帶來新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10-12日,第八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6)在上海召開,安捷倫科技攜一系列包括儀器、備件、軟件和服務在內的創新解決方案亮相本屆展會,并于10月10日舉行媒體見面會。分析測試百科網應邀參加了本次活動。媒體見面會現場 媒體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22日,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糖復合物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承辦的2018年全國糖生物學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邀請了國內糖化學及糖生物學研究領域知名的專家和學者,介紹糖化學生物學合成、糖生物學、糖藥物、糖組學、糖鏈結構分析、糖生物工程與技術等糖相關領域的
廣藥集團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6月20日在京舉行丹參基因組框架圖成果發布會。這是世界上首個藥用植物基因組框架圖,標志著中藥研究全面進入基因組學時代。該項工作將推動丹參成為第一個“模式藥用植物”,為藥用植物生命科學研究提供系統工具,為深入開展相關學科研究奠定基礎。 中國醫學科學
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天然藥物第1類抗抑郁癥新藥奧生樂賽特(Orcinoside)日前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頒發的藥物I、II、III期臨床試驗批件(批件號:2011L00825,2011L0082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4月9日在國際權威雜志《科學》(Science)上發表了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分子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癌蛋白PML-RARα是砷劑治療APL的直接藥物靶點。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直接與癌蛋白
2020年5月20日-22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四屆色譜網絡研討會"已經圓滿落幕。本次大型網絡研討會歷時三天,分為色譜技術在生物分析和生命科學應用專場、色譜技術在生物制藥領域應用專場、色譜技術在中藥/生物制藥領域應用專場、色譜新技術及環境
2019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現將通過專業評審的4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260項陜西省“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建議獎勵項目在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最高科學技術獎建議獎勵人選(4人)序號候選人提名單位1安芷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陳士林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漆小泉團隊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田納西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澳門大學、英國桑格研究院和廣藥集團等單位,在著名植物學雜志《Molecular Plant》發表丹參全基因組,標志著作為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領域的學術交流,將質譜新技術和應用研究成果惠及到更多的質譜工作者,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和中國質譜學會網承辦的2020年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2020 CMSS)定于2020年9月14日-18日舉辦。中國
對于黑白紋條形碼,習慣于逛超市購物的人們并不陌生。如今,致力中藥研究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了DNA條形碼,并將這一技術用于中藥假藥的快速簡便識別。近日在天津市舉辦的中國科協第68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教授介紹了這一新技術。 “從分子遺傳學角度來看,物種表現
中醫或將毀于中藥!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不久前提出,“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國醫大師,開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藥不行,百姓吃了沒效果,那就是毀掉了中醫。” 水流千里總有源,樹高千丈總有根。2015年出臺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下稱規劃)指出,中藥
黎潤紅1 饒毅2 張大慶1(北京大學 1醫學部100191,2 生命科學學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爭議,甚至在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后,相關的爭議
關于公布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
2013年11月14日,由弗戈工業媒體《實驗與分析》雜志、實驗與分析網與四川食品藥品檢驗所聯合舉辦的“2013中藥安全與質量控制研討會·川渝站” 在國家(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孵化基地隆重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西南地區以及全國各地的中藥企業、藥檢系統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近140位聽眾。《實驗與分
2013年12月9日-11日,2013年全國生物質譜應用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賽默飛世爾科技Orbitrap用戶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由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主辦、中山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旨在積極推動生物質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建立質譜技術交流平臺,加強同行之間
里約奧運會上,游泳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神秘印記”讓拔火罐登上了熱搜榜,一時間中醫也成為各國津津樂道的話題。不過,中醫藥要想真正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仍有一道難題亟待破解,因為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是任何藥物的金標準,對于具有復雜成分的中藥,其質量控制更為關鍵。 為提升我國中藥及其產品質量,中國工程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瑞德西韋英文名Remdesivir,網友們用中文拼音翻譯成:人民的希望。不得不說譯名太貼地氣了!先看近期新聞,所有數據以官方為準!先回顧一下這個疫情相關藥以及檢測的歷史流程,從12月初開始。1.20200123:美國專家:正與中國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一年后或上市(機構: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藥物質量分析與過程控制分會成立大會 暨藥品質量源于設計高峰論壇會議 (第三輪通知)各位有關單位代表、各位專家: 在十九大報告精神指引下,藥品質量進入了新時代。圍繞健康中國戰略契機,加快構建醫藥工業體系的國家需求,為進一步推動藥物質量分析與過程控制技術的發展。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日本學術振興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過公開征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共收到與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合作項目申請110項。經初步審查并與日方核對名單,確定有效申請98項,其中合作交流91項,雙邊研討會7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