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哆素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類、全谷類產品(特別是小麥)、蔬菜和堅果類中含量較高。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維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各種食物中每100g可食部份含維生素B6量如下:酵母粉3.67mg,脫脂米糠2.91mg,白米2.79mg,胡麻粕1.25mg,吉士0.8~0.04mg,胡蘿卜0.7mg,魚類0.45mg,全麥抽取物0.4~0.7mg,肉類0.3~0.08mg,牛奶0.3~0.03mg,蛋0.25mg,菠菜0.22mg,甘藷0.14~0.23mg,豌豆0.16mg,黃豆0.1mg,橘子0.05mg。......閱讀全文
吡哆素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類、全谷類產品(特別是小麥)、蔬菜和堅果類中含量較高。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維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吡哆素的藥物說明
片劑:每片10mg。注射液;每支25mg(1ml);50mg(1ml);100mg(2ml)。霜劑:每支含12mg。維生素B6緩釋片:每片50mg。一次50mg,一日1~2次。復合維生素B片:每片含B1?3mg,B2?1.5mg,B6?0.2mg,煙酰胺10mg。每次服1~2片,1日3次。復合維生素
吡哆素缺乏的癥狀
維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體的血液、肌肉、神經、皮膚等。功能有抗體的合成、消化系統中胃酸的制造、脂肪與蛋白質利用(尤其在減肥時應補充)、維持鈉/鉀平衡(穩定神經系統)。缺乏維生素B6的通癥,一般缺乏時會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嘔吐、下痢等毛病。嚴重缺乏會有粉刺、貧血、關節炎、小孩痙攣、憂郁、頭痛
吡哆素的發現歷史
在19世紀時,糙皮病(pellagra)除發現因煙堿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發現另一種維生素在飼料中缺乏時,也會引起小老鼠誘發糙皮病。匈牙利科學家Gyorgy在1934年發現維生素B6,但直到1939年其化學結構才被確定并實現了人工合成。
吡哆素的藥典要求
該品為6-甲基-5-羥基-3,4吡啶二甲醇鹽酸鹽,按干燥晶計量,含C8H11NO3 · HCl應為98.0%-102.0%性狀?該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苦,遇光漸變質。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酸度?取該品1.0g,加水20ml使溶解,測得PH應為2.
吡哆素的生理作用
維生素B6群很快地會被轉化成輔脢pyridoxal phosphate 與pyridoxamine phosphate,此兩種脢與蛋白質的代謝關系很密切,pyridoxal phosphate是下列脢的置換物質:氨基酸代謝時胺基轉移所需,尤其對甲硫氨基、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代謝時的脫羧基(=C
吡哆素的化學組成
維生素B6是泛指比哆類物質的通稱,因含有維生素B6活性的物質即是屬于比哆醇(pyridoxine),但有此功能者有三種化學形式:⑴吡哆醇(pyridoxol),⑵吡哆醛(pyridoxal),⑶吡哆胺(pyridoxamine)。其分子式分別為吡哆醇(C8H11NO3),⑵吡哆醛(C8H9NO3),
吡哆素的功能特點
維生素B6(Vitamin B6)又稱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體內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遇光或堿易破壞,不耐高溫。1936年定名為維生素B6。維生素B6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穩定,在堿液中易破壞,吡哆醇耐熱,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溫。維生素B6在酵母菌、
吡哆素的運輸與代謝
PN運輸至小腸粘膜并到血流中,也可在腸粘膜中合成PNP,約為劑量30.6%,血流中PN可擴散到肌肉中,然后磷酸化約占劑量的10.4%~15.7%。在人體給以PN后,血漿PL可以增加12倍,血漿中PLP雖占血漿中維生素B6的60%,但與蛋白相結合,不易為其他細胞所利用。血漿中PL與白蛋白結合不牢固,為
吡哆素的消化與吸收
食物中維生素B6為PLP、PMP、PN在小腸腔內必須由非特異性磷解酶(nospecific phosphoh Ydrolase)分解PLP、PMP為PL,PM。吸收形式為PL、PM及PN。在人體觀察中,給予饑餓的人以PN、PL、PM,在給予PN后0.5~3h達到高峰,劑量小(0.5~4mg)時,血漿
吡哆素的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一種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B族維生素。在酸液中穩定,在堿液中易破壞,吡哆醇耐熱,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溫。
吡哆素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維生素B6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及乙醇。[分子式1]《中國藥典》C8H11NO3 · HCl[分子式2] 常用分子式?C8H10NO5P[分子式3] 吡哆醇 C8H11NO3[分子式4] 吡哆醛 C8H9NO3[分子式5] 吡哆胺 C8H12N2O2【CAS號】 65-23-6【EINEC
吡哆素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應用范圍:該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維生素B6(C8H10NO5P)的含量。該方法適用于維生素B6。方法原理:供試品制成流動相溶液,進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離,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291nm處檢測維生素B6吸收值,計算出其含量。試劑:1. 甲醇2. 0.04%戊烷磺酸鈉溶液(用冰醋酸調節p
番茄紅素的食物來源
