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地球科學部!基金委征集這一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一、重大項目定位 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充分發揮支撐與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 二、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重大項目立項領域條件 1. 領域建議應符合新時期地球科學部的“宜居地球”發展戰略(面向“深海-深地-深空-地球系統”以及優先資助領域的“四梁八柱”頂層設計),具有組織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其中,優先資助領域請參閱《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地球科學部重點項目部分。 2. 所凝練的關鍵科學問題具有基礎性和前瞻性,科學目標明確、集中,學科交叉性強。 3. 國內具備較好的研究工作積累和研究條件,研究隊伍優勢明......閱讀全文
基金委公布地球科學部立項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清單
關于公布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立項的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清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實施方案(試行)》的有關規定,地球科學部將2022年度立項的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相關信息公布如下:項目名稱亞類說明負責人依托單位直接費用推薦人1推薦人2中國區域地震學參考模型專家推薦類原創探索計劃
基金委征集地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立項建議
關于征集2016年度地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立項建議的通告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建議。 重大項目要把握科學前沿,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需要,重點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科
基金委征集地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立項建議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建議。 重大項目要把握科學前沿,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需要,重點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科學問題,組織學科交叉研究和多學科綜合研究,進一步提升源頭創新能力。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羌塘盆地演化專項項目專家名單
關于公布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專項項目“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應”專家名單的通告 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專項項目“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應”評審組名單公布如下: 陳漢林,符力耘,胡祥云,胡修棉,劉全有,劉伊克,石穎,騰格爾,肖文交 ,張昌民,張水昌 公布時間:2023年1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公布一批評審組名單
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預申請審查會和評審會名單公布如下: 曾令森,常進,車慧正,單新建,樊軍輝,費建芳,馮瓏瓏,付永碩,高原,黃清華,李新,林雋,劉財,劉良云,繆馳遠,潘永信,秦禮萍,宋述光,王林,王小萍,肖伏良,徐義賢,楊振宇,葉為民,袁運斌,張拴宏,張瑤,張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發布第2期專項項目申請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優化地球科學前沿布局,地球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2年度第2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一、定位、資助范圍 本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用于資助與地球科學發展相關的戰略與管理研究和學術交流,包括以下3種類型: 1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2020年學科評審組會議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0年度學科評審組會議專家名單公布如下: 白娥、邊少鋒、曹杰、曹晉濱、曹俊興、曹小曙、曹心德、曾令森、陳保冬、陳斌、陳海山、陳漢林、陳建民、陳踐發、陳克龍、陳寧生、陳天宇、程昊、程旭華、仇方道、春喜、代世峰、鄧曉華、丁愛軍、董文杰、董志軍、杜清運、杜云艷、樊杰、
基金委公布地球科學部專項項目第2期評審組名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第2期評審組名單公布如下: 成里京,代世峰,郭華明,李忠海,倪喜軍,裴韜,王小萍,楊志明,趙傳峰,周偉奇 公布時間:2022年12月19日至2022年12月26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地球科學部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公布杰青等兩項目評審組名單
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組名單公布如下: 邊少鋒,曹杰,陳利頂,陳耀,陳鷹,程海,代世峰,鄧曉華,馮新斌,葛茂發,宮輝力,黃建,賈永鋒,姜明,金章東,李家彪,李文昌,李延河,劉全有,劉曉春,呂慶田,彭新華 ,喬方利,邱楠生,宋君強,王赤,王桂華,王震宇,吳立新,吳慶舉,伍法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專項項目第2期評審組名單公布
關于公布2021年度地球科學部專項項目(科技活動)第2期評審組名單的公告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1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第2期評審組名單公布如下:成里京 程昌秀 郭華明 李曉明 劉歡 劉學炎 裴軍令 祁生文 張寶秀 周元澤 鄒永廖(以姓氏拼音為序)公布時間:2021年11月30日至202
地球科學要“上天”了?!
