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材料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
記者從正在哈爾濱舉行的新材料國際展覽會上了解到,工信部已完成《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文本,并對該文本進行了初步介紹和解析。工業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新材料產業預計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將成為國民 經濟的先導產業,主要產品能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 據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在本屆新材料國際展覽會上的解析,工信部已完 成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文本明確提出,到2015年,建立起具有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產業配套齊全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突破一批國家 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新材 料對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據高云虎介紹,首先,目標是到2015年我國新材料總產值達2萬億元,實現年均......閱讀全文
十二五新材料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
記者從正在哈爾濱舉行的新材料國際展覽會上了解到,工信部已完成《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文本,并對該文本進行了初步介紹和解析。工業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新材料產業預計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將成為國民 經濟的先導產業
青海:“十三五”期間著力打造鋰電新材料等新興產業
中新網西寧6月26日電 (張海雯)記者從26日在西寧舉辦的大美青海投資環境說明暨重點項目推介會了解,“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將著力打造鋰電、新材料、光伏光熱和鹽湖資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青海省發改委副巡視員胡軍介紹,圍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青海省在“十三五”期間
陜西開建21億元微量重金屬吸附材料項目
第十四屆西洽會簽約項目總投資額度達21億元的全國首家微量重金屬吸附材料項目――北京微量重金屬吸附材料項目,4月20日在咸陽市禮泉縣環保產業園區開工奠基。咸陽市委書記千軍昌下達開工令,咸陽市長莊長興在開工典禮上講話。工信部機關服務局副局長趙忠抗、科技司副司長李建國、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王志
第六屆中國納博會投融資論壇圓滿落幕
20余家企業覓得融資伙伴 眾多專家指點創業迷津 柔性傳感器、類金剛石材料、納米纖維、石墨烯新材料,這些高大上的熱門技術項目,在第六屆中國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投融資論壇上比比皆是,令人可喜的是20多個這樣的項目在本屆論壇都找到了自己心儀的投資機構。2015年10月29日,第六屆中國納米技術產
國家銅鉛鋅質檢中心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提升技術支撐 服務特色產業 國家銅鉛鋅質檢中心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本報訊 (馮曉曦 記者李 輝)“去年9月,國家銅鉛鋅質檢中心幫助我們完成了60多批次樣品純化水水質,電鍍污水污染物含量,原材料碳含量、膨脹系數等檢測項目,對我們的純水設施驗收、環保達標和產品質量提升工作給予了
近15年中央累計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68.26億元
記者25日從財政部了解到,1999至2013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68.26億元,對于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等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央財
“十二五”新材料科技發展重點明確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材料處處長徐祿平,在最近召開的全國化工科學技術大會上介紹了“十二五”期間的新材料科技發展思路:將以加快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轉變為發展目標,從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三個層面開展新材料科技規劃。 徐祿平指出,我國新材料領域創新發展活躍,一批自主
《中國新材料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2)》已公開發布
為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促進我國新材料產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有關單位編寫了《中國新材料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2)》一書,日前已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師昌緒為報告題寫了書名。該書圍繞我國新
潘愛華:新材料對傳統產業帶動力量更明顯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 12月9-10日,以“全球經濟復蘇與制造業轉型”為主題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制造業的專家、企業巨頭共聚一堂,共商經濟低迷時期的制造業發展趨勢。在“新材料與智
系列優惠政策將推動環保、生物等七大產業發展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江國成)根據中國政府網18日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我國計劃用20年時間,使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這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