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2日,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組織我國43位院士專家,對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進行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華龍一號”成熟性、安全性和經濟性滿足三代核電技術要求,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目前可出口的自主三代核電機型。 據介紹,“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充分借鑒國際三代核電技術先進理念,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研發設計的三代核電機型,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在創新上,“華龍一號”提出“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全面平衡貫徹了縱深防御的設計原則,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等。 “華龍一號”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共獲得743件專利和104項軟件著作權,覆蓋設計技術、專用設計軟件、燃料技術、運行維護技術等領域,充分利用了我國目前成熟的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首堆示范工程設備國產化率超過85%,具有良好的經濟性。“華龍一號”通過評審,......閱讀全文
12月5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ACP1000在維也納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GRSR)。此舉將提高中國自主核電品牌華龍一號的國際競爭力。在2014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進展之后,中國核電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憑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吹響了進軍世界的號角
“今日‘立霾’。立霾是中國傳統‘二十五節氣’之一,也是老北京‘傳統節日’之一。‘立霾’這天,中國民間有載口罩之習俗,人們盡量在家中不出門,以躲避傳說中的神獸‘霾’……” 重污染天氣來襲,許多網友看到這條段子哭笑不得。 今年立冬以來,北京的天氣一直沒給好臉色看。11月13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正式受理“華龍一號”的通用設計審查(GDA)申請。這是我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在海外接受評審,再加上GDA素有“全球最嚴核電審查”之稱,使得這一事件備受全球媒體和各新興市場國家的關注。 GDA到底嚴在哪?“華龍一號”通過GDA的可能性有多大,意義幾何?記者近日專訪了“華龍一號”G
繼南北車開始合并之后,與高鐵同屬“出海”重點領域的核電也將誕生新的“巨無霸”。 進入2015年,我國核電領域動作不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月29日)從多個渠道獲悉,今年1月初,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中電投)的合并事宜獲得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1
自從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審批核電新項目的工作至今已蟄伏3年之久。 而在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沿海核電站則有望再度掀起建設熱潮。根據目前披露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當進入“十三五”以后,內陸核電站何時啟動也留給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和睦系統”(FirmSys)和ACPR系列小型堆等重大科研成果11月16日亮相高交會。中國廣核集團多項代表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核電技術與海內外客商洽談。 據介紹,中廣核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發出了一批對核電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成果。其中,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
“預計年內有6至8臺機組開工建設,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將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2015年將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4月22日舉行的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5年年會上透露說。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蟄伏四年后,國內核電實質性開工密集展開,“
近日,“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名單正式出爐,推選委員會從82名有效候選人物中評選出20名,其中生物醫藥領域包括了中國干細胞領域的大牛裴端卿研究員、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研究員、領導我國在境外進行疫苗臨床研究實現“零突破”的陳薇研究員等。20名候選人具體名單如下:
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正急切盼望著證明自己的機會。 但核電專家張祿慶近日撰文稱,中國從美國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尚不適宜批量建設,建議優先核準建設國內已自主開發的三種三代核電機型。這三種國產三代核電機組分別為:中核集團研發的ACP1000、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研發的CAP1400、
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正急切盼望著證明自己的機會。 但核電專家張祿慶近日撰文稱,中國從美國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尚不適宜批量建設,建議優先核準建設國內已自主開發的三種三代核電機型。這三種國產三代核電機組分別為:中核集團研發的ACP1000、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研發的CAP1400、
據世界核能協會估算,2015-2030年間海外新建核電站在160座左右, 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市場空間巨大。同時核電技術也是大國擴展技術競爭優勢,擴大地緣政治經濟影響力的重要領域。我國核電技術成熟,國產化率高、造價低,且有豐富的營運經驗,這無疑為核電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礎。 已與多國簽署
福島核事故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發生的第三次嚴重核事故,對全球核電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引起了全世界核工業界的反思,世界各核電發展國家對核電安全進行重新的審視和評價,美國、俄羅斯、法國、韓國以及新興經濟國家在進一步提高核電安全的基礎上,都作出繼續堅持發展核電的決策。 蘇聯核能燈塔
