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獨創獨有”上下功夫讓醫療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產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人民日報》5月25日 學習札記 科技創新是推動國家社會發展、支撐經濟獨立自主、保障民族繁盛富強的關鍵力量。醫療器械極大地推進了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是防治重大疾病的重要基礎、優化健康管理的重要保障。現代醫療器械集中體現了醫學與理工科技交叉互動、與IT科技融合創新的發展過程。該領域技術集成度高、市場需求量大、行業引領性強,新產品、新業態不斷發展,新理念、新模式不斷涌現,其戰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主動布局,既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需要。目前伴隨著制造業產業升級和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交叉學科的發展,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正向自動化、遠程化、智能化逐步轉變。但無論是面對國家發展需求,還是......閱讀全文
科技雜談:獨創獨有才能風景獨好
作出重要突破的科研團隊往往有一個共性規律:他們都堅持獨創獨有,不等待觀望,找準方向就全情投入,不按別人的路線走,而是做自己的路線圖制定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我國科技界要堅定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
新華社:獨創獨有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基石
——聚焦“科技三會”系列評論 只有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才能勇立世界潮頭。“我國科技界要堅定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
新華社:獨創獨有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基石
——聚焦“科技三會”系列評論 只有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才能勇立世界潮頭。“我國科技界要堅定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
核心技術 “獨創獨有”上下功夫 讓醫療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產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人民日報》5月25日 學習札記 科技創新是推動國家社會發展、支撐經濟獨立自主、保障民族繁盛富強的關鍵力量。醫療器械極大
日本專家建言中國創新 :揚長補短 獨創性才是王道
日本一直以來對中國的發展保持著高度重視。近年來,創新因素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此如何評估,如何把握未來方向,自然也成為日本政府和民間經濟研究機構的重要課題之一。為此,各研究機構出臺了很多研究報告,從各個角度對中國的創新進行論述,其中由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關志雄撰寫的《邁向創新式成
《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發布
12月1日,正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五屆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天府論壇”(下稱:“天府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首次發布了《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報告。 報告以全球19個國家的32個科技創新中心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影響4個一
用科技創新激活“社會創新”
創新惠民是兩會的老話題了,其魅力在于常議常新,每年都能看到新進展,每年都可以有新期待。 總體講,科技創新惠及民生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直接途徑,比如研發新藥品,幫助人們消除病痛;一條是間接途徑,科技創新提供技術平臺和手段,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社會創新”,尋求解決就業、教育、醫療、扶貧和慈善等民
“論道”新材料科技創新——“學科引領 科技創新”
11月27日,2022年材料學科建設與學術前沿論壇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論壇以“學科引領 科技創新”為主題,來自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話材料學科建設發展與學術前沿進展,共同助力功能新材料行業新發展。 “我們正處于科學與技術大發展、大交叉、大融合的時代,材料學科不斷向縱深拓展,交叉學科
英國加快資助創新醫學研究 將具有獨創性的研究產業化
英國大學與科學國務大臣喬·約翰遜15日宣布,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將加速資助創新醫學研究——向大學提供總額為2320萬英鎊的資助獎,以幫助其將具有獨創性的研究產業化,惠及廣大患者。 此筆費用主要資助由MRC設立、旨在針對特定創新需求的三類創新研究活動。其中,總額為1160萬英鎊的“
白春禮:以黨建創新驅動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在推進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由創新來驅動,那么創新由什么來驅動?換言之,創新的動力來自哪里?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好奇心驅動,也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