哺乳動物不能自行合成番茄紅素,必須從蔬菜和水果中獲得。番茄紅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和番石榴等食物中。番茄紅素在番茄中的含量隨品種和成熟度的不同而異。成熟度越高,其番茄紅素含量亦越高。新鮮成熟番茄中番茄紅素含量一般為31~37mg/kg,常食用番茄汁/醬中番茄紅素含量按濃度和制作方法不同約為9
生物素的食物來源
在牛奶、牛肝、蛋黃、動物腎臟、草莓、柚子、葡萄等水果、瘦肉、糙米、啤酒、小麥中都含有生物素。在復合維生素B和多種維生素的制劑中,通常都含有維生素H。富含該維生素的美食:芥末雙脆、蟹肉西蘭花、芥茉菠菜、魚香腰花、油燜鱔魚、素炒三絲、蛋黃南瓜、芒果柳橙蘋果汁、胡蘿卜燉羊肉、松花淡菜粥、清燉蘿卜牛肉、銀杞
生物素的食物來源
在牛奶、牛肝、蛋黃、動物腎臟、草莓、柚子、葡萄等水果、瘦肉、糙米、啤酒、小麥中都含有生物素。在復合維生素B和多種維生素的制劑中,通常都含有維生素H。富含該維生素的美食:芥末雙脆、 蟹肉西蘭花、芥茉菠菜、魚香腰花、油燜鱔魚、素炒三絲、蛋黃南瓜、芒果柳橙蘋果汁、胡蘿卜燉羊肉、松花淡菜粥、清燉蘿卜牛肉、銀
維生素B1的食物來源
VB1來源主要有幾方面,一是糧谷類、豆類、硬果和干酵母中含量比較豐富,因此糙米和帶麩皮的面粉比精白米中VB1含量高;二是在動物的內臟如肝、腎、瘦肉和蛋黃中含有VB1;三是有些蔬菜如芹菜和紫菜等均有不同含量的VB1。
維生素B5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5在食物中幾乎無所不在,它以游離或結合形式存在于所有動物和植物細胞中。其中,富含維生素B5的食物有動物內臟、牛肉、豬肉、未經精加工的谷類、豆類、堅果、啤酒酵母、蜂王漿、蘑菇、綠葉蔬菜等。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介紹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容易消化和吸收,被排出的量隨體內的需要以及可能隨蛋白質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減;它不會蓄積在體內,所以時常要以食物或營養補品來補充。廣泛存在于酵母、肝、腎、蛋、奶、大豆等中。 維生素B2在各類食品中廣泛存在,但通常動物性食品中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如各種動物的肝臟、腎臟、
吡哆醛的食物來源
吡哆醛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類、全谷類產品(特別是小麥)、蔬菜和堅果類中含量較高。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吡哆醛的生物利用率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各種食物中
七大營養素的食物來源介紹
水此外,指南中還建議要少量多次飲水,早晨起床后可空腹喝一杯水;自來水、純凈水、礦泉水、天然水等可以作為良好的飲用水來源;不宜飲用生水、蒸鍋水;合理飲茶;合理選擇飲料,切忌飲用過量的含糖飲料。?蛋白質主要來源是植物蛋白(花生、米、大豆、面)、動物蛋白(瘦肉、奶、魚、蛋)。動物性食品蛋白質中,畜、禽、肉
關于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介紹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類、全谷類產品(特別是小麥)、蔬菜和堅果類中含量較高。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維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懶氨酸的食物來源
賴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成分之一,一般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都含有賴氨酸,富含賴氨酸的食物為動物性食物(如畜禽類的瘦肉、魚、蝦、蟹、貝類、蛋類和乳制品)、豆類(包括大豆、雜豆及其制品)。此外,杏仁、榛子、花生仁、南瓜子仁等堅果中賴氨酸含量也比較多。谷類食物中賴氨酸含量很低,且易在加工過程中被破壞,因此是谷類
磷脂質的食物來源
磷脂存在于所有動、植物的細胞內。在植物中則主要分布在種子、堅果及谷物中。雞蛋黃和大豆中含有豐富的磷脂。其他植物如玉米、棉籽、菜籽、花生、葵花籽中含有一定量磷脂,不少的研究報道,只是由于含量相對較低,且在國外的油料加工中規模不及大豆,作為副產品就比較少見。
懶氨酸的食物來源
賴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成分之一,一般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都含有賴氨酸,富含賴氨酸的食物為動物性食物(如畜禽類的瘦肉、魚、蝦、蟹、貝類、蛋類和乳制品)、豆類(包括大豆、雜豆及其制品)。此外,杏仁、榛子、花生仁、南瓜子仁等堅果中賴氨酸含量也比較多。谷類食物中賴氨酸含量很低,且易在加工過程中被破壞,因此是谷類
吡哆醛的食物來源介紹
吡哆醛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類、全谷類產品(特別是小麥)、蔬菜和堅果類中含量較高。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吡哆醛的生物利用率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各
煙酸的食物來源列表
煙酸在動物肝腎、牛奶、雞蛋、糠麩及新鮮蔬菜中含量較多。?
核黃素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容易消化和吸收,被排出的量隨體內的需要以及可能隨蛋白質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減;它不會蓄積在體內,所以時常要以食物或營養補品來補充。廣泛存在于酵母、肝、腎、蛋、奶、大豆等中。維生素B2在各類食品中廣泛存在,但通常動物性食品中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如各種動物的肝臟、腎臟、心臟、蛋
腺嘌呤的食物來源
含維生素B4比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臟、肉類、豆制品、蝦、沙丁魚、蠔、菠菜、黑木耳、魷魚、蘑菇等。由于維生素B4耐熱,在加工和烹調過程中損失較少,干燥環境下長時間貯存,食物中維生素B4的含量幾乎無變化。?在多數B族維生素中可以進行額外補充。
植物固醇的食物來源
據測定,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植物固醇,但含量較高的是植物油類、豆類、堅果類等,雖說谷類、水果、蔬菜中植物固醇含量相對較低,但由于日常食用量較大,也為人類提供了不少植物固醇。?谷類谷類在谷類食物中,面粉中植物固醇的含量遠高于大米,每100克小麥面粉中植物固醇含量平均為59毫克。加工越精細,植物固醇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