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事發半個多月、經媒體披露后,中海油直到7月1日才對渤海漏油事件進行證實,并且至今對溢油數量、原因等仍未有說法,這更加引起人們對此事件的擔憂。 雖然事故尚未發現對山東渤海灣沿岸造成影響,但身處渤海灣深處的山東省長島縣海產養殖戶已經發現養殖魚類死亡。 山東省長島縣大欽島距離事發地中海油蓬萊19-3海上油氣田有40海里左右。昨日,該島一養殖企業負責人孫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從十天前開始,他養殖的魚類出現死亡。 蓬萊市委主要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此次中海油溢油事件,當地政府并未接到通知,根據他的判斷,“對蓬萊沒有任何影響。” 近年來,中海油在多地的油田項目出現漏油現象,但一直未對事件進行完整披露。 國家海洋局表示,將在7月5日公布渤海油田漏油的調查情況。屆時,中海油方面的具體責任將有定論。 沿岸政府毫不知情 孫先生主要養殖的是黑魚、黃魚和鮑魚。他說,魚死亡的具體原因,現在還不清楚,還沒......閱讀全文
作為中國海帶之鄉,大欽島剛剛迎來海帶的收獲季節。渤海灣溢油事故對這片海域的影響,至今難估。 由于蓬萊19-3油田溢油處置進展緩慢,7月13日,國家海洋局責令康菲公司停止B、C平臺油氣生產作業。至此,發生在渤海灣的溢油事故暫告一段落。從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備受關注的渤海蓬萊19-3油田的溢油仍未完全封堵。國家海洋局昨天發布,前日國家海洋局再次登檢溢油事故的平臺,發現C平臺仍有少量油花溢出,B平臺附近海域仍有可能發生溢油的跡象。國家海洋局已嚴肅提出,康菲公司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盡快查找漏油的真正原因,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
山東長島的漁民深受溢油事件之苦 溢油事件考驗中國的環境法治,專家稱已錯過最佳的起訴時機,農業部和漁民維權有難度。 6月初,中國渤海灣。碧海藍天下一片宛如蝴蝶翅膀的油膜,開始游弋在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海上油田蓬萊19-3油田B平臺的東北方。 直
樂亭水產疑遭漏油污染 疑為蓬萊漏油所致,河北樂亭160戶養殖戶擬聘律師向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公司索賠 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蓬萊19-3油田漏油事件發生已經40多天,除了20萬元的罰款,相關的損害賠償依然沒有進展。 記者昨日從河北樂亭漁業協會獲悉,蓬萊的漏油已到達樂亭。6月20日左右,樂亭近160
7月5日,國家海洋局表示,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形成劣4類海水面積840平方公里,而這處海水原為1類水質。 由此,我終于了解,這不是一次可以不以為意的事故。 此前一天,我們知道的情況還是通過媒體報道了解到:中海油內部人士“透露”,泄漏面積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而且已經基本處理完畢。 而
就在康菲中國獲得國家海洋局批準恢復蓬萊19-3油田生產兩個月后,4月16日,山東長島縣漁民和養殖戶的代表王忠國、范國新、張福海與相關律師帶著4月9日在島嶼岸灘發現的油氈、油污顆粒及死亡海生物等樣品前往國家海洋局遞交油污鑒定申請。 “早在3月20日左右,我們就看到長島海岸附近出現零零點點的油污,
在中海油正式承認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蓬萊19-3油田6月中旬發生原油滲漏后,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此前中海油還發生過多起海上原油滲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過。昨日,中海油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未聽說有與蓬萊19-3油田類似級別的泄漏事件。另據了解,國家海洋局今日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情況
6月4日,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B、C平臺發生漏油以來,截止到目前,該起漏油事故不但未得到徹底控制,又新增了多處漏油點。 該漏油事故發生后,曾多次被指責不作為的國家海洋局也開始啟動對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生態損害索賠訴訟。 除此之外,8月17日,21
事故示意圖 公共突發事件應怎樣面對公眾?渤海溢油事故再追問 一起重大事故發生一個月之后才向公眾通報,無論有什么樣的理由,都說不過去。 從7月5日起,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相繼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調查情況,但并未消解
國家海洋局明日將公布漏油事件的調查情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海油投資者關系部近日表示,與其合作的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報告顯示,由該公司任作業者的蓬萊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發生滲漏,附近海面出現油膜。這是事故發生近半月后,中海油首次正式回應海上原油滲漏事件。 中海油內
康菲石油和中海油表示,外輸軟管連接閥斷開,導致0.6立方米原油溢出,昨晚已清理完畢;整改中再度漏油引起業內質疑 新京報訊 (記者 鐘晶晶)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與中海油總公司昨日披露,6月3日晚間,位于渤海灣的蓬萊19-3油田再次出現漏油,0.6立方
蓬萊漏油,渤海蒙污。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監測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中海油蓬萊19-3油田B、C平臺兩處溢油,已造成周邊3400平方公里海域水質由一類下降至三類、四類水。 “事件發生在中國……” 對于這一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此次的漏油量,作業方康菲公司早前承認的數字為1500桶,約合200噸
蓬萊19-3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中國石油合作開發。事故的作業方為康菲中國。 溢油發生在渤海中部,現場清污已基本完畢,由于事故地點距離岸灘較遠,沒有對周邊海岸造成影響。 “中海油鉆井平臺發生重大泄漏原油事故。”2011年6月21日,一條語焉
