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正處在由“快速壯大”向“科學發展”邁進的戰略轉型期,而“融合、創新、綠色、開放、安全”是這一產業體系應有之義 “十二五”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最終將如何“定調”尚不明朗;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十二五”規劃將成為中國全面推動產業戰略轉型的規劃。 盡管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中國已經編制出了11個“五年規劃”,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不過,由于“十二五”規劃期被普遍認為是中國二次轉型的開端期,其規劃制定也引起了特別的關注與熱議。 中國的第一次轉型是改革開放,所謂的第二次轉型是以“發展方式轉變”為核心的轉型。過去,中國的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中國產業正處在由傳統發展模式向科學發展邁進的戰略轉型期,而“十二五”時期正是這個轉型的關鍵階段,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界、產業界,均對此次規劃編制給予了高度重視。 正如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向國務院......閱讀全文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江蘇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布局中走在了全國前列。”10月30日,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開篇”聚焦“物聯網+中國制造2025”。參會的多位院士和國內外學界、業界大咖一致認為,在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江蘇正奮力從“制造大省”向
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福祉。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習近平同志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
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福祉。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習近平同志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實際上是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難以支撐全球化競爭新要求的問題。因此,引導制造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微觀基礎,也是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 制造業創新是新一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論斷和新要求。特別是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視察工作時,希望上海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這是黨中央站在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和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作出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業和貨物出口及外匯儲備國。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中國科協 中宣部 教育部 科技部 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 中國科協所屬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教育部直屬各高等學校、有關直屬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聞出版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各中央報刊主管單位: 國家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為做好規劃綱要的宣貫工作,現以“問答”方式就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總體考慮和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重點改革舉措等大家可能關心關注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以幫助大家增進對規劃綱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經過哪些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為做好規劃綱要的宣貫工作,現以“問答”方式就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總體考慮和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重點改革舉措等大家可能關心關注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以幫助大家增進對規劃綱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經過哪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前所未有,科技界肩負的責任前所未有。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自覺地行動起來,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真抓實干的作風,積極主動承擔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使命。 一、深入學習領會中央新要求,進一步明確科技創新和改革方向
“中科院要對國家負責任。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中科院要能站得出來,要能拿得出東西。”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所長王建國的這句話,說出了許多中科院人的心聲。 2010年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科院“創新2020”規劃,要求中科院“組織實施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2011年以來,中科院
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科技創新能力關乎現代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支撐與保障。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專題接受了采訪。 記者:敢于與善于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國家
基礎研究作為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科技進步的先導,是自主創新的源泉。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礎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發展的后勁。”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以科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
■ 到202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創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歷史宣示,體現了強大的道路自信和時代擔當。 ■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五大優勢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15全國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在西安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提出,做好發展規劃、實施方案、行動計劃的制定工作;集中力量建設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做好重點領域標準的制定工作,軟件和系統方案的提供以及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升智能制造支撐能
關于印發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2013年3月1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十二五”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建設規劃》。該規劃中提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試點建設15-20個國家重大創新基地。而且,我國將圍繞五個層面部署建設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具體包括光電技術、機械制造、智能制造、計量科學等領域。科技部 國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整個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能源開發利用史,但依法規范能源的系統認識卻是近代社會的產物。能源法雖久以有之,甚至可追溯到15世紀英國普通法中的財產法則。但蔚然成形便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禁運與油價猛漲的時候。石油危機發生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加快了能源立法的進程。日本于19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七屆年會在北京召開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食品工業以全球第一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而對今后的發展,中國食品科技界的專家們認為:“未來5-10年,中國食品工業仍將處于大有作為的發展期,速度仍在二位數增長。但發展方式必將做出重要調整:大企業將強化以食品安全為目標的產業鏈建設;以區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