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液態金屬血管造影術可實現高清晰血管網絡成像
眾所周知,血管網絡作為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環通道,其尺寸大小、空間分布及走向等對機體代謝、營養和藥物的輸運至關重要,同時血管自身也面臨著諸多病變威脅,無論在健康檢測還是疾病診治中,細微血管的異常生長與變化均是衡量病理狀況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為此,獲取高質量的血管圖像具有十分重要的醫學和生理學意義。早期,由于受技術限制,研究人員大多通過解剖、冷凍切片、染色、數字化重建等方法獲得血管分布信息,程序繁瑣復雜,且操作過程易于破壞血管結構及走向,導致結果與實際存在偏離。隨著影像學的發展,血管造影成為一種重要的成像方法,但無論是常用的碘化合物增敏劑還是當前頗受關注的納米材料,其血管造影能力仍然有限,尤其對于一些復雜的微細血管,成像質量尚不十分理想,這使得對超高清晰度血管圖像的獲取長期成為挑戰。 針對這一關鍵需求,聯合小組基于實驗室在液態金屬材料與生物醫學工程學兩個領域的長期研究積累,成功證實了有別于傳統血管造影方法的液態金屬血管造......閱讀全文
中國液態金屬物性新發現-讓液態金屬機器人走入生活
還記得電影《終結者》中那個可任意變形偽裝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嗎?近日,我國科學家的一項有關液態金屬新物性的發現將有望打破科幻與現實之間的藩籬,讓液態金屬機器人走入現實生活。 這項出自清華大學、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聯合小組的研究首次發現,電場控制下的液態金屬與水的復合體,可在各種形態及運動模式之間
科學家提出液態金屬血管造影術-可實現高清晰血管網絡成像
眾所周知,血管網絡作為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環通道,其尺寸大小、空間分布及走向等對機體代謝、營養和藥物的輸運至關重要,同時血管自身也面臨著諸多病變威脅,無論在健康檢測還是疾病診治中,細微血管的異常生長與變化均是衡量病理狀況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為此,獲取高質量的血管圖像具有十分重要的醫學和生理學意
液態金屬能給計算帶來什么
液態金屬,在普通人看來,它可能是體溫計中流動的水銀,是高溫鍋爐中沸騰的鐵水。可在科學家眼中,它是流動的軟體生命,是連接人體神經的橋梁,是未來機器人變革的核心材料……不久前,我國一個科研小組在國際上率先將液態金屬與量子器件及計算技術聯系起來。更快更智能的計算,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液態金屬是否預示
圖說液態金屬電池的制造
液態金屬電池的構造其實很簡單,兩邊是呈液態的金屬電極,中間夾著熔鹽作為電解質。 早期的液態金屬電池實物模型,顯示出堆疊在一起的電池單元。由厚厚的一層泡沫絕緣材料包裹著處于核心位置的電池。中心處的彩色材料片代表著熔化了的電池材料。 其實液態金屬電池的制造并沒有想
液態金屬不僅會變形還會變色
現在,科學家不但研制出了柔性機器人,而且還能使它變色,不是簡單地為它披上一件彩色衣服,而是讓它本身的結構呈現出色彩變化。相關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雜志上。 常見的人形機器人的關節大多是僵硬的,翻筋斗落地時都會重重地砸向地面。傳統的剛性材料很難讓機器人靈活地柔性地呈現
液態金屬:神奇材料煥發新生機
蘋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能會使用一種液態金屬材料,該材料的強度是鈦的兩倍。 雖然蘋果公司已不如從前光芒四射,但它的創新舉動卻仍然牽動著業界神經。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能會使用一種由鋯、鈦、銅、鎳等組成的液態金屬材料(又
液態金屬有望成新材料領域“黑馬”
銀白色的外觀,金屬的本質,卻可以像液體一樣流動,還擁有沸點高、導電性強、導熱率高等特質,這就是神奇的液態金屬。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舉行的中國第二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高峰論壇上,100余項液態金屬前沿技術及產品集中亮相,80%的技術產品首次面世。 在現場,工作人員用一支液態金屬3D手寫筆隨手一畫,
液態氘在高壓下被擠成“金屬”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德國羅斯托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成功地在高壓下把液態氘(重氫)擠成類金屬,更接近生成固體金屬氫的最終目標。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氘為氫的一種穩定形態同位素,元素符號一般為D或2H,其原子核由一質子和一中子組成,在大自然的含量約為一般氫的7000分
液態金屬獲證實可用于神經修復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道了一種基于全新原理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在國際上引起持續廣泛的影響。 神經網絡遍布于人體全身,因而神經損傷與斷裂在醫學上極為普遍。當前,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金標準”在于自體神經移植,但該方法卻受到供區神經來源不足、供
