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核裂變的基本信息介紹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又稱核分裂,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 裂變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和钚(bù)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被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1千克鈾-235的全部核的裂變將產生20,000兆瓦小時的能量,與燃燒至少2000噸煤釋放的能量一樣多,相當于一個20兆瓦的發電站運轉1,000小時。 核裂變也可以在沒有外來中子的情形下出現,這種核裂變稱為自發裂變,是放射性衰變的一種,只存在于幾種較重的同位素中。不過大部份的核裂變都是一種有中子撞擊的核反應,反應物裂變為二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核反應是依中子撞擊的機制所產生,不是依照自發裂變......閱讀全文
關于核裂變的基本信息介紹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又稱核分裂,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 裂變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和钚(bù)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
核裂變的基本信息介紹
核裂變,又稱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鈾核或钚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彈或核能發電廠的能量來源就是核裂變。其中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熱中子轟擊鈾-235原子后會放出2到4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它鈾-235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
關于核裂變的裂變機率介紹
穩定的重核的基態能量總是低于裂變勢壘,要越過勢壘,才能發生裂變,處于基態的核可以通過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有一定的幾率穿越勢壘而發生裂變,這就是自發裂變。勢壘越高,越寬,穿透的幾率就越小,原子核自發裂變的平均壽命τ就越長,給出了幾種重核的自發裂變半衰期 t┩(約0.693τ)。可見裂變幾率變化的總
關于核裂變的發展歷程介紹
核裂變是在1938年發現的,由于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需要,核裂變被首先用于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武器——原子彈。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就是來自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人們除了將核裂變用于制造原子彈外,更努力研究利用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為人類造福,讓核裂變始終在人們的控制下進行,核電站就是這樣的裝置。 19
關于核裂變的發展過程介紹
莉澤·邁特納(Lise Meitner)和奧托·哈恩(Otto Hahn)同為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的研究員。作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邁特納和哈恩曾經奮斗多年創造比鈾重的原子(超鈾原子)。用游離質子轟擊鈾原子,一些質子會撞擊到鈾原子核,并粘
關于核裂變的裂變過程介紹
下面按液滴模型的觀點,簡述裂變的全過程。處于激發態的原子核(例如,鈾-235核吸收一個中子之后,就形成激發態的鈾-236核)發生形變時,一部分激發能轉化為形變勢能。隨著原子核逐步拉長,形變能將經歷一個先增大后減小的過程。這是因為有兩種因素在起作用:來自核力的表面能是隨形變而增大的;來自質子之間靜
關于核裂變的基本原理介紹
裂變釋放能量是與原子核中質量-能量的儲存方式有關。從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鐵,能量儲存效率基本上是連續變化的,所以,重核能夠分裂為較輕核(到鐵為止)的任何過程在能量關系上都是有利的。如果較重元素的核能夠分裂并形成較輕的核,就會發生質量虧損,并轉變為能量釋放出來(需要注意,核裂變本身并不釋放能量)。
關于弱視的基本信息介紹
視覺發育期內由于單眼斜視、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覺剝奪等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于相應年齡正常兒童,且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稱為弱視。不同年齡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齡為3~5歲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5,6歲及以上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7。弱視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
關于耳鳴的基本信息介紹
耳鳴是患者在缺乏外部聲源的情況下,耳內或顱內產生嗡嗡、嘶鳴等不成形的異常聲幻覺。這種聲音感覺可以是一種或一種以上,并且持續一定的時間。 耳鳴本身并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癥狀。人可以出現生理性耳鳴,當耳鳴超過了生理限度,就成為癥狀性耳鳴。 聽力下降的患者常伴發耳鳴,耳鳴往往是聽力系統出現
關于閉經的基本信息介紹
閉經(amenorrhea)是多種疾病導致的女性體內病理生理變化的外在表現,是一種臨床癥狀而并非某一疾病。按生殖軸病變和功能失調的部位分為下丘腦性閉經、垂體性閉經、卵巢性閉經、子宮性閉經以及下生殖道發育異常性閉經。WHO將閉經歸納為3種類型:I型:無內源性雌激素產生,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