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杜陵唐苑移植的古槐,一級古樹,約植于漢代,移栽后元氣大傷。 已經出版的“中國樹木文化圖考系列”叢書。 黃帝手植柏,胸徑3.5米,樹齡5000年,傳為黃帝手植。 越是關系親密的東西,往往越容易被忽略。 作為整個地球生命圈層基礎的植物,似乎就是如此。 你可知道:大豆是古代祭祀祖先和天地的必需品,盛放豆子的容器是古代禮制中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你可知道:山東泰山中天門的“五大夫松”親歷了人類歷史上為樹封官規制的創立?北京城潭柘寺的“帝王樹”見證了多少朝代的更迭? 挖掘植物背后的文化故事,搶救古樹名木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中科院植物所博士馮廣平研究團隊,所樂此不疲的植物文化研究,意即在此。 專家點評 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中科院院士洪德元:我國在認識和使用植物方面有著漫長的歷史,以植物為載體的文化元素和文化事件浩如煙海,不可勝計,挖掘植物背后的文化故事,也是未來植物科學研......閱讀全文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院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強調“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我們注意到,您最近主持翻譯了《創造力危機——重塑科學以釋放潛能》一書,這本書聚焦“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第三篇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力爭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第八章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堅持鼓勵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
4月10日,《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聯絡員、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司長黃慶,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呂志華,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王志成,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巡視員吳寧燕出席新聞發
二、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2030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力爭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這份意見從人才培養、內涵建設、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對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指導,對引導高校“雙一流”建設意義重大。 這也是繼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后,又一份高校“
①專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考察枸杞、葡萄發展情況 ②陜西灃東新區的智慧農業園區張行勇攝 專家在改良的渭河灘萬畝鹽堿地考察牧草收獲情況,研究制定利用牧草產業改良鹽堿地提升方案。張行勇攝■楊星科 馬 齊 陳志杰 張立新 張行勇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和必然過程,是一個國家現代化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熱點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入選理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一直是近幾年來學術界關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2014年的研討主要聚焦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上,相關的研究大致從以下幾方面展開: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解析,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綜合國力的日臻強盛,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整體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嶄新的氣象。伴隨著來自國內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說,我國的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一種“新常態”。 那么,這種新常態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對這種“新常態”,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科
河北北方學院院長張力:讓科技創新更好服務地方經濟 “在一定時期內,一所大學的超常發展是必要的,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應該說,這種急速的擴張是暫時的,是特殊時期的特殊做法,而內涵發展,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學科才是長期的,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 近日,河北北方學院黨委書記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王志珍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曾在德國、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做過訪問學者或訪問教授。一直以來,她對中國的學術和教育環境比較關注,進行過較多的思考探討。因此,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組織“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專刊之初,即向王志珍院士
探尋生命科學資助與管理的最佳模式——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杜生明 基礎研究有兩個特點,一是長期性,二是要有很好的積累才能取得好的成果。3年完成一個項目,不太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們鼓勵科學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比如10年,瞄準一個重要的科學方向不
摘 要:根據食品藥品檢驗系統承擔的任務與面臨的新機遇,本系統必須重視并處理好兩個方面的矛盾,即人才配置與學科建設。人才是基礎,學科是保障,本課題通過對食品藥品檢驗系統開展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論證,提出了從建立學科帶頭人制度、推進實驗室建設、加強與高校科研合作、優化學科設置和各級食品藥品檢驗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郭英劍 當今社會,是個注重科學技術而輕視人文的社會。這樣的時代特征就是科學成為主導,而人文被嚴重邊緣化。科學技術與人文 科學在拉丁文里意為“知識”(knowledge),是對宇宙作出解釋與預測的知識。在現代社會早期,科學與哲學兩個詞緊密相關,甚至有時可以互用。 最寬泛意義上的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國科協《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科協關于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強科協系統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工作,中國科協在認真研究國家經濟社會與科技事業
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技術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經過長期進化,生物形成了優異的功能和完美的結構,蜘蛛和蠶能吐出高彈性的絲,荷葉出淤泥而不染,飛鳥骨骼系統具有質量輕、強度大的構造形態……自然界的奇妙創造,對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來說,是研發新材料的“靈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基礎研究作為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科技進步的先導,是自主創新的源泉。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礎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發展的后勁。”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