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生物識別產業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10月30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識別產業創新論壇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召開,來自生物識別領域企業界、學術界以及政府部門、用戶單位、金融投資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論壇。本次論壇由生物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中科院自動化所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論壇的協辦和合作單位。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智能化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創新”,與會代表深入交流和探討指紋、人臉、虹膜、掌紋、靜脈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智能安防、智能手機、智能銀行、智能通關等領域的新產品、新應用和新思路。 聯盟理事長、中科院院士譚鐵牛指出,智能化時代為生物識別創造了無處不在的機遇,生物特征為智能設備、智能網絡、智能服務提供自動精準的身份標識,但是智能化時代以人為中心,崇尚“便捷、高效、安全、私密”,對生物識別易用性、精確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具挑戰的需求,現有的生物識別技術發展水......閱讀全文
第三屆中國生物識別產業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10月30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識別產業創新論壇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召開,來自生物識別領域企業界、學術界以及政府部門、用戶單位、金融投資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論壇。本次論壇由生物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中科院自動化所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和北
生物的手性識別原理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質屬性之一,自然界及生命體中蘊藏著大量的手性分子,作為生命活動重要基礎的許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和核酸等基本均有手性。手性的研究在生命科學、制藥以及食品科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左手性的薄荷腦具有獨特的香味,而右手性的卻幾乎沒有:“味精”是左手性的谷氨酸,而右手性的沒有鮮味。手性藥物
生物識別技術究竟哪種強
指紋識別是人類掌握較早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臉部識別、聲音識別、靜脈識別、瞳仁識別……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碟中諜》等大片中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今已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使用、上班打卡考勤、銀行開戶取款、學歷職稱等考試的身份認證,這一系列的事項都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技
生物標記物:識別腫瘤侵襲
早期結腸癌患者將來可以從特定額基因測試中獲益,并幫助他們在化療方面做出正確的決定。其中兩種生物標記物是MACC1基因,高水平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腫瘤的轉移,以及一種有缺陷的DNA不匹配修復(dMMR)系統,它在腫瘤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患有dMMR腫瘤和低MACC1基因活性的患者的預期壽命更長。
生物樣本庫的識別跟蹤
a) 提取、分裝后的樣本應能通過信息系統追溯到原始樣本并與其信息相關聯; b) 每份樣本在信息系統中應有且僅有唯一一個或者一組識別符號(數字或條形碼); c)樣本從采集到處理、儲存、配送運輸、使用后剩余返回重新儲存等的全過程都應被有效記錄; d) 生物樣本的轉移應被及時記錄,信息系統能追溯
生物識別技術“解鎖”姿勢大升級
你能想象,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 以前,在科幻電影中,生物識別技術出現頻率很高,如利用虹膜確認身份等。如今,這種想象中的場景正變為現實,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日益廣泛。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金融支付、機場通關,生物識別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普及,升級著各種“解鎖”姿勢,給生
《科學》聚焦中國生物特征識別研究
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在目錄頁以首要位置圖片導讀的方式,刊登了題為《中國聚焦生物特征識別》的文章,介紹了中國在生物特征識別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進展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取得的成績。 該文介紹了中科院自動化所李子青團隊在面向公共安全的海量視頻數據分析上的研究和應用——海量視頻分析研判系統,以及
干掉密碼:走生物識別技術之路
我打開瀏覽器,試圖登錄GoDaddy.com去給我的域名續費,卻死活也記不起我的密碼——我有五組常用的密碼,其中一組用來登錄無關緊要的新聞網站或論壇,一組是社交網站通用密碼,兩組用來覆蓋金融與支付業務,還有一組是谷歌相關專用。我嘗試了前三種,沒成功,系統跳出提示:您的賬號已被鎖定,請稍后再試。
生物識別技術: 領跑信息安全時代
生物識別技術因其安全、便捷等優勢近年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利用生物識別技術收集在數據庫中的信息,卻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能否保證這些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被復制和濫用就成為影響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人們的生活高度信息化,一個突出特征就是人們高度依賴由互聯
Sophia Genetics生物平臺與安捷倫并肩幫助癌癥生物識別
Sophia Genetics 表示,它正在將其 DDM 生物信息學平臺與安捷倫科技最近發布的 SureSelect 癌癥綜合基因組分析 (CGP) 檢測試劑盒進行整合。 通過將 Sophia 的分析與安捷倫的目標富集和下一代基于測序的分析技術相結合,兩家公司希望這種合作關系將幫助癌癥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