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日,中山大學的顏光美課題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的癌癥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天然溶瘤病毒M1通過靜脈輸液進入機體之后,能夠起到很強的選擇性抗癌效果。 這一“精確制導”的抗癌利器,很快便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一時間,顏光美團隊的郵箱爆滿,還有患者主動上門志愿參加人體試驗。為此,中山大學十月十九日舉行了M1病毒研究成果的新聞發布會。 那么,溶瘤病毒M1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武器,又能殺死什么樣的癌細胞呢? 溶瘤病毒是什么 有些病毒天然就具有靶向腫瘤細胞的能力,人們將它們統稱為溶瘤病毒。二十世紀初期,醫生們發現一些癌癥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體內的腫瘤得到了抑制。五十年代中期,美國NIH開發了首個溶瘤病毒抗癌法,并將其用于宮頸癌的治療。可惜那時候化療表現出了強大的抗癌能力,導致溶瘤病毒被束之高閣。差不多二十年后,溶瘤病毒才迎來了自己的強勢回歸。 2005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準重......閱讀全文
免疫療法被譽為癌癥治療中改變游戲規則的角色,但是有許多患者對檢查點抑制劑如PD-1抗體Keytruda等治療的響應率較低,例如在黑色素瘤中,PD-1藥物的響應率約為三分之一,具體取決于適應癥。因此,尋求增加患者免疫治療反應率的制藥公司正在轉向溶瘤病毒的開發。 溶瘤病毒被定義為基因工程或天然
上周,一篇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上的研究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發現,一款突破性的病毒療法顯著延長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員們使用的是一種經過改造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它能針對表達CD155的腫瘤細胞,選擇性地入侵并進行復制,最終導致
溶瘤病毒是一類具有復制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溶瘤病毒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溶瘤病毒療法到底是如何幫助有效抵御腫瘤進展呢?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這種新型療法或者同其它療法聯合來治療癌癥患者呢?如今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究現狀又是如何
近日,從梅奧診所分拆出來的Vyriad宣布與Merck/輝瑞合作,在一項1期臨床研究中評估溶瘤病毒Voyager-V1聯合PD-L1抗體Avelumab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安全性與療效。 關于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結直腸癌是我國乃至全球高發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全球范圍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二十世紀初期,醫生們發現一些癌癥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體內的腫瘤得到了抑制。人們將這些攻擊腫瘤的天然病毒稱為溶瘤病毒。后來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潛力,開始嘗試利用這些病毒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同時訓練免疫系統對癌癥發起有效攻擊。 讓免疫來幫忙 溶瘤病毒不僅能夠直接殺死癌細胞,還能訓練
制藥巨頭強生旗下公司楊森5月2日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一家私人控股的生物制藥公司BeneVir Biopharm,該公司一直致力于溶瘤病毒作用的免疫療法。近日,知名期刊Nature雜志對強生收購收購BeneVir Biopharm進行了報道,文中提到:一項尚未成熟的治療方法得到這樣的待遇,這說明,
溶瘤病毒引關注 溶瘤病毒可以誘導T細胞向腫瘤部位的浸潤,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但是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最大障礙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增強T細胞免疫的同時,也加速了自身免疫系統對外源病毒(有益的溶瘤病毒)的清除。而BeneVir公司的T-Stealth溶瘤病毒可以逃逸免疫系統的攻擊,讓溶瘤病毒與
從飛機噪音控制到削減風致災害,從智能材料到大數據存儲,從腫瘤治療到廁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全院學術報告會上,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6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在場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領域的前沿學術成果。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從低噪音飛機到噪音控制 提
有些病毒天然就具有靶向腫瘤細胞的能力,人們將它們統稱為溶瘤病毒。如今,溶瘤病毒已經成為了人們對抗癌癥的重要武器。 二十世紀初期,醫生們發現一些癌癥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體內的腫瘤得到了抑制。在那之后,人們逐漸意識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潛力,開始嘗試利用這些病毒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同時訓練免疫系統對癌
10月2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發文稱,已經批準安進(Amgen)的溶瘤病毒療法(oncolytic virus therapy)用于治療病灶在皮膚和淋巴結,沒能通過手術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瘤。該藥物名字叫Imlygi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經
近日,清華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Oncolytic adenovirus programmed by synthetic gene circui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利用合成基因線路對溶瘤病毒進行編程,提高
近日,清華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Oncolytic adenovirus programmed by synthetic gene circui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利用合成基因線路對溶瘤病毒進行編程,提高
溶瘤病毒是癌癥治療中很有前景的一種途徑。基因工程研究的進步能夠幫助科學家們制造出針對不同突變類型的癌癥細胞的溶瘤病毒,從而可以更好的抗擊腫瘤。而且相關基因的加入,可以使得溶瘤病毒的效果加強。例如,病毒攜帶抗腫瘤基因到相應的地方,從而可以增強病毒抗腫瘤能力。 溶瘤病毒抗腫瘤很關鍵的是如何突破癌細