“幾十年前的青藏高原科考,靠的是科學家手腳并用地爬;現在科學家帶無人機過去;未來,人可能都不用去,就能開展科考工作。”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施建成所描述的這番情景聽起來很“科幻”,但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切或將成為現實。 11月14日,第一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
事關地球科學部!基金委征集這一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一、重大項目定位 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
美國新財年地球科學預算分析
在美國政府建議的2011財年經費預算計劃中,與地球科學相關的政府機構主要有美國能源部、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本文對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報告中上述4個部門涉及地球科學項目的經費預算增減情況進行了分析。 在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中,
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地球科學部2018年度評審會在京召開
? ? ? ? ? ? 2018年7月17-2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2018年度重點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第三十三次會議、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NSFC-UNEP合作研究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在京召開。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出席會議,會議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8年評審會議圓滿結束
2018年7月17-2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2018年度重點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第三十三次會議、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NSFC-UNEP合作研究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在京召開。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出席會議,會議由地球科學部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
“面向國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與對策”評審會召開
2021年9月15-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面向國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與對策”專項項目評審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管理科學部共同主辦。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地球科學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主持開幕式。 侯增
我國成功發射廣目地球科學衛星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5日10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廣目地球科學衛星(又稱“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95次飛行。
歐洲地球科學任務選定森林測量衛星
“生物量”探測器 這看起來合乎情理,歐洲下一步的地球觀測科學任務將獲得批準,從而建造一個名為“生物量”的探測器,該探測器將能夠在前所未有的范圍和準確度上測量地球森林的碳含量。“生物量”是歐洲空間局(ESA)地球科學咨詢委員會的3個候選任務之一,該委員會曾于上個月在奧地利格拉茨召開的一個研討會上
激光粒度儀游刃地球科學研究
? ? 愛爾蘭Trinity College Dublin自然科學學院使用馬爾文儀器公司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儀進行地球科學研究.由于其強大的多功能特性,Mastersizer 2000型粒度分析儀已經成為了多個研究小組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涉及的項目從海底沉積物的粒子篩選到
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在武漢成立
為加強地球科學領域世界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IUCES)11月6日在武漢成立,首批成員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等7個國家的11所大學。 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將致力于長期、持續、穩定的合作,著力構建5個方面的合作機制,建立地球科學教育發展國際
《自然—地球科學》:月球水大多來自彗星
? 美國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月球上的大部分水來自彗星。在月球形成初期,彗星曾撞擊月球表面并為其“送水”。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月球是一個干燥無水的星球。直到2009年10月,美國航天局的“半人馬座”火箭、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相繼撞擊月球南極附近的凱布斯坑后,才得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
國家基金委發文:斥資3000萬元! 用于科研項目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深時地球科學知識圖譜與知識演化研究項目指南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戰略部署,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推動學科交叉,積極應對科學研究范式變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擬資助“深時地
剛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一份重要項目申報指南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深時地球科學知識圖譜與知識演化研究項目指南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戰略部署,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推動學科交叉,積極應對科學研究范式變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擬資助“深時地
國自然地球科學部: “1+4要點”助力評審更有針對性
地球科學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2020 年度評審會現場 2020年,地球科學部在項目受理、評審、資助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基金深化改革精神,結合地球科學特點,進一步完善評審機制,堅持尊重規律、問題導向、客觀公正,項目評審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在人才類項目評審中,地球科學部提出評審“1+4要點”
激光粒度儀應用于地球科學研究
? ?愛爾蘭TrinityCollegeDublin自然科學學院使用馬爾文儀器公司的M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儀進行地球科學研究。由于其強大的多功能特性,Mastersizer2000型粒度分析儀已經成為了多個研究小組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涉及的項目從海底沉積物的粒子篩選到暴雨排水的研
國內唯一計算地球科學獎頒發
第三屆“清華大學—浪潮集團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基金”頒獎典禮近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陳仁升、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的鮑穎、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張鳳、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的黃小猛等獲“青年人才獎”。 據悉,這是國內計算地球科學領域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人才
中微子實驗將有助解決地球科學難題
“江門中微子實驗獲得的數據將精確地反映地球內部鈾和釷的含量及它們的比例,有助于地學家進一步研究地球演化模型。”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在22日—23日召開的“華南大陸邊緣地球科學—中微子科學交叉國際研討會”上如是說。 來自國內外的60多位地學專家和研究生齊聚高能所,與粒子物理學家一起探討這個
2018年第2期 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申請的通知
為加強地球科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促進本領域國際(地區)合作交流和科技人才培養,地球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18年度第2期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一、定位、資助范圍。 ? 應急管理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用于資助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展相關的戰
國家杰青、優青評選!國自委正式公布評審專家名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相繼公布一批項目評審專家名單,涉及數學物理科學部、地球科學部、信息科學部、管理科學部等多個部門的杰青、優青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數學物理科學部 地球科學部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6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發布《關于公布地球科學部
2021年度地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征集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一、相關背景 (一)新時代科學基金資助導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文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18年以來,形成了基于科學問題四類屬性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