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平調研華南植物園和廣州生物院
7月15日至16日,在院生物局和廣州分院有關領導陪同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到華南植物園和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調研,并主持召開了廣州生物院二屆四次理事會會議。 在華南植物園調研期間,張亞平與園領導班子和科研管理骨干進行了座談,并參觀考察了有關實驗室。 座談會上,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作了工作進展報告,簡要回顧了“創新三期”中該園在科學研究及代表成果、院地共建與國際合作、人才引進與培養、科學普及和旅游開放、園林景觀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展;重點介紹了該園的“一三五”規劃和落實情況,以及近期的工作進展情況。隨后,有關研究人員分別匯報了植物科學、生態及環境科學、農業及資源植物和分子生物分析及遺傳改良四個研究中心的工作情況。 張亞平充分肯定了華南植物園在“創新三期”中取得的成績。他指出,華南植物園作為有傳統優勢和潛力巨大的研究機構,不僅要在基礎植物學與恢復生態學的前沿領域取得研究重大成果......閱讀全文
中科院“十二五”將培養引進大批科技領軍人才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科院將實施“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支持領軍人才數百名,引進培養善于攻堅的科技尖子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數千名。 據介紹,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上,中科院將通過組織實施重大科技任務,在實踐中造就和凝聚一批德才兼備、理想信念堅定、具有
青島加大外籍人才引進力度
近日,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外國人在青島工作管理服務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細化外籍人才評價標準、規范工作許可審批制度、提升人才服務便利度、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等四個方面做出相關規定。《辦法》自2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于創新外國人來青工作許可管理,營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環境具有重要
深圳,擬取消人才引進政策!
1月20日,深圳市羅湖政府在線發布關于征求廢止《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實施高層次產業人才“菁英計劃”的意見及三個配套文件的通知》公眾意見的公告。公告中指出,《意見》至今已實施七年,羅湖區正在優化重構新版人才政策體系。為執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擬計劃廢止《意見》。公告全文如下:《深圳市羅湖區人民
張亞平調研華南植物園和廣州生物院
7月15日至16日,在院生物局和廣州分院有關領導陪同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到華南植物園和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調研,并主持召開了廣州生物院二屆四次理事會會議。 在華南植物園調研期間,張亞平與園領導班子和科研管理骨干進行了座談,并參觀考察了有關實驗室。 座談
人才大戰與海歸機會:各地引進人才有哪些特點
各地爭搶行業頂尖人才 二三線城市更為積極 北京、上海人才濟濟。對引進人才的素質要求更高,涉及的行業領域也更廣。比如:在一線城市的各種招聘信息中,經常出現區長助理、重點學科類和重點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重點創新項目和重大工程項目的團隊領頭人等職位。二線城市對頂尖人才的需求不但沒有“缺位”,反而態
2022人才引進,哪些高校待遇高?
近日,據四川大學官網消息,學校首輪“雙一流”建設中成效顯著,6個重點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同時透露,四川大學在首輪“雙一流”整體建設成效被評為第一檔,具體評價為: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建設目標達成度高,多項辦學指標接近或達到對標的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初步探索出一條西部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特色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會議 將引進更多將帥人才
中國科學院人才工作會議6月2日在北京召開。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表示,中國將通過“千人計劃”從國外引進更多將帥人才,分布在科學研究、教育、產業化、金融等國家有重大需求的領域。 白春禮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科院共有70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該計劃旨在引進、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
中青報:43%的人力挺地方重金引進高端人才
近日,杭州市出臺的《杭州市人才專項用房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將在3年內建設人才專項用房,該房實行政府定價,原則上不超過同類地段新建商品住房市場價格的50%。 對于杭州市的這一高端人才獎勵方式,公眾看法不一。有人質疑,把錢補貼給“不差錢”的高端人才,可能制造新的社會不公平;但也
把引進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突破口
26日上午,天津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動員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天津禮堂召開。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把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成為推動天津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 黃興國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
丘成桐論新時期科技人才引進
7月26日,丘成桐在第六屆世界華人論壇高端論壇上發言。 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世界華人論壇”7月26日召開,在開幕式之后的高端論壇上,丘成桐、卓以和、費維揚、馬佐平、崔占峰5位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先后演講。 丘成桐,美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