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03 13:32 原文鏈接: 今年起對《大氣十條》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2012年年底,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華中乃至黃淮、江南地區,一場持續的霧霾蔓延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穩定,更關乎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動真格、出實招。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發布,劍指PM2.5,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大氣治理行動計劃。

      《大氣十條》是我國政府在對當前大氣環境形勢科學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為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大氣十條》的發布在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對我國的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推進管理戰略轉型

      《大氣十條》成為具體實踐

      “十一五”以來,國家先后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削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修訂并頒布空氣質量標準,強化政策措施。2012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削減20%,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開始下降出現拐點。

      但是,當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2012年,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2117.6萬噸、2337.8萬噸,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70%左右的城市達不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單位面積排污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

      201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2億輛,比2011年增加了7.8%,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4612.1萬噸;

      ……

      正如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相關負責人所言,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逐步出現的大氣污染問題,在我國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集中出現,呈現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大氣污染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針對嚴重的霧霾污染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務必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下定決心,堅決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著力推進顆粒物污染防治,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好細顆粒物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2011年,李克強同志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就專門對PM2.5的監測等提出明確要求;2013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又多次強調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促使大氣污染治理早見成效。張高麗副總理4次聽取PM2.5防治專題匯報和有關地方及部門意見,深入山西、新疆、內蒙古、北京等地開展調查研究,對編制《大氣十條》進行安排部署。

      為編制好《大氣十條》,整個編制工作歷時9個月時間,文稿修改達30多次。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大氣十條》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從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綜合運用經濟、科技、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

      出了十條35項具體措施,涉及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企業技術改造、調整能源結構、嚴格節能環保準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健全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責任等諸多方面。

      《大氣十條》試圖從國家宏觀戰略層面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頂層設計,注重改革創新,激勵和約束并舉,制定綜合措施,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大氣十條》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目標導向,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條件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大力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在要求,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也是樹立負責任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

      ■出臺落實政策措施,強化污染治理

      25個省份發布《大氣十條》具體實施方案

      《大氣十條》發布后,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紛紛出臺落實的政策措施,強化污染治理。

      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把《大氣十條》的要求具體細化到實施細則中,對京津冀及周邊六省(自治區、直轄市)提出了更高環境目標和更嚴治理要求。

      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大氣十條》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把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部門,涉及到中央和國家機關的34個部門,共分解了80項任務。

      受國務院委托,環境保護部與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政府。

      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梳理出近期擬出臺的涉及能源結構調整、環境經濟政策和落實各方責任3個方面的22項配套政策措施,配套政策措施已于今年2月12日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與此同時,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機制和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建設工作正在全面開展。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發布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與環保電價、油品質量升級價格、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等政策。科技部組織實施“首都藍天行動”,強化污染治理科技支撐。財政部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鼓勵政策,設立大氣污染防治“以獎代補”專項資金,2013年50億元專項資金已撥付京津冀及周邊6省(自治區、直轄市),今年擬安排100億元。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開展節能產品“能效之星”評價活動。住建部制定了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規劃。國家能源局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簽訂了重大能源保障項目任務書。環境保護部與國家氣象局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方案。

      全國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組織召開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常委會議、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天津、河北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發布了本地區的《大氣十條》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了各自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大氣十條》發布以來,各地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結合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積極穩妥地落實

      各項措施。以京津冀區域為例,在控制煤炭使用、優化產業結構和防治機動車污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北京市完成32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4.4萬戶平房采暖實現“煤改電”,調整退出污染企業288家,淘汰老舊機動車36.6萬輛。天津市對32座燃煤鍋爐房實施“改燃并網”,搬遷關停外環線以內污染企業23家,淘汰黃標車7.2萬輛。河北省淘汰小鍋爐3萬多臺,削減鋼鐵產能1100萬噸,關停重污染小企業8347家,淘汰黃標車57.8 萬輛。同時,各地環境執法監管力度明顯增強,天津市關閉違法排污企業440家,責令停產整治144家;河北省組建全國首支環境安全保衛總隊,抓獲環境犯罪嫌疑人290人,刑事立案289起。

