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氫燃料電池CO中毒去除研究取得進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以氫氣為燃料的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具有“零”排放、能量轉化效率高的顯著優勢,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現階段,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和普及的關鍵難題之一就是氫燃料電池的CO中毒問題。 針對該關鍵性科學難題,在“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等的支持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路軍嶺、韋世強及楊金龍等研究組聯合攻關,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首次在SiO2擔載的Pt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精準構筑出單原子分散的Fe1(OH)x物種,制備出一種新型的Fe1(OH)x-Pt界面催化劑,實現了在-75°C至110°C的超寬溫度區間內100%的選擇性CO去除,突破了現有CO氧化反應中催化劑工作溫度高和溫區窄的兩大瓶頸限制。該工作中,研究人員通過原位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譜分析,證實在CO氧化反應氣氛中Fe1(OH)x物種的結構是Fe1(OH)3。并通過理論計算,進一步確定了Fe1(OH)3在Pt表面上的空間構型,深入揭示了其催......閱讀全文
氫燃料電池前景幾何?
“隨著燃料電池推動新一代清潔能源改革,公眾也愈發關注燃料電池的發展,我們在中國的公共交通市場上看到了巨大商機。中國需要更清潔的城市公交系統,同時在空氣質量監管方面也更加嚴格,中國市場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肯定會不斷增加。”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ndall MacEwen說。
氫燃料電池汽車走進生活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也正在走入大眾生活,順勢開啟了商業化發展大幕。據悉,位于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的瑞暉加氫站正式啟用,這是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未來,佛山致力于打造國家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國家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生產基地以及國際知名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應用典范城市。
聚焦氫能燃料電池技術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
大連化物所氫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游艇通過試航
近日,應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氫燃料電池電堆的燃料電池游艇“蠡湖”號經過半個多月的海上調試,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通過試航,標志著我國燃料電池在船舶動力上的實船應用邁出關鍵一步。該艘游艇由大連海事大學建造,采用了大連化物所開發的70kW氫燃料電池電堆。 近年來,大連化物所氫燃料電池技術
氫燃料電池加速發展 有望挑戰特斯拉產業
今天還是弱勢盤整格局,但氫燃料電池板塊活躍上攻,其中江蘇陽光漲停,華昌化工也一度漲停,同濟科技目前漲幅近6%。 大智慧分析師周雪松表示,新能源汽車有多條發展路徑,除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鋰電池純電動汽車外,利用氫燃料電池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氫燃料電池也正在加速發展,韓國就推出一次充電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迎來新機遇
?? 像加油一樣加3—5分鐘氫氣,即可行駛500—800公里,車尾再也沒有難聞的尾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清水…… 11月9日,在江蘇如皋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韓國現代帶來了第三代氫燃料電池汽車“FE”;我國上汽集團、亞星客車也都把自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帶到會場。中國工程院院士、一汽集團
新電極設計提高氫燃料電池性能
該團隊在WooChul Jung教授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Sang Ouk Kim教授的領導下,對金屬納米粒子促進的氧化物電極的反應性進行了分析,在他們的模型中,假設所有粒子參與反應。他們探索了金屬催化劑如何在二氧化鈰基電極表面上激活氫的電化學氧化,并量化反應速率隨適當選擇金屬的速度增加的速度。直徑小
快速續航之新型氫燃料電池飛機Skai
據外媒報道,Alaka'i Technologies公司日前推出了新一代依靠氫燃料電池飛機Skai。 該公司報道稱,Skai是一款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通過使用氫燃料克服了傳統電動系統充電時間過長、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據了解,寶馬的Designworks參與了這款飛機的設計。S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科技部部長萬鋼近日有關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講話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他在題為“未來出行——氫燃料電池及智能車輛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氫能燃料電池目前在壽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達到車輛使用要求,中國已初步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未來要加
國內首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下線
8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一臺出廠編號尾號為001的量產發動機從生產線上穩穩下線,它是我國首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至此,我國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大批量生產線正式投產。從技術探索到示范推廣,再到真正走向市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歷經十余年,終于進入商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