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被黃磷灼傷時,及時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由五氧化二磷、五硫化磷、五氯化磷引起的灼傷禁用水洗)或5%硫酸銅溶液或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中和所形成的磷酸。然后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或用2%硫酸銅溶液濕敷,以使皮膚上殘存的黃磷顆粒形成磷化銅。注意,灼傷創面禁用含油敷料。......閱讀全文
皮膚被黃磷灼傷時,及時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由五氧化二磷、五硫化磷、五氯化磷引起的灼傷禁用水洗)或5%硫酸銅溶液或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中和所形成的磷酸。然后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或用2%硫酸銅溶液濕敷,以使皮膚上殘存的黃磷顆粒形成磷化銅。注意,灼傷創面禁
堿灼傷皮膚,在現場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至皂樣物質消失為止,然后可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 對Ⅱ、Ⅲ度灼傷可用2%醋酸濕敷后,再按一般灼傷進行創面處理和治療。 而眼部堿傷的沖洗原則與眼部酸灼傷的沖洗原則相同。 徹底沖洗后,可用2%~3%硼酸液做進一步沖洗。
酚與皮膚發生接觸者,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10%酒精反復擦拭,再用大量清水沖洗,直至無酚味為止,然后用飽和硫酸鈉濕敷。灼傷面積大,且酚在皮膚表面滯留時間較長者,應注意是否存在吸入中毒的問題。
氫氟酸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滲透作用強,對組織蛋白有脫水及溶解作用。 皮膚及衣物被腐蝕者,先立即脫去被污染衣物,皮膚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繼用肥皂水或2%~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再用葡萄糖酸鈣軟膏涂敷按摩,然后再涂以33%氧化鎂甘油糊劑、維生素AD軟膏或可的松軟膏等。
硫酸、鹽酸、硝酸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作用。硫酸灼傷的皮膚一般呈黑色,硝酸灼傷呈灰黃色,鹽酸灼傷呈黃綠色。被酸灼傷后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15min。徹底沖洗后,可用2%~5%碳酸氫鈉溶液、淡石灰水、肥皂水等進行中和,切忌未經大量流水徹底沖洗,就用堿性藥物在皮膚上直接中和,這會
應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咽下嘔吐物,取平臥位,頭部稍低; 盡力清除昏迷傷者口腔內的阻塞物,包括假牙。 如傷者驚厥不止,注意不要讓他咬傷舌頭及上下唇; 在護送途中,隨時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面色、神志情況,隨時給以必要的處置; 護送途中要注意車廂內通風,以防傷者身上殘余毒物蒸發而加重病情及影響陪
創傷的治療是從現場的一般急救開始。如發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難等情況,必須立即著***救, 否則病人會在短時間內死亡。即使發生心搏呼吸停止,只要可能搶救,就應立即施行復蘇術以挽救病人生 命。對各種類型的創傷,妥奔地急救處理能為后繼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預防或減輕并發癥,使病人能 順利治愈。因
1.消除毒物在體內的毒作用。溴甲烷、碘甲烷在體內分解為酸性代謝產物,可用堿性藥物中和解毒;碳酸鋇和氯化鋇中毒,可用硫酸鈉靜脈注射,生成不溶性硫酸鋇而解毒;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時,用氯磷定、解磷定等乙酰膽堿酯酶復活劑使被抑制的膽堿酯酶活力得到恢復,用阿托品可拮抗中樞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反應,消除或減輕中毒
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急性中毒發生時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膚侵入體內,因此救護者在進入毒區搶救之前,應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和防護服。 2.盡快切斷毒物來源。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后,除對中毒者進行搶救外,同時應采取果斷措施(如關閉管道閥門、堵塞泄漏的設備等)切斷
須立即引吐、洗胃及導瀉,如傷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飲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藥物引吐。 對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用胃管洗胃。 催吐禁忌證包括:昏迷狀態; 中毒引起抽搐、驚厥未控制之前; 服腐蝕性毒物,催吐有引起食管及胃穿孔的可能;食管靜脈曲張、主動脈瘤、潰瘍病出血等; 孕婦慎用催吐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