      在日前召開的各地“兩會”上,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長、市長、主席在工作報告中大篇幅地安排部署環保工作,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表示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報告中提到“再花多少錢,也要堅決完成任務”;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講,2014年要在控煤、控車、控塵、控污等“四控”方面實現大突破;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講到,鋼鐵、水泥、平板玻璃不能形成一噸產能,超過一噸產能的就地免職,而且黨政同責,必須執行。這充分反映出各地在貫徹落實《大氣十條》方面的空前決心。

      有關地方政府制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根據不同預警等級采取限產、限排等應急措施,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氣影響。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多地采取煙花爆竹禁限放措施,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發出倡議書,號召大家少放鞭炮,要求黨員干部不放、少放煙花爆竹;山西省環保廳發出通知,要求全省環保系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公眾也積極參與,取得了明顯成效,春節期間空氣質量優于去年同期。

      ■形勢依然嚴峻,工作任重而道遠

      督察各地落實情況

      雖然《大氣十條》的貫徹落實工作正在積極穩妥地推進,但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大氣污染治理面臨著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環境監管能力不足、機動車污染問題更加凸顯、法規標準體系不完善、個別地方認識不到位、措施不配套等問題。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為切實改善空氣質量,今年環境保護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督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落實《大氣十條》的實施細則,分解目標任務。環境保護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大氣十條》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出臺相關文件。自今年起,環境保護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大氣十條》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嚴格落實《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落實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任務,實施京津冀清潔煤推廣計劃。積極穩妥推進煤改氣,建立天然氣供需銜接機制。

      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今年新增鋼鐵燒結機煙氣脫硫1.5萬平方米,燃煤機組脫硝1.3億千瓦、脫硫1500萬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燃煤小鍋爐15萬蒸噸。實施石化、包裝印刷、表面涂裝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加快火電、鋼鐵、水泥行業除塵改造,限時達到新的排放標準。制定重點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加強車油路統籌,完善協調機制,強化機動車環境管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供應國四車用柴油,淘汰黃標車300萬輛以上;制定低速貨車并軌升級方案,加快推廣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完善建筑供熱計量政策。推進重點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

      通過設立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以獎促治”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大氣污染防治。

      加強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充分發揮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機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作用,積極推動區域密切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

      切實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強化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信息。在重點城市開展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今年6月底前完成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的解析工作。完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強化對地方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的監督檢查。

      繼續保持專項督察行動的高壓態勢,環境保護部將對各地落實《大氣十條》的情況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情況進行督察,對于發現的突出問題,督促地方政府嚴肅處理。

    相關文章

    日本民眾舉行集會反對七國集團廣島峰會

    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3日到廣島視察峰會準備情況,民眾當天在廣島舉行集會,強烈反對此次G7廣島峰會。當天,約200名日本民眾冒雨參加反對此次峰會的演講集會。......

    專注出生缺陷防治,博圣生物亮相第4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

    2023年4月14-15日,“第四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暨“《多囊卵巢綜合征雄性激素質譜檢測專家共識》發布會”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群賢畢至,大咖云集,吸引了1000余名從業者和相關近......

    審議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市級典型案例分享

    2023年3月30日,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技術指導委員會在深圳組織召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技術專題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研討會上,部分試點單位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介紹了智慧監測優秀案例,分享了......

    《綠色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來啦!速戳全文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綠色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的通知,要求采購人采購數據中心相關設備、運維服務時,按......

    質譜技術使環境更美好,中國環境質譜大會華麗落幕

    2023年3月25日,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化學學科支持的《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在青島市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質譜技術使環境更美好”為主題,邀請國內質譜領域......

    保衛藍天進行中,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分論壇報告精彩呈現

    2023年3月25日,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化學學科支持的《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在青島市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質譜技術使環境更美好”為主題,邀請國內質譜領域......

    日本教授:放射性物質不應釋放到環境中

    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日本龍谷大學教授大島堅一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放射性物質不同于普通危險化學物質,采用化學處理難以將其去除;同時,關于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統等的長期影響,人類還所......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