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大氣環境智慧監測與防治”階段性成果展示研討會上,河北省保定中康韋爾環境研究所展示了自主研發的大氣環境智慧監測與防治系統。據了解,該系統以“環境云中心”為依托,包括大環境監測、微環境治理、京津冀協同創新平臺3部分。其中,大環境監測通過空氣質量監測中心與智能監測設備實現對企業偷排偷放的監測;微環境治理通過手機APP健康出行軟件與室內空氣凈化產品指導人居健康生活;京津冀協同創新平臺通過與三地科研機構、高校及IBM公司的深度合作,為霧霾治理提供智慧方案。 ......閱讀全文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在4月1日召開的全國環境監測現場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公布了第一階段9個城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的初步成果,以及導致9城市大氣污染和霧霾的元兇分別是什么。這一消息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注,同時人們希望更多地了解源解析工作是怎樣開展的?如何能鎖定大氣污染和霧霾的元兇?源解析研究成果對治理
——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編者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8日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報今日特刊登新聞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方案,VOCs污染排放對大氣環境影響突出。VOCs是形成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體物,對氣候變化也有影響。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O3前體物、PM2.5前體物、惡臭物質及高毒害物質。現附全文如下: 關于印
自年初IFCE總裁何平博士指出濕法脫硫是導致大面積霧霾的主要原因后,不少學者和研究人員進行了的調查和論證,從不同角度確認了我們的觀點。今年9月24日,《科學與管理》發表山東科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研究員長期跟蹤研究的成果,從基于PM2.5大數據、霾和霧天數的歷史氣象數據和實驗數據,以無可爭辯的
2016年已經離去。回顧這一年,大氣治理依舊是舉國上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重拳治理大氣霧霾。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016年年初就到北京市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在與環保相關的各種媒體見面會、記者會上,媒體記者提問最多的問題
2012年年底,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華中乃至黃淮、江南地區,一場持續的霧霾蔓延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穩定,更關乎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動真格、出實招。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事件: 2015年2月10日,環保部發布《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環境監測市場。 2015年2月10日,雪迪龍發布公告,擬與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木揚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及李鑒道、董桂芬等五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長能環境大數據科技有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圖片來源于網絡1、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范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臺,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1)主要政策背景 2013 年 9
即將結束的2017年在中國環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這一年里,環保領域發生了太多的大事:從“臭氧污染治理”到“洋垃圾進口禁令”,從“各地環保警察”到“中央環保督查”,從“全國土壤詳查”到“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從“國家環保標準‘十三五’規劃”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污染防治攻堅戰”,從“美麗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4月26日,2016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180項成果榮獲2016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7項,二等獎60項,三等獎93項。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技術創新成果為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新動力;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顯著;民生領域科技成果全民共享;重大疾病科技攻關成果帶
中科院欲斥5億建世界最大霧霾實驗室 占地50畝 隨著不斷侵襲而來的灰霾,中國科學技術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也在不斷努力尋找研究的方法、方式。“應加快建設大型大氣環境模擬艙,為我國大氣環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
港媒稱,北京的一位環境學家表示,內地建成的由衛星遙感和地基遙感激光雷達組成的顆粒物遙感監測網絡將提高首部周邊環境監測讀數的準確性。 據香港《南華早報》2月8日援引《科技日報》報道,在最近的一個霧霾防治專家座談會上,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的李倩博士說,北京的環境遙感監測系統可實現對國內主流環境衛星的
北京將打造城市通風廊道治霾的消息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北京將建設從北向南的“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讓郊區的冷空氣帶更暢通地流動到市區,并把市區的熱空氣“換”走,以“增加城市的空氣流動性”。 在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季,北京市民備受霧霾之苦。供暖季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2月22日,細顆粒物污染防治與環境健康影響國際研討會在西安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主辦。會議吸引了環境領域相關專家、廠商等百余人參加,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將全程報道此次會議。 會議現場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副主任/高工高松主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北京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日前審議了《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擬將霾列為氣象災害,要求完善通風廊道系統,并提出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部門可根據相關氣象應急預案采取臨時應急處置措施。 霾屬于氣象災害嗎?如何才能科學治霾?本報特邀約相關專家撰稿,闡述觀點,深度分析,以饗讀者。
作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性產業,國家對環保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環保產業投資劇增,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產業發展重點由環境污染控制轉向環境質量改善。土壤修復、環境監測、VOCs、超低排放、清潔煤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相關熱點領域,將帶動數萬億投資,產業格局再添新版圖。 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
深化改革進程中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答記者問 記者:周部長您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環境保護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要求。對此,您認為主要可以概括為哪些方面? 周生賢:好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
前幾年,每到供暖季節,早晨起床,拉開窗簾,看不見天、看不見地、看不見人的時候,相信很多和我一樣的人,在北京一呼一吸中,都幾近抑郁。圖片來源于網絡 年幼孩子畫筆下的天空也是灰色的,問其原因,孩子說,霧霾天啊。 后來有那么一兩年,一到冬天,我就跟家人討論要不要離開北京,回到天蒼野茫茫的遼闊草原暢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 通知提出,要充分認識貫徹落實《大氣十條》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大氣十條》的主要內容,狠抓《大氣十條》貫徹落實,用空氣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通知要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近日,“大氣環境智慧監測與防治”階段性成果展示研討會在保定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行。本次研討會主要展示了保定中康韋爾環境研究所研發的“大氣環境智慧監測與防治”系統,與會的專家學者對系統涉及的各項技術突破和發展方向進行了熱烈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中國科協咨詢服務中心總工程師李赤泉、IBM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