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柜的起源與發展史(三)
以1995年為分界線,美國完成了現代工業通風(包括實驗室通風)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ASHRAE 110-1995 1996年,引入了AFNOR AF X 15 211:1995標準,從而可以根據嚴格的標準評估無管通風柜的性能。該標準今天用作所有通風柜的參考標準。 1997年,Lab Crafters推出了其ZL的高性能Air Sentry通風柜,這是第一款投放市場的高性能通風柜。例如,該通風柜提供了一種高效且安靜的操作,旨在 “現實世界”條件下進行交叉通風以及溫度和壓力波動的情況下運行。目前,全國各地安裝了1200多個Air Sentry通風柜。 1998年,Erlab擴展了Captair產品范圍,以滿足現代實驗室的需求。新的儀器包括CaptairStore(一個通風的過濾儲物柜),CaptairBio(一個PCR工作站)和CaptairFlow(包含HEPA過濾的機柜)。 ......閱讀全文
通風柜的起源與發展史(三)
以1995年為分界線,美國完成了現代工業通風(包括實驗室通風)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ASHRAE 110-1995?1996年,引入了AFNOR AF X 15 211:1995標準,從而可以根據嚴格的標準評估無管通風柜的性能。該標準今天用作所有通風柜的參考標準。?1997年,Lab Crafte
通風柜的起源與發展史(二)
1923年,利茲大學使用了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通風柜之一。這個裝置由一個站立在工作高度的大櫥柜組成,并裝有垂直的拉門,類似于平行的窗戶【4】。?1936年,Labconco作為通風柜的先驅制造商之一,開發出了第一款用于商業銷售的通風柜。該裝置采用了現在熟悉的拉門式設計,允許單個操作員將手放在“柜子”中
通風柜的起源與發展史(一)
通風柜發展史文章目錄引言二十世紀初-通風柜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戰促進通風柜發展通風柜應用和理論形成通風柜發展進入新階段通風柜的未來引用?傳統通風柜發展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幾十年來,通風柜理論和設計理念并未有太大的變化。本文將通過整理通風柜和實驗室通風安全的發展歷史,來暢想通風柜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撰寫
真菌的起源與演化
真菌的起源、演化和系統發育的研究,最初是根據比較形態學和細胞學的資料。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例如G-C含量、胞壁的多糖組分和結構的研究、各類真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酶沉降圖型、賴氨酸的兩種不同合成途徑以及rRNA序列的研究等,都推動了真菌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起源真菌
通風柜的原理與特點
全鋼結構通風柜由 1.0mm 厚優質冷軋鋼板在數控加工中心、剪裁、定位打孔、折彎焊接后成型。 通風柜特點 1、外殼采用 1.0mm 厚優質冷軋鋼板在數控加工中心、剪裁、定位打孔、折彎焊接后成型,酸洗磷化處理后噴涂環氧樹脂粉末高溫烘烤固化。 2、冷軋板附著力高、外形美觀。
PCR起源與發展
1970年夏天,第一個限制性內切酶被分離純化出來,隨后在1978年,瑞士和美國的科學家Arber 和Smith因為發現限制性內切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當七十年代限制性內切酶的應用開始流傳開來的時候,以一個叫“蝴蝶”的NE公司為代表的許多國外知名公司就開始尋找更多的限制性內切酶并且將它商業化。
三足離心機的起源
18世紀產業革命后,隨著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1836年出現了棉布脫水機。這是最早的三足離心機,此后一百多年來,三足式離心機經過不斷的技術深化,形成了十幾個系列共計一百多種規格產品,完全覆蓋了分離市場的方方面面,
凈氣型通風柜與普通通風柜的區別
隨著越來越多的實驗室用戶開始選擇無管道通風柜,現蘇州畢恩思作為專業生產無管道通風柜,凈氣型儲藥柜廠家總結以下幾點新型通風柜與傳統型通風柜的區別:1,是否外排:畢恩思凈氣型通風柜無需外接管道,內置風機和過濾器,直接將廢氣抽取吸附過濾;普通通風柜需要打洞接管道,排到室外,一般風機至于屋頂;2,工程量:畢