10月22日,在收到公司應訴通知書10天后,中海油對外公告其將在上市地之一美國面臨一樁集團訴訟案,提醒公司股東和潛在投資者謹慎交易公司股票。 中海油在10月11日收到的訴訟書指出,中海油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在其油蓬萊19―3油田于6月4日和6月17
中海油對尼克森能源公司的收購終于塵埃落定。此時距離中海油嘗試收購美國尤尼科已經八年。該筆收購創下了中資企業的多項第一:迄今為止中資企業發起的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中國油氣生產商首次掌握美國能源領域的勘探和開發主動權…… 從最初問鼎優尼科遭美國政治集團和監
在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件1個多月后,康菲石油公司休斯敦公司總部昨日(美國時間13日晚間)終于首度向其全球投資者披露了此次事故。 康菲首度披露,兩個溢油平臺溢出的石油和油基鉆井液總量大約1500-2000桶之間。以1噸石油約等于7.3桶計算,漏油量約205噸-27
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獲悉,12日位于渤海灣的綏中36-1油田中心平臺發生少量漏油,漏油源已被即時切斷。目前,海面油膜正在被清理,僅余零星油膜,估計日內能清理完畢。 12日凌晨1:30,綏中36-1油田中心平臺中控系統發生設備故障,全油田生產關斷,流程泄壓火炬頭排
中海油昨日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受益于油氣價格上升,三季度中海油實現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46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7%。但未發布三季度的凈利潤數據。此外,受累于蓬萊19-3油田溢油停產,三季度中海油產量下滑了9.1%。中海油首席財務官鐘華昨日表示,蓬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司徒瑞(中)在發布會上向公眾道歉,表示將對溢油事件負責。康菲稱,目前漏油事件對環境影響如何尚未可知,并聲稱沿海油花僅有少部分和康菲有關。 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灣漏油事件在北京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會上,康菲石油中國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對環境影響如何尚未可知,
中海油漏油事件賠償困局待解 國家海洋局是否能發起生態索賠,還有待觀察,近十年來的海洋污染案例,鮮有相關政府部門作為起訴方。而個體索賠的維權之路則是困難重重。 難以兌現的官方索賠 國家海洋局官員7月5日表示,將對中海油渤海漏油事件中,海洋生態環境的損害情況進行監測評價工作,或將發起生態索賠。
渤海灣漏油事故讓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但其犯了錯還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著實讓人費解。 漏油還在繼續 溢油事件最早在6月初就發生,直到7月初才被媒體曝光,可是康菲公司并沒有停止B、C平臺的生產作業。這使得已持續兩月之久的溢油事件仍在惡化,康菲不
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然而,這已經不可能。該公司昨日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北側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總量已經增加至2500桶。 面對康菲石油的懈怠敷衍,上周五,國家海洋局牽頭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我們是中國11家環保組織。特此致信你們兩家企業,對你們涉嫌瞞報渤海灣漏油事故的的做法表示遺憾,要求你們盡快向公眾公布事故詳情以及油污清理情況,并就環境污染和瞞報事故的行為向公眾道歉。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油污滲漏事故
2004年6月,天津市海洋局訴“塔斯曼海”輪污染海洋生態環境索賠案開庭。視覺中國供圖 原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高振會經常面對這樣的“犯罪現場”:大片枯黃的稻田被澆灌了工廠排放的污水,可方圓五公里內的幾家工廠誰才是肇事元兇?海上泄露的石油動輒漫延數十公里,捧著一兜死亡的蝦蟹,漁民們也不知
2010年10月24日,大連新港碼頭油庫“7?16”爆炸現場再現火情,消防隊員在火災現場撲救。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許多自該地區采集的螃蟹幼苗帶有明顯的橘色油滴,漏油的危害正沿著食物鏈不斷上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帥蓉發自北京 濃煙彌漫著,空氣中充滿了嗆人
康菲中國總裁司徒瑞。 康菲淡定依舊 漏油尚未索賠 對敏感問題避而不答 養殖戶痛陳“很受傷” 面對媒體見面會各路記者的長槍短炮,康菲昨日就渤海漏油事故再度向公眾“表示真誠的歉意”,康菲中國總裁司徒瑞在內的六名高管出席。不過對于公益索賠、處置過程是否存在不當、與中海
面對溢油類型屬國內首例的涉外民事訴訟,國家海洋局25日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以下簡稱“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議。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表示,目前正按照有關規定聘請律師,同時準備海洋生態損害評估報告,開展進一步的證據收集工作。 王飛說,將在此基礎上,根據《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
只有切實履行起責任,把現有法律用好用足,執法部門才能擺脫執法不嚴的詬病,并獲得國家機關的應有權威 兩個多月過去了,渤海漏油事件非但沒有畫上句號,反而因怠慢拖延愈演愈烈,污染面積從“200平方米左右”增加到超過840平方公里、油基泥漿溢出量也從預計的1500桶增加到了2
昨天上午,幾乎與康菲中國的媒體見面會同步,一場渤海溢油污染維權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樂亭、昌黎近200戶水產養殖戶深受溢油事件影響,估計總損失金額過億元,他們已委托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向康菲公司提出索賠。 昨天出席研討會的多名國內資深環境法專家、海洋生物專家共同探討了
距離6月4日渤海溢油事故發生已有一個月時間,溢油油田的作業方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才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就該事件向公眾致歉。但對為何不及時向公眾發布消息、何時徹底解決漏油問題等敏感話題,康菲方面都未能給出答案。 康菲攜中海油公開致歉 昨天,中海油作為康菲中國的合作方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