含液態金屬涂層的智能織物“自愈”
科學繼續推進智能織物,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并為其佩戴者提供更多"服務"。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創造了一種可穿戴的紡織品,它能自我修復、抗菌,甚至可以用來監測一個人的心律。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韓國的研究人員通過將其浸泡在液態金屬(LM)顆粒中創造了這種高導電的紡織品。 LM顆粒有很多優點:高熱和
液態金屬:“夢之墨”將夢變現實
經典的科幻電影《終結者》中出現的終結者形象,讓人記憶頗深。他們可以根據環境的改變隨意變形,讓人感受到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魅力。 如今,我國的科學家正在努力探索著液態金屬的奧秘,希望逐步拉近科幻與現實的距離。 在今年由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中關村品牌推介系列活動榜單發布會上,揭曉了中關村十大
高溫液態金屬粘度儀的研究與設計
粘度是表征流體性質的一項重要參數,能直接反映不同流體的特性。粘度及其測量在國民經濟許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許多工程技術應用都需要流體粘度參數。隨著工業現代化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相關領域里的粘度測量越來越得到重視,粘度測量方法與測量技術也有很多新的發展。目前粘度測量正在向高精度、自動化、實時在線的
劉靜:把液態金屬從“冷門”做成“熱點”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劉靜,最近很忙。他帶領的聯合科研團隊首次揭示了柔性液態金屬的節律性自發振蕩效應和跳躍現象,取得了液態金屬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柔性液態金屬“車輪”能載著3D打印的塑料小車或小船,在電場中做各種復雜的運動并搭載物質。 柔性液態金屬是一種可變形的
液態金屬“變身”神經電極:向解密生命進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4.shtm 科學家們已經證明,神經傳導實際上是一種電化學的過程——神經纖維上順序發生的電化學變化,讓人類的“想法”變成了動作,讓大腦能夠指揮身體。那么,人類能不能模擬這種神經傳導方式呢?這種
液態金屬浴型恒溫磁力攪拌器
液態金屬浴型,采用電熱管作為熱源,內嵌于金屬容器內,容器內加入低熔點金屬作為介質,適合較小容量的園底燒瓶或試管使用,低熔點金屬熔點70度,適合70度以上加熱反應實驗,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特性,導熱率是導熱油的五倍,液態金屬與反應容器接觸緊密,傳熱性能良好,液態金屬還有一定的磁性,配合磁力攪拌裝置更利于
液態金屬Galinstan具有許多奇特性能
電影《終結者》系列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展現出了液態金屬獨有的特性:具有液態的流動性、金屬的高強度,受傷后可自修復等。在現實中,液態金屬Galinstan(Ga和In的共晶合金)不僅具有這些奇特的性能,還具有極佳的電性能(34,000 S·cm-1)、熱力學性能等,因此在柔性印刷電子
《終結者》液態金屬機器人走近現實
電影《終結者》中,反派機器人T1000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它由特殊液態金屬組成,時而堅不可摧,時而柔軟似水,像橡皮泥一般可任意改變自己的形狀。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蘭司博士,通過與中、美、澳、日等國科學家深度合作,探明了人為調控非晶合金微觀結構的作用機制,使人類離實現這一場景更近
研究揭示柔性液態金屬薄膜的自組裝方法
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其中的針法是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體特定深度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醫生在行針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自身經驗及手法將針遞送至特定的穴位,對于醫生的技能要求很嚴格。客觀化和精確化是中醫現代化發展的趨勢,發展針刺響應的超敏深度傳感器對于刻畫扎針深度的定量化表
新式3D打印技術-可打印液態金屬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新型3D打印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在室溫條件下用液態金屬打印出獨立的結構。 能夠直接打印液態金屬,對金屬線、電子互聯、電極、天線、人工超常材料和光學材料來說,其柔軟、伸縮性和形狀可塑性十分重要。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學助理教授Michael
液態金屬中國獨步天下-但追兵已至