卵子發生的起源與遷移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胚盤原條尾端部形成,后到達內胚層,隨后以阿米巴樣運動遷移到胚胎兩側的生殖脊上皮內。遷移過程中PGCs不斷分裂增殖? 。
藥理藥膳的起源與演變
人類的祖先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也就發現了某些動物、植物不但可以作為食物充饑,而且具有某種藥用價值。在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人們還沒有能力把食物與藥物分開。這種把食物與藥物合二而一的現象就形成了藥膳的源頭和雛形。也許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情況,中國的傳統醫學才說“藥食同源”。
無管式通風柜與傳統通風柜比較
傳統型通風柜是外排式的,通過外接管道將抽走的有毒氣體直接排放室外,這樣不僅有可能對環境帶來危害,而且風機不斷的抽走室內空氣,消耗了大量的空調能耗,造成能源浪費。在安裝有管道通風柜時需要經過專業的實驗室規劃設計,繁重的布置施工,過程冗長成本高,而且一旦施工完畢,修改非常不方便。 無管式通風柜是頂部配備
核酸酶的分類與發展史
分類一、核酸外切酶有些核酸酶能從DNA或RNA鏈的一端逐個水解下單核苷酸,所以稱為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DNA的核酸外切酶稱為脫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RNA的核酸外切酶稱為核糖核酸外切酶;也有一些核酸外切酶可以作用于DNA或RNA。核酸外切酶從3′端開始逐個水解核苷酸,稱為3′→5′外切酶,例如,
核糖體的起源與歷史
核糖體可能最初起源于RNA,看起來像一個自我復制的復合體,只是有在氨基酸出現后才進化具有合成蛋白質的能力。將核糖體從古老的自我復制機器演變為其當前形式的翻譯機器的驅動力可能是將蛋白質結合到核糖體的自我復制機制中的選擇壓力,這種轉變增加了其自我復制的能力 。
色譜法的起源與研究
色譜法起源于20世紀初,1950年代之后飛速發展,并發展出一個獨立的三級學科-色譜學。1952年英國科學家阿切爾·馬丁(Archer JohnPorter Martin 1910~)、理查德·辛格(Richard LaurenceMillington Synge ,1914-)因發明分配色譜分離法而
特定蛋白檢測的起源與發展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蛋白質的發現是人類生命科學的偉大里程碑。在18世紀,安東尼奧?弗朗索瓦(Antoine Fourcroy)和其他研究者發現了一類獨特的生物分子,他們發現用酸處理這些分子能夠使其凝結或絮凝。當時他們注意到的例子有來自蛋清、血液、血清白蛋白、纖維素和小麥面筋。1838年,由瑞
色譜法的起源與研究
色譜法起源于20世紀初,1950年代之后飛速發展,并發展出一個獨立的三級學科-色譜學。1952年英國科學家阿切爾·馬丁(Archer JohnPorter Martin 1910~)、理查德·辛格(Richard LaurenceMillington Synge ,1914-)因發明分配色譜分離法而
病毒與細胞在起源與進化中的關系
(1)基本觀點目前存在 3 種主要觀點:(2)觀點的比較①由于病毒徹底的寄生性,第一種觀點缺乏支持;②由于尚不能發現病毒的化石,第二種觀點缺乏充足的證據;③第三種觀點得到了更多的實驗結果的支持,例如:a.在原核細胞中,環形 DNA 分子的附加體可以以質粒的形式在細胞中復制,也可以整合在細菌的染色體中
血球計數板的設計與使用發展史
引言?血球計數板作為醫生和生物學家的必備工具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它最初被醫生用來研究病人的血液樣品,并由此開創了“血液學”這個研究領域。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早期,血球計數板經歷了一系列的重大發展。Jack David Davis在論文“The Hemocytometer and Its I
關于凈氣型通風柜的優勢與原理
無需外接管道,頂部自帶風機和過濾器。打開開關,風機運作使柜內形成負壓,保證化學品不會溢出。主體風向自下而上,使柜內空氣全部經過過濾器過濾,潔凈的空氣從頂部排風口排出。 一方面起到凈化柜內揮發出的化學品,另一方面實驗室內空氣進入柜內,同樣也可以凈化實驗室內空氣。安裝調試簡單方便,節能環保
Y染色體的起源與進化
許多屬于變溫動物的脊椎動物是沒有性染色體的。它們的性別由外界環境因素而不是個體基因型決定。這種動物中的一部分(例如爬行動物)的性別可能取決于孵化時的溫度;其他則是雌雄同體的(亦即它們每個個體中同時能產生雄性和雌性的配子)。 某個遠古哺乳動物的祖先發生了等位基因的變異(即所謂的“性別基因座”)—
