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如何避免被“卡脖子”?
當前5G已成業界熱議話題,尤其是5G牌照發放后,業界紛紛布局5G。5G與光通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5G的商用離不開光通信背后的支撐。
光通信的核心在于光芯片
光通信主要由光器件、光纖光纜、光設備等部分組成。盡管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場、優質系統設備商,但是我國光通信器件行業在全球所占份額與現有資源并不匹配。
相對于光通信系統設備領域中國企業如華為、中興、烽火已經成長為產業引領者,我國光通信器件廠商則是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大多沒有其他業務支撐,規模普遍較小,企業群體不夠強壯,在自主技術研發和投入實力方面相對較弱,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的研發、制造上,核心基礎光通信器件能力薄弱。可見,光器件已成為制約我國光電子產業乃至整個信息產業發展的瓶頸,甚至嚴重影響國家信息安全。
光通信器件的核心是芯片,光通信芯片的性能與傳輸速率直接決定了光通信系統的傳輸效率。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表示,光通信的速率和成本成為電信網絡發展的“瓶頸”,光器件是“瓶頸的平方”,而光芯片是“瓶頸的立方”。而硅光子技術是根本性突破方向,各種光子集成技術都可以帶來不同程度的改進和突破,但只有硅光子技術可以享受到摩爾定律帶來的巨大好處,從而有望在成本、功耗、集成度上帶來根本性突破。
從第三方統計數據中也可看出芯片的重要性,國際知名調查公司IC Insights發布的2018年芯片銷售排行榜中,位列前幾位的分別是美國、韓國、中國臺灣地區、歐洲和日本企業,中國高端芯片基本依賴進口,中國在這個領域花的錢比進口石油還要多。
避免被“卡脖子”,高端光芯片亟待攻克
從成本來看,光芯片成本一般占到光器件的30%-50%,且呈現出占比提升趨勢。此前韋樂平曾表示,曾調查過路由器、基站、傳輸系統、接入網等光網絡核心的建設成本,光器件成本占比高達60-80%,而光器件成本高昂的核心原因在于高端芯片還不能完全國產化,需要依賴進口,因此高端光芯片應該成為中國光通信產業需要攻克的關鍵點。
目前,中國光器件及芯片企業整體實力較弱,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而高端領域基本掌握在Finisar、Oclaro、Fujitsu、Sumitomo等美國和日本廠商手中。
在5G、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應用需求持續增長的當下,100G高端芯片漸成標配。如果高端芯片不能實現國產化,一旦掌握核心話語權的國際廠商收緊芯片供應,恐將給沒有核心芯片技術的國內器件、模塊廠商帶來元器件斷貨的風險,也進而影響到系統設備廠商以及整個光通信產業。此前的中興事件和華為事件便是明證。
要想在5G時代避免被“卡脖子”,推進高端芯片國產化、自主可控應成為中國光通信產業未來的關鍵所在。
各大廠商紛紛進軍光芯片
得益于通信行業的高速擴張,業內對光芯片國產化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近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低端光芯片中,我國國產化率已非常高。
廠商方面,光迅科技、海信寬帶、華工正源等也通過自研或者收購的形式進入光電芯片領域,云嶺光電、光安倫、長光華芯、中科光芯、源杰科技、仕佳光電子、華興半導體、芯蕓光電等也受到資本關注。
值得高興的是,中國在光通信產業中也存在一批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例如華為海思、中興、海信、烽火通信、廈門優訊等。其中海思掌握了核心技術,并可以自己供貨,但主要客戶依然是華為自己。而光迅科技主要量產10G以下DFB、APD芯片,目前正在推進10GVCSEL陣列芯片的研發,未來將應用于100G速率光模塊產品之中。
近日,光芯片領域又有新動作,任正非宣布華為公司將要在英國建廠研發光芯片。而中國聯通也與設備商、高校/科研單位聯合申請了“無源光網絡中的25G/100G混合光子集成芯片及模塊”的國家項目。該項目將突破高端光電芯片及模塊核心技術,開發高帶寬激光器芯片、高靈敏度探測器芯片及其光收發組件,研究高效FEC算法,研制突發/連續高速電芯片和高速PON系統設備,加速中國高端光電芯片的發展。
與業界大咖探討光芯片領域最熱話題
一般來說,光芯片的速率越高,光纖通信系統的傳輸效率越高,但研發、量產的難度也越高。在5G時代,光電芯片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如何做大做強需要業界的攜手努力。
在此背景下,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特于8月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光通信泰斗韋樂平韋總將出席并發表精彩演講。
8月6日,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還特設“5G光電核心技術論壇”,特邀相關專家、企業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討從技術到應用再到解決方案的最新進展,共同搭建產學研用的大平臺。
會議將探討當前熱門的光芯片話題,例如5G移動前傳和回傳承載光模塊技術及應用、5G&DC光器件及光模塊產業技術現狀及挑戰、硅基光子集成、可調諧激光器芯片技術等熱門話題。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張賀、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馬衛東、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張華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多位業界大咖將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在本次會議上將聆聽到各位業界大咖分析的光電芯片行業最新發展趨勢!
將有機會與業界大咖面對面,探討光芯片領域最熱話題!
縈繞在心頭已久的困惑將得到嘉賓的解答!
將結識到眾多光電芯片領域的眾多優秀企業及專家!
也將發現5G時代光電芯片的新機遇!
聯系人:秦女士
聯系電話:022-58168872
5G時代如何避免被“卡脖子”? 當前5G已成業界熱議話題,尤其是5G牌照發放后,業界紛紛布局5G。5G與光通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5G的商用離不開光通信背后的支撐。 光通信的核心在......
國內高端光通信芯片如何突出“重圍”?光信息與光網絡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奠定了智慧城市的發展基礎,也支撐著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在智慧......
近年來,光學軌道角動量(OrbitalAngularMomentum,OAM)被廣泛應用于經典通信和量子通信。光學軌道角動量在理論上提供了無窮多維度的正交基,可用于信息編碼,基于OAM復用技術的光通信......
經過三年的研究,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U)物理學家烏利埃爾·利維博士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全新的芯片技術。這種太赫茲微芯片可以使我們的計算機和所有的光學通信設備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來運行。到目前為止,兩大挑......
在5月19日開幕的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上,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杰教授帶領的光信息安全研究團隊展示了一項最新成果——內生安全光通信,使不依賴附加密鑰的大......
日本東北大學電氣通訊研究所與學院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開發了世界最高水準的隱秘性(暗號強度)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統。該系統首次結合量子噪聲保密和量子秘鑰分發技術,以接近以前2倍的速度——世界最高速的單信道每......
能源資源領域成果獲大獎“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一大特點就是,涌現出一批能源資源領域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表示。國家科技進步獎特......
日前,由北京郵電大學和美國知名光纖通信測試解決方案提供商捷迪訊公司共同建設的光網絡測試實驗室正式成立。捷迪訊向北郵共享了一批先進的高速光通信測試儀器和系列解決方案,對于我國光通信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
由武漢大學、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和北京國科環宇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組成的高速無線激光通信系統研究項目組,經過1年多的技術攻關,近日研制出7.5G空間激光通信系統。該系統8月下旬在青海省青海湖成功進......
2010年7月6日,國家科技部在武漢組織召開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驗收會。實驗室驗收專家組由10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為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朱高峰院士。專家組聽取了實驗室主任余少華工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