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妝企業上書呼吁放行“中草藥”宣傳
國內日化企業已經意識到,藥監局對于化妝品使用“中藥”、“中草藥”等宣傳語的禁令一旦實施將給他們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趕在政策正式出臺之前,除了企業接連上書藥監局呼吁放行之外,集中了大量日化企業的日化商會也坐不住了,急召企業代表研究對策。 行業協會召集企業急研對策 6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名稱標簽標識禁用語》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中藥”、“中草藥”、“中醫世家”、“藥物配方”等詞語不得用于化妝品標簽標識中。這相當于禁止藥妝企業以“藥”作為產品的宣傳賣點。 廣東日化商會日前召開研討會,150余位國內日化企業代表齊聚探討植物與中草藥在個人護理用品中的應用問題。多數企業對監管層把“中草藥”列為化妝品標簽標識的禁用語表示不解,“尤其是在國家提出大力推進發展中藥、發揚國粹的時候推出這樣的政策”。 原本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避免化妝品虛假和夸大宣傳為目的的禁令,如今卻被認為威脅到部分民族......閱讀全文
藥妝企業上書呼吁放行“中草藥”宣傳
國內日化企業已經意識到,藥監局對于化妝品使用“中藥”、“中草藥”等宣傳語的禁令一旦實施將給他們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趕在政策正式出臺之前,除了企業接連上書藥監局呼吁放行之外,集中了大量日化企業的日化商會也坐不住了,急召企業代表研究對策。 ? 行業協會召集企業急研對策 6月16日
藥妝企業大舉擴張 不懼中草藥宣傳禁令
如果中草藥標識“禁語令”獲通過,霸王等藥妝產品包裝及廣告必將面臨調整。 商報訊 國家藥監局對藥妝產品宣傳使用“中藥”、“中草藥”的禁令草案剛剛結束征求意見,中藥日化企業非但沒有停步觀望,反而正加速擴張旗下中醫藥產品業務。 6月中旬,國家藥監局出臺《化妝品名稱標簽標識禁用語》草案公
甘肅草本藥妝實驗室揭牌
近日從省化工研究院了解到,甘肅草本藥妝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標志著我省隴藥產業向精細化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對于隴藥產業延伸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作為“藥都”,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長期居于全國前列,尤其是道地藥材品種規模化種植優勢明顯,獨特的生態環境更造就了道地藥材的卓越品質。但是長期以來,
“藥妝”監管突然加強 業界猜測國標將出臺
國家“突然”加強“藥妝”監管 業界猜測“藥妝”標準正醞釀出臺 “藥妝無標準”是化妝品行業的老問題,多年來,標準缺失一直困擾著業界。不過,日前國家有關部門的舉措似乎讓情況發生了變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是發文要求從明年4月1日起,國產及進口特殊用途化妝品都需要換新的編號;
當化妝品打上“藥”的標簽 “藥妝”概念只是宣傳賣點
抹掉“藥妝”概念不如制定規范標準消費者選購需謹慎 我國現在已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化妝品市場。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總額約達到1200億元。作為其中一個細分領域,藥店售化妝品的市場份額已占到20%。很多人把藥店出售的化妝品或加入藥物成分的化妝品稱為“藥妝”,然而
中藥概念過度炒作 藥監局亮紅牌
慘了,剛剛投放了廣告,難道不能賣了? 禁 炒作中藥概念 藥監局 藥監局的禁令一旦實施,霸王等藥妝企業將大受打擊。漫畫:張建輝 “上交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意見書已經遞上去大半個月了,但是還沒有收到明確的回應。假如最后出臺的文件仍保留對化妝品中藥名稱的禁令,作為企業我們也是毫無辦法。”國內
市值蒸發400億,“藥妝茅臺”如何峰回路轉?
“藥妝茅臺”貝泰妮仍是A股市場上“最值錢”的護膚品企業。相比于老牌企業上海家化、珀萊雅、水羊股份,貝泰妮當前近800億元的市值分別是他們的3.6倍、1.8倍、14.2倍。而相比于華熙生物的699.64億元的市值,貝泰妮也高了近100億元。貝泰妮的“抗打”,一方面得益于其不錯的盈利能力。相較傳統的護膚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宣稱“藥妝”屬于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規范化妝品監督管理工作,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近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整理了化妝品監督管理中常見問題,并依據我國現行化妝品法規規定和有關技術規范,逐一進行了解答。 1、為何經常聽說國外有所謂的“藥妝品”,而我國化妝品法規中并沒有“藥妝品”的概念? 答: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
“藥妝”多是普通化妝品 專家稱企業涉嫌炒概念
“化妝品在藥店里賣,而且名字叫‘藥妝’,應該有一定治療功效。從感覺上來說,效果應該要比那些不是‘藥妝’的好一些。”相信不少消費者對藥妝都有類似的認識,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經常選購化妝品的顧客,大都認為藥店銷售的化妝品在祛斑、祛痘等問題上比較專業。正基于此,藥妝概念炙手可熱,尤其受到都市女性熱捧。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嚴查“藥妝”“醫學護膚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1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夸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切實加強對化妝品標識和宣稱的監管。 據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在近期的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個別企業的化妝品違規標識和宣稱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