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檢查
1、尿化驗:除程度不一的蛋白尿外,尿沉渣可見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特別是紅細胞管型,此少見于與本癥臨床相似的急性腎小管壞死和間質性腎炎。 2、血常規:常見明顯貧血,血紅蛋白常低于90g/L,屬正色素性、正細胞性貧血。在周緣血片中有時見少數裂紅細胞(schistocyte),提示有一定程度的溶血。常有輕至中度血小板減少。 3、腎功能:明顯減退;常低至正常的50%以下,故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增高。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者可發生高鉀血癥。如患兒能繼續進食和攝水者則常有低鈉血癥。常有酸中毒。由于GFR下降而血磷增高,及血鈣偏低。如病程較長、已發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則血鈣也可正常,游離鈣一般正常。臨床呈腎病綜合征者還有相應的血化學改變(即血漿白蛋白下降,血脂增高)。 4、免疫球蛋白 IgG、IgM增高:狼瘡、系統性血管炎、感染后腎炎。IgE升高:Churg-strauss綜合征(CSS)。異型免疫球蛋白(常為IgM):原發......閱讀全文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檢查
1、尿化驗:除程度不一的蛋白尿外,尿沉渣可見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特別是紅細胞管型,此少見于與本癥臨床相似的急性腎小管壞死和間質性腎炎。 2、血常規:常見明顯貧血,血紅蛋白常低于90g/L,屬正色素性、正細胞性貧血。在周緣血片中有時見少數裂紅細胞(schistocyte),提示有
急進性腎炎的檢查化驗
1.突出表現是血尿素氮及肌酐呈持續性增高,內生肝酐清除率明顯降低,不同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及高血鉀,血鈣一般正常,血磷也在正常范圍,始終鏡下血尿,尿FDP多高于正常。 2.血清補體水平正常,常伴有冷球蛋白血癥。 3.血常規主要有貧血表現。 4.血液免疫學檢查:Ⅰ型患者可檢出抗腎小球基膜抗體;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概述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指在腎炎綜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基礎上短期內出現急進性腎炎綜合癥少尿、無尿,腎功能急驟下降的一組臨床癥候群。病理改變特征為腎小球內新月體形成,又名新月體性腎炎。我國目前采用的新月體性腎炎的診斷標準為腎穿刺標本中50%以上的腎小球有大新月體(新月體占腎小囊面積50%以上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鑒別
RPGN為一臨床綜合征,病因不同其預后及治療也有所不同,因此除與其他臨床綜合征相鑒別,還需對其病因作鑒別診斷。 1、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 起病情況二者可相似。但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PSAGN)多有明確的鏈球菌前驅感染史,自前驅感染至腎炎發病期間常有1~3周的無癥狀間歇期,雖起病后初期也可有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本病有多種病因。一般將有腎外表現者或明確原發病者稱為繼發性急進性腎炎,如繼發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偶有繼發于某些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及膜性腎病患者。病因不明者則稱為原發性急進性腎炎,這類疾病是此處描述的重點。原發性急進性腎炎約半數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驅感染史,其中少數
急進性腎炎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根據腎實質損害(表現為血尿、蛋白尿)、腎功能3個月內急劇惡化,且常伴少尿乃至無尿者可診為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診為RPGN者應再根據全身伴隨癥狀并參考必要的實驗室所見,區別其屬原發或繼發性者。為明確免疫病理類型、病變嚴重程度以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近年傾向于在無腎穿禁忌的情況下可行腎活檢。 主
急進性腎炎的概述
急進性腎炎為急性快速進展性腎小球腎炎(acute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APG)的簡稱。它起病急驟,可在數日數周或數月內腎功能急劇惡化,以少尿(無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為多見。
急進性腎炎的病因
引起急進性腎炎的有下列疾病 (一)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1.原發性彌漫性新月體腎炎 (1)Ⅰ型:IgG線性沉積(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介導) (2)Ⅱ型:IgG顆粒樣沉積(免疫復合物介導) (3)Ⅲ型:少或無Ig的沉積(缺乏免疫反應) (4)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ANCA)誘發(血管炎) 2
急進性腎炎的檢查化驗及鑒別診斷
檢查化驗 1.突出表現是血尿素氮及肌酐呈持續性增高,內生肝酐清除率明顯降低,不同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及高血鉀,血鈣一般正常,血磷也在正常范圍,始終鏡下血尿,尿FDP多高于正常。 2.血清補體水平正常,常伴有冷球蛋白血癥。 3.血常規主要有貧血表現。 4.血液免疫學檢查:Ⅰ型患者可檢出抗腎小
急進性腎炎的發病機理
(一)光學顯微鏡檢查所見 傳統看法是早期腎小囊內有大量壁層和臟層上皮細胞增殖(以壁層上皮細胞為主),增殖的上皮細胞在囊腔重疊成層,形成上皮細胞性新月體或呈環形包繞整個腎小囊壁層稱環狀體。有人認為在發病的幾天內就可有新月體形成,增殖的上皮細胞之間可見纖維蛋白多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紅細胞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