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抽提出的化合物,統稱脂類。脂類包括油脂(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固醇類)。對脂類的理解,主要有2個方向:1、食物中的脂類:醫學、營養學、運動與健康領域較關注,主要是考慮飲食與人類/動物疾病的關聯;2、人體/動植物體內的脂類:生理學、病理學關注,主要是研究它們在生理/病理狀態下,脂類起到何種作用。脂類是油、脂肪、類脂的總稱。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脂肪,一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而把常溫下是固體的稱作脂肪.脂類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之一,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是產能的三大營養素,在供給人體能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脂類也是人體細胞組織的組成成分,如細胞膜、神經髓鞘都必須有脂類參與。......閱讀全文
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抽提出的化合物,統稱脂類。脂類包括油脂(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固醇類)。對脂類的理解,主要有2個方向:1、食物中的脂類:醫學、營養學、運動與健康領域較關注,主要是考慮飲食與人類/動物疾病的關聯;2、人體/動植物體內的脂類:生理學、病理學關注,主要是研究它
1.油脂油脂(Fat)即甘油三酯或稱之為脂酰甘油(triacylglycerol),是油和脂肪的統稱。一般將常溫下呈液態的油脂稱為油,而將其呈固態時稱為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脫水合成而形成的。脂肪酸的羧基中的—OH 與甘油羥基中的—H 結合而失去一分子水,于是甘油與脂肪酸之間形成酯鍵,變成了脂肪
脂質(Lipids)又稱脂類,是脂肪及類脂的總稱,這是一類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劑(醇、醚、氯仿、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并能為機體利用的重要有機化合物。脂質包括的范圍廣泛,其分類方法亦有多種。通常根據脂質的主要組成成分分為:簡單脂質、復合脂質、衍生脂質、不皂化脂類。脂質包括多種多樣的分子,其特點是主
正常人一般每日每人從食物中消化的脂類,其中甘油三脂占到90%以上,除此以外還有少量的磷脂、膽固醇及其酯和一些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食物中的脂類在成人口腔和胃中不能被消化,這是由于口腔中沒有消化脂類的酶,胃中雖有少量脂肪酶,但此酶只有在中性PH值時才有活性,因此在正常胃液
正常人一般每日每人從食物中消化的脂類,其中甘油三脂占到90%以上,除此以外還有少量的磷脂、膽固醇及其酯和一些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食物中的脂類在成人口腔和胃中不能被消化,這是由于口腔中沒有消化脂類的酶,胃中雖有少量脂肪酶,但此酶只有在中性PH值時才有活性,因此在正常胃液中此
中文名稱脂加氧酶英文名稱lipoxygenase;LOX定 義編號:EC 1.13.11.12。催化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成氫過氧化酯酸,底物為亞油酸的酶。存在于白細胞、肥大細胞、肺細胞和血小板中,還包括花生四烯酸12-脂加氧酶(EC 1.13.11.31)、花生四烯酸15-脂加氧酶(EC 1.13.
解旋酶是一類解開氫鍵的酶,而不是一種酶,由水解ATP供給能量來解開DNA的酶。它們常常依賴于單鏈的存在,并能識別復制叉的單鏈結構。一般在DNA或RNA復制過程中起到催化雙鏈DNA或RNA解旋的作用。與解鏈有關的酶和蛋白質包括:1.單鏈結合蛋白2.解旋酶 3.拓撲異構酶Ⅰ 4.拓撲異構酶Ⅱ。在細菌中類
能量儲存 是能量儲存的最佳方式,如動物、油料種子的甘油三酯。通過如下數據對照,可以得出結論: 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比較(糖類、脂類) 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 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 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
由于食品的種類不同,其中脂肪含量及其存在形式也不相同,測定脂肪的方法也就不同。 常用的測定方法有: (1)索式提取法 (2)巴布科克法 (3)益勒式法 (4)羅斯-哥特里法(5)酸分解法 過去測定脂肪普遍采用的是索式提取法,這種方法至今仍被認為是測定多種食品脂類含量的代表性的方
能量儲存是能量儲存的最佳方式,如動物、油料種子的甘油三酯。通過如下數據對照,可以得出結論: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比較(糖類、脂類)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很多減肥/瘦身原理、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