超聲檢測技術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縱觀歷史,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超聲波檢測技術從初識到被廣泛認可,從A超再到近些年來如火如荼的超聲波衍生檢測技術,如TOFD、超聲相控陣、導波等技術的成功應用,期間經歷了一段漫長而又艱辛的發展歷程,凝聚了數輩人無數的心血和智慧。 一、超聲波檢測技術起源 回顧超聲波檢
超聲檢測技術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縱觀歷史,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超聲波檢測技術從初識到被廣泛認可,從A超再到近些年來如火如荼的超聲波衍生檢測技術,如TOFD、超聲相控陣、導波等技術的成功應用,期間經歷了一段漫長而又艱辛的發展歷程,凝聚了數輩人無數的心血和智慧。 一、超聲波檢測技術起源 回顧超聲波檢
超聲檢測技術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 ? ?縱觀歷史,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超聲波檢測技術從初識到被廣泛認可,從A超再到近些年來如火如荼的超聲波衍生檢測技術,如TOFD、超聲相控陣、導波等技術的成功應用,期間經歷了一段漫長而又艱辛的發展歷程,凝聚了數輩人無數的心血和智慧。一、超聲波檢測技術起源? ? ?回顧超聲波檢測技
原始生殖細胞的起源與遷移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胚盤原條尾端部形成,后到達內胚層,隨后以阿米巴樣運動遷移到胚胎兩側的生殖脊上皮內。遷移過程中PGCs不斷分裂增殖 。
通風柜的
當有害物物的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時,稱為低溫通風柜。如圖1(a)所示是冷過程通風柜采用上部排風時氣流的運動情況。工作孔上部的吸入速度為平均流速的150%,而下部僅為平均流速的60%,有害氣體會從下部逸出。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柜內應加擋板,并把排風口設在通風柜的下部,如圖1(b)所示。[1]
鞋套機的發展史
一、自動鞋套機的誕生與發展 我們的生活中的一切用品都不是上帝賜予的,是世世代代的聰明能干的人發明創造出來的。鞋套機也一樣,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工作和生活的便利、舒適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出現了先知先覺者。 第一臺鞋套機由湖北某教師與一公司合作生產
安全柜與通風柜、超凈臺的區分
生物安全柜和超凈臺區別: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BSCs)是為操作原代培養物、菌毒株以及診斷性標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工作人員、實驗室環境以及實驗品,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感染性氣溶膠和濺出物而設計的。WHO出版的《實驗室生
實驗室通風柜的風量與風速安全解析
實驗室通風柜的風量與風速可能會在實驗的過程中被忽視,但是通風柜風量風速安全很重要,任何形式的通風柜風速都一定要達到嚴格的規定,不然就會產生安全方面上的隱患。通風柜的風量風速控制一定要嚴格把關,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輕則影響實驗,重則危及人身安全。一般所說的罩面風速就是指排風柜開口拉門處的平均入口風速。一
安全柜與通風柜、超凈臺的區分
生物安全柜和超凈臺區別:生物安全柜是為操作原代培養物、菌毒株以及診斷性標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工作人員、實驗室環境以及實驗品,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感染性氣溶膠和濺出物而設計的。當然,安全柜有效工作的前提是選購合格的安全柜和正確使用安全柜。目前市場上生物安全柜種類繁多,
南嶺含銅鉛鋅與含鎢花崗巖的起源
中國南嶺地區以廣泛發育多時代的花崗質巖漿活動和相關的多金屬成礦作用聞名于世。不同花崗巖具有明顯不同的成礦專屬性。花崗巖源區對成礦專屬性的制約是成礦研究中重要的科學問題。最近一項研究揭示了南嶺中-晚侏羅世含銅鉛鋅與含鎢花崗巖的不同起源。 南京大學陸建軍教授的礦床學研究團隊近期發表了 “Pet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