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納米療法與癌癥治療最近,來自美國梅奧診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抗癌納米顆粒(doi:10.1038/nnano.2017.69),這種納米顆粒能夠讓乳腺腫瘤萎縮的同時還能夠阻止疾病再次復發。研究者Betty Y.S. Kim博士在文章中指出,在這項概念驗證研究中,我們吃驚地發現這些接受這種納米顆粒治療的小鼠表現出持久的抗癌效應。不同于現存的僅靶向免疫系統一部分的癌癥免疫療法,我們專門設計的納米顆粒積極地調動整個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促進身體產生它自己的記憶系統,從而使得腫瘤復發zui小化。這種納米藥物還可靶向不同類型的......閱讀全文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近日,首屆全國臨床檢驗裝備與應用與學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臨床檢驗裝備展覽會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臨床檢驗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國家衛計委科技發展中心、寧波市科技局、解放軍醫學計量科委會臨床檢驗設備安全與質量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會議圍繞醫學臨床檢驗及其熱點領域進行交流、探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7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16年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大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 開幕當天的大會報告分別由俞汝勤、陳洪淵、萬立駿和梁文平主持,柴之芳、葉朝輝、張玉奎、楊秀榮、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2月4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安全與健康分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霧霾健康效應與防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等主辦的“2019汞等大氣污染物監測與評估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隆重舉
本文為大家帶來再生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再生醫學領域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希望大家喜歡。 【1】PNAS:重大進展!發現胎盤干細胞能夠再生心臟,有望開發出新型干細胞療法來治療心臟病 DOI:10.1073/pnas.181182711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
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血液檢測由于其簡單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診斷、藥效監控等方面廣泛應用。在腫瘤診斷及預后、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等領域的應用更是廣泛,對腫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診斷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小編就盤點了最近血液檢測方面的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1、Nat
2018年9月5日,由臨床質譜研究與產業聯盟(籌)、品生醫學公司和沃特世科技公司主辦的中美精準醫療臨床質譜高峰論壇暨“臨床質譜研究與產業聯盟”籌備啟動儀式在大連君悅酒店舉辦,來自國內外檢驗界的近兩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會議現場主持人:品生醫學首席醫療官郭欣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2016年,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納米貼(nanopatch),這種納米貼能夠提供一種疫苗注射的新途徑,而這無疑是160年以來古老注射疫苗方法的一個革命性創新。如今,科學家們開發出了多種基于納米科技的治療疾病的新療法,而這些新型納米療法不管在治療癌癥、藥物運輸,還是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
為推動我國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事業的發展,加強計量技術及分析表征技術對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和蛋白 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將聯合舉辦“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10日,“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在四川省成都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相關報道:PPTD 2018在蓉開幕 聚焦測量與標準、質量與安全)。在精彩的大會報告之后,會議還舉辦了體外診斷試劑研究和質量控制等分論壇,分
為推動我國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事業的發展,加強計量技術及分析表征技術對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和蛋白 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將聯合舉辦“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30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承辦的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16年年會在山東濟南珍珠泉賓館召開。大會采取主題討論和分領域衛星會相結合的交流方式。300余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大家敞開心扉、踴躍發
腫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轉移率和高復發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診斷腫瘤的傳統方法有病理組織活檢、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線胸片、內鏡檢查等。這些檢查對于腫瘤早期
鑭系解離增強熒光免疫分析技術(DELFIA)作為目前最靈敏的熒光生物檢測方法,在科學研究和醫療領域已獲得廣泛的商業應用。商用的DELFIA試劑盒采用傳統的分子探針如稀土螯合物作為標記物,存在著稀土離子標記比率低(最高10~30個稀土離子)、光化學穩定性差和價格昂貴等缺點。與稀土螯合物相比,稀土納
10月14日,“2016年生殖與遺傳高峰論壇”于美麗的姑蘇城隆重開幕,本次論壇由獨墅聯盟(Dushu Alliance)主辦、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承辦,邀請了國內外生殖領域權威專家及同仁共同就胚胎植入前檢測技術的臨床案例、最新研究進展及相關政策法規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外泌體最早發現于體外培養的綿羊紅細胞上清液中,是細胞主動分泌,大小較為均一,直徑為30~100納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樣小體。隨著分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學界對外泌體的探索日趨深入。2013年,三位國外科學家因在細胞膜轉運機制的研究上取得關鍵性突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樊春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上海市政協委員。2019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6歲,他獲得南京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 33歲,他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資助。 42歲,他的團隊發展了DNA自組裝結構誘導納米尺度精確礦化的新方法,在N
2019年8月31日,第四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召開(相關報道:第4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會在青島召開 關注新機遇新挑戰)。開幕式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關亞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陳義、中山大學教授李攻科、東北大學教授王建華、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林金明、軍
微流控芯片技術是生物芯片的基石,它通過多學科交叉將化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所涉及的樣品預處理、生化反應、分選及檢測等過程集成到幾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從而實現從樣品前處理到后續分析的微型化、自動化、集成化和便攜化的技術。早在2003年,微流控技術就被福布斯(Forbes)雜志評為影響人類未來15件最重要
記者:2008年1月,在547名兩院院士投票評選出的2007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各有一條涉及“光子”這一領域。一條是中國科學家“實現六光子薛定諤貓態”,另一條是法國科學家“成功追蹤到光子活動”。您怎么看這一“巧合”? 劉旭:我覺得有兩層含義。一是呈現出光學工程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