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體 根據所侵犯的瓣膜的不同,查體時出現相應的體征,晚期則表現為心功能失代償或并發癥的體征。 (1)心臟普遍增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成比例,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舒張期奔馬律。心尖部Ⅱ級以上高調,收縮全期雜音,并可有柔和、短促的低調舒張中期雜音; (2)雙肺底可出現細濕啰音等心力衰竭體征; (3)部分有心包摩擦音,可同時伴有胸膜摩擦音; (4)關節紅、腫脹,活動受限; (5)少數患者在軀干或四肢的內側皮膚可見淡紅色環形紅斑,中央蒼白;在大關節伸側,尤其是肘、膝及腕關節,枕骨區或胸、腰椎棘突等部位可見2~5mm的皮下小結,無壓痛,不與皮膚粘連,可 移動; (6)兒童可見手足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擠眉弄眼等舞蹈癥表現; (7)心外的風濕表現:可有胸膜炎、肺炎、腹膜炎、腎炎、脈管炎、腦病等表現。 2.輔助檢查 (1)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作為一種無創方法,已經是評價各瓣膜病變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僅可以測定心腔大小,心......閱讀全文
1.查體 根據所侵犯的瓣膜的不同,查體時出現相應的體征,晚期則表現為心功能失代償或并發癥的體征。 (1)心臟普遍增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成比例,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舒張期奔馬律。心尖部Ⅱ級以上高調,收縮全期雜音,并可有柔和、短促的低調舒張中期雜音; (2)雙肺底可出現細濕啰音等心力衰竭體征;
中醫學認為風濕性心臟病多屬于“怔忡”、”喘證”、“水腫”、“心痹”等范疇。其病機主要是風寒濕邪內侵,久而化熱或風濕熱邪直犯,內舍于心,乃致心脈痹阻,血脈不暢,血行失度,心失所養,心神為之不安,表現心悸、怔忡,甚而陽氣衰微不布,無以溫煦氣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顴面暗紅,唇舌青紫。水濕不化,內襲
風濕性心臟病是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變態反應的部分表現,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部位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臟瓣膜部位。二尖瓣為最常見受累部位。
(1) 風濕性心內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 病變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為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同時受累,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極少受累。 病變初期,受累瓣膜腫脹,瓣膜內出現粘液變性和纖維素樣壞死,漿液滲出和炎細胞浸潤,病變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閉鎖緣上形成單行排列
由于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射出足夠的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收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
(1)心功能不全(心衰):最常見,發生于50-75%的風心病患者,并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常由于呼吸道感染,風濕活動,重體力勞動,妊娠及分娩等誘發。 (2)心律失常:最常見為房顫,發生于30-40%風心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顯著擴大的二尖瓣狹窄患者最多見。在房顫發生前,多先有房早,房撲或陣發性房顫
一項面向全國救治貧困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愛心行動“風心病救治項目”,8日在廣東省正式啟動。首批100名患者每人將獲得廣東省陳紹常慈善基金會5000―10000元的資助,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作為救治行動的手術定點醫院,將為救助對象提供高水平的瓣膜置換整形手術,并將對手術費用實行最大限度的減
風濕性心臟病(風心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多于兒童起病,成年后逐漸發展成風濕性心臟病并伴隨著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如二尖瓣狹窄、主動脈關閉不全等。?近年來,風心病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發病率已急劇下降,但在其他地區如非洲、亞洲,它仍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合并風心病的生理病理
患者女,47歲,因活動后心慌,胸悶10余年,加重2個月入院。體格檢查:生命體征正常,心尖搏動有力,位于左鎖骨中線,律齊,胸骨左緣第二三肋間心濁音界向左擴大,二尖瓣聽診區可聞及Ⅱ/6級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左側臥位時更加明顯,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可聞及嘆氣樣、遞減型舒張期雜音,向胸骨左下方和心尖區傳導,
(1)關節穿刺術對于有關節腔積液的關節,關節液的檢查包括:關節液培養、類風濕因子檢測、抗CCP抗體檢測、抗核抗體等,并做偏振光檢測鑒別痛風的尿酸鹽結晶。 (2)關節鏡及關節滑膜活檢對RA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很有價值,對于單關節難治性的RA有輔助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