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檢驗上作為免疫系統狀況的指示。 例:全身性感染患者中IL-1ra RN2等位基因和RN2/2基因型的分布頻率與正常對照相比明顯增加(0.34 vs 0.23, P<0.01;0.12 vs 0.05, P<0.05).IL-1α VNTR及IL-1β AvaI基因多態性(等位基因頻率及基因型分布)在兩組間均無顯著差異.另外,全身性感染患者中基因型A2/2,B2/2和RN2/2病死率明顯增加(分別為80%,81%和71%).如果患者同時具有A2,B2和RN2三種等位基因中的兩種,則全身性感染更為嚴重(APACHE II和MODS評分更高),病死率為55%~65%.相反,基因型為A1/1,B1/1或RN1/1的全身性感染患者病死率較低(0~13%).結論與IL-1A或IL-1B基因多態性不同,等位基因IL-1RN2的基因多態性對全身性感染具有易感性.等位基因A2,B2和RN2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高危基因標記物......閱讀全文
1、臨床檢驗上作為免疫系統狀況的指示。 例:全身性感染患者中IL-1ra RN2等位基因和RN2/2基因型的分布頻率與正常對照相比明顯增加(0.34 vs 0.23, P
白細胞介素1是由單核細胞、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其他類型細胞在應答感染時產生的細胞因子。有IL-1α和IL-1β兩種類型,都與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同一受體結合。能刺激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生長因子等細胞因子的產生和使T細胞產生白介素-2,在免疫應答和組織修復中起作用。白細胞介素1存在形式 IL-1α
IL-1(白細胞介素-1)又名淋巴細胞刺激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生。 結構:有IL-1α和IL-1β兩種存在形式。 功能:局部低濃度時協同刺激APC和T細胞活化,促進B細胞增殖和分泌抗體,進行免疫調節。大量產生時有內分泌效應:誘導肝臟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發熱和惡病質。
白細胞介素3(IL-3),為多克隆刺激因子,調節造血功能,由絲裂原或抗原刺激激活的T細胞及一些細胞株產生,其主要功能為調節多能干細胞的生長及分化,使之產生各系骨髓細胞。
異常結果:升高:見于多發性骨髓瘤、銀屑病。 需要檢測的人群:出現銀白色鱗屑,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癥狀的人。 結果偏高可能疾病: 多發性骨髓瘤 、 銀屑病性關節炎 、 銀屑病 、 多發性骨髓瘤病腎病。
白細胞介素的由來?它們有什么重要作用?白細胞介素,簡稱白介素(interleukin, IL),最初是由白細胞產生并在白細胞間發揮作用,因此而命名并沿用至。1979 年第二屆國際淋巴因子專題討論會將免疫應答過程中白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統一命名為白細胞介素,在名稱后加阿拉伯數字編號以示區別,例
分裂指數指指的細胞群體中分裂細胞所占的百分比,分裂指數測定可以用蓋片培養法,也可直接在小平皿中進行。細胞分裂指數也是衡量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狀況的指標之一。 體外培養細胞生長、分裂繁殖的能力,可用分裂指數來表示.它與生長曲線有一定的聯系,如隨著分裂指數的不斷提高,細胞也就進入了指數生長期.分裂指數
異常結果: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含量較低,其異常變化主要表現為增高,通過檢查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量的變化可為某些疾病的診斷、病情鑒別及預后提供依據。 (1)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與多發性硬化:多發性硬化病人的腦組織中發現有具白細胞介素-2受體的細胞。多發性硬化病人血清中可溶
正常值 血清白細胞素3正常值: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降低:免疫力下降,白血病 需要檢測的人群: 容易患病的人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降低:免疫力下降,白血病 需要檢測的人群: 容易患病的人 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抽血前禁食12小時,取新鮮血液送檢。 檢查時: 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