基因治療(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導入人體的細胞,使其發揮生物學效應,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技術方法。 基因治療是隨著20世紀七八十年代DNA重組技術、基因克隆技術等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最具革命性的醫療技術之一,它是以改變人的遺傳物質為基礎的生物醫學治療手段,在重大
基因治療(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導入人體的細胞,使其發揮生物學效應,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技術方法。 基因治療是隨著20世紀七八十年代DNA重組技術、基因克隆技術等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最具革命性的醫療技術之一,它是以改變人的遺傳物質為基礎的生物醫學治療手段,在重大
來自中山大學,加州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elective replication of oncolytic virus M1 results in a bystander killing effect that is potentiated by Smac mimetics”的文章,在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癌癥是世界第二大死因。僅2018年,全球就有960萬人死于癌癥,約占當年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許多制藥公司正在加大力度開發針對癌癥的新攻擊線,他們認為,如果要使癌癥統計數據變得不那么令人畏懼,有必要探索傳統抗癌方法的替代方法。 眾所周知,癌癥研究的重點是該疾病的潛在
“以溶瘤病毒為載體,運輸干細胞通過頸動脈進入大腦內,特異性對抗轉移性腦瘤”——這是來自于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和哈佛干細胞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最新提出的針對轉移性腦瘤的開創性療法。他們已經在動物模型上證實,該策略能夠有效清除大腦中轉移性皮膚癌細胞,抑制腫瘤的發展,延長患癌小鼠的生存周期。 這一創
免疫療法的成功使癌癥治療進入了新的時代。近幾年,美國FDA已批準多種癌癥免疫療法上市,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CTLA-4抗體、PD-1/PD-L1抗體)、雙特異性抗體、溶瘤病毒、CAR-T療法等。 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不僅被批準用于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腎細胞癌、經典型霍奇金
如果把研發抗癌新藥的過程比作10公里長跑,中山大學藥理學教授顏光美認為,他帶領的團隊順利跑完了第一公里。顏光美的實驗團隊在全球內首次發現,在自然界存在的病毒M1具有選擇性殺傷多種腫瘤細胞的特性。這是否意味一種新的抗癌療法有望在未來誕生?現在的癌癥患者有無希望受益于此?昨日,顏光美在中山大學北校區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研究人員將兩種不同的方法:病毒療法和免疫療法相結合開發出了一種治療胰腺癌的潛在療法。 文章中,研究人員調查了牛痘溶瘤細胞病毒治療胰腺癌的效果,牛痘溶瘤細胞病毒是一種修飾后可以選擇性
腫瘤耐藥基因治療: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腫瘤細胞常常會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而導致患者對治療不再敏感,最終導致化療失敗甚至疾病復發。根據腫瘤細胞的耐藥特點,耐藥可分為原藥耐藥(PDR)和多藥耐藥(MDR)兩大類。原藥耐藥(PDR)是指對一種抗腫瘤藥物產生抗藥性后,對非同類
中國科學家23日報告發現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幫助抗癌病毒更有效地殺死肝癌細胞,其效果就好像給制導導彈綁上了“烈性炸藥包”。這為治療全球第二號癌癥殺手——肝癌帶來了新希望。 專殺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害的病毒被稱為溶瘤病毒。世界上最早的溶瘤病毒報告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發現一名子宮頸癌患者在感
Image credit: NI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Visuals Online, Elisabetta Palazzo. 正式介紹這項突破成果前,先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這類療法。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溶瘤病毒是
盡管細胞毒性T細胞使用許多不同的效應途徑殺死受感染或者癌變的細胞,但是它們通常不能有效地清除實體瘤。在某些情況下,T細胞根本無法進入致密的腫瘤組織。在其他情況下,T細胞遭受衰竭,無法發揮效應功能。腫瘤通過減少組織的氧合作用和養分,極大地改變它們的局部環境,從而使得T細胞代謝不足并阻止這些細胞發揮
專注于開發新型免疫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Cold Genesys日前宣布,完成22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用于推進針對膀胱癌和其他實體腫瘤的溶瘤性免疫治療。Cold Genesys正在開發的溶瘤免疫候選藥物CG0070可以作為單一療法和聯合療法,并且已經在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中完成了2期臨床試驗
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體內的腫瘤在未給予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情況下大面積消失。人體免疫系統經常會把腫瘤細胞當成正常細胞,此時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成了“睡獅”。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入侵,可能叫醒了“睡獅”,激發了人體特異性免疫或廣譜免疫,從而把腫瘤細胞和其他病
人類機體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而且復雜,其能夠有效鑒別并且破壞幾乎具有無限多樣性的外來入侵者,但不幸的是,被破壞的癌細胞還會繼續保持在機體中,并且不斷發展,損傷細胞這種“識別和自我忽略”的信號就會讓其躲避免疫系統的檢測,因此這些損傷細胞的生長就不會受到“煩擾”,從而就會破壞機體組織和器官中的正常生理
最近,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可引起兒童咳嗽和感冒的病毒,可能有助于對抗原發性肝癌。這項研究表明,該病毒——呼腸孤病毒(Reovirus),可刺激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此外,該研究小組發現,呼腸孤病毒也能夠殺死丙型肝炎病毒——原發性肝癌的常見原因。 這些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在
3.3 化學治療 抗癌新藥的研究 科學家面臨的問題是永遠不會出現使每個癌癥患者都再度容光煥發的單一治癌法或藥物,因為從腦癌、乳腺癌到腸癌等每種癌癥的發生發展都各不相同。正在研制中的藥物如此之多,臨床研究人員甚至來不及一一對他們進行檢驗。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發起了一項計算機研發抗癌工程。目前醫學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