前不久,云南曲靖市金麟灣大道新換了一批180瓦的LED路燈。本來LED燈是外國人的發明,但是金麟灣大道上的這些LED燈卻有中國人的發明:利用液態金屬具有的高熱導率,解決了高熱流密度及大功率電子芯片和高強度光電器件等的熱障難題。 11月30日,中國第二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就在金麟灣大道
首次測到兩種液態金屬間熱電效應
科技日報北京6月12日電?(記者劉霞)來自法國索邦大學的3名物理學家,在室溫下將兩種類型的液態金屬放在一起,并對其進行熱梯度處理,首次成功觀測到兩種液體材料之間的熱電效應。這一最新研究有望對新型電池的開發產生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10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熱電裝置能夠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反之
兩種液態金屬間熱電效應首次測到
來自法國索邦大學的3名物理學家,在室溫下將兩種類型的液態金屬放在一起,并對其進行熱梯度處理,首次成功觀測到兩種液體材料之間的熱電效應。這一最新研究有望對新型電池的開發產生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10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熱電裝置能夠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反之亦然。研究人員已在兩種固體之間,以及固
我學者研發出液態金屬驅動機器人
電影《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開啟了液態金屬在機器人領域應用的夢想之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張世武副教授研究團隊與其合作者組成的聯合研究組,設計了基于鎵基室溫液態金屬的新型機器人驅動器,首次實現了液態金屬驅動的功能性輪式移動機器人。該成果日前發表在
我國完成首次液態金屬空間熱管理在軌試驗
近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完成我國首次液態金屬熱管理在軌試驗,取得了系列關鍵技術成果。 液態金屬的導熱和吸納熱量能力遠大于傳統導熱劑,能夠實現高熱量的快速散發,在航空航天、先進能源、大功率器件等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液態金屬熱管理技術主要包括界面導熱、對流換熱和相
我國完成首次液態金屬空間熱管理在軌試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30.shtm近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完成我國首次液態金屬熱管理在軌試驗,取得了系列關鍵技術成果。液態金屬的導熱和吸納熱量能力遠大于傳統導熱劑,能夠實現高熱量的快速散發
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
近日,由研究員劉靜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Self-Fueled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ollusk (2015)的研究論文,迅速被New Scientist、Nature 研究亮點
新型納米液態金屬電子墨水和智能柔性導電器件
隨著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柔性電子器件的需求與日俱增。柔性電子技術需要電子器件具有柔性、可拉伸性、生物相容性等諸多新特性。液體金屬(Liquid Metal, LM)完美結合了液體的形變能力與金屬的導電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柔性電路材料。
理化所提出液態金屬懸浮3D打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首次提出“液態金屬懸浮3D打印”的概念和方法,可在室溫下快速制造具有任意復雜形狀和結構的三維柔性金屬可變形體,并用于組裝立體可拉伸電子器件。相關研究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上。 在題為
新型納米液態金屬電子墨水和智能柔性導電器件
隨著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柔性電子器件的需求與日俱增。柔性電子技術需要電子器件具有柔性、可拉伸性、生物相容性等諸多新特性。液體金屬(Liquid Metal, LM)完美結合了液體的形變能力與金屬的導電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柔性電路材料。
我國科學家領銜研發液態金屬成膜新技術
自然界的植物光合作用可實現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如何模仿這一過程來實現太陽能的轉化利用和產業化,長期以來備受關注。 記者2月26日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崗研究團隊與中外多個團隊合作,最新研發出將半導體顆粒嵌入液態金屬實現規模化成膜的新技術,并以此為基礎成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