期盼已久的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終于落地。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沿海地區核準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范機組。其中華龍一號首個示范項目為中核控股的“福清”二期工程(5、6號機組),目前核安全局方面也進入最后的審核階段。知情人士透露,中核集團內部將項目開工時間定在4月底至5
“華龍一號”俯拍圖 中核集團供圖/光明圖片 【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新名片】 5月25日下午,風和日麗,福建省福清市“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現場,一輛巨大的履吊車緩緩將重達340噸的半球型穹頂吊離地面,經過充分調整,最終將如皇冠一樣的穹頂順利安裝在45米高的反應堆廠房,成功完成了我國第三代自
大亞灣核電站 國圖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工程院組織了“我國核能發展再研究”咨詢課題,著眼于新的核電發展形勢下我國核能安全發展、規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所面對的矛盾,重點分析近期和長遠我國核能發展需要解決的若干重要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核安全峰會上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
核電項目建設耗資大,還有一些政策法律障礙,中國核電走出去,需要時間,不能急功近利。 5月19日《中國制造2025》正式出臺, 電力裝備成為“走出去”的十大戰略產業之一。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認為,這將加速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步伐,有助實現中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 “中國核電發展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先照后證”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著力緩解辦證難,激發“雙創”活力;核準一批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重大項目,以綠色發展促結構調整民生改善;批準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結果;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草案)》。
2月4日,中國與阿根廷簽署了采用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CP1000技術、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緊隨其后的消息顯示,中國將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電站,并有可能向巴方出口更多的核反應堆。 隨著我國核電項目重啟審批的日益明朗,核電“走出去”也逐漸引發行業內外關注。 “華龍一號”憑何出
2月3日晚,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電力、吉電股份、東方能源等同時發布措辭一致的提示性公告,證實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啟動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重組。 作為由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核電建設以中廣核和中核為龍頭。業內認為,上述重組屬于優勢互補,有望成為核電行業的第三極,從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辦刊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梳理,并邀請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推出2014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
今年1月下旬,中國與沙特簽訂了《沙特高溫氣冷堆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項目實現了“走出去”的首次突破。而在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品牌“華龍一號”日趨成熟,中國與英國、南非、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國家簽署了
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目前高層對重啟沿海核電的愿望強烈,遼寧紅沿河二期、遼寧葫蘆島徐大堡一期和廣東陸豐一期有望成為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首批重啟的核電項目,其中紅沿河二期被認為獲批的可能性最大。 一位國家核安全局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待批的項目中,只有紅沿河二期采用的ACPR1000技術爭議
盡管中國高層在2014年屢次要求“抓緊”啟動沿海核電項目,但是這一年國內新建核電項目數量依舊為“零”。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使得《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的目標很難完成。而要保證該目標不落空,今年顯然是最為關鍵的一年。 “時間是寶貴的,就是現在批準建設核電站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習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
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3月17日新華社授權全文播發。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第三十章建設現代能源體系中指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著力推動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壽君4月20日宣布,全球矚目的第四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技術,歷經基礎研究、實驗堆建設、示范堆建設,如今,我國已經系統掌握其全部技術,在國際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在此基礎上,江西瑞金高溫堆核電項目有望成為世界首座商用第四代核電站。 從實驗堆到示范堆、商用堆的發展
一邊是高層頻頻釋放重啟核電的積極信號,另一邊卻是今年以來尚未有新的核電項目通過核準開工的現實。站在中國核電建設再提速的命題面前,中國核電產業似乎只待一聲發令槍響。 在7月29日于北京舉行的2014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獲悉,國家總理李克強在近期一次會議上表態稱“(核電)年底之前怎么樣都
由我國核電企業、中國廣核集團自主研發的多用途小型壓水堆方案,16日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同臺展示的還有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等重大科研成果。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6日在深圳開幕。作為中廣核自主開發的多用途小型壓水堆系
不管是從市場操作層面還是從法規監管層面,核電重啟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8月1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將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 國家能源局一官員則透露,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