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鑒定出老年癡呆新靶點
最近,研究者們發現一類參與了免疫系統的新型基因能夠增加患阿茲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的風險,這為該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 他們發現:老年人群體中,如果攜帶有IL-1受體輔助蛋白變異基因(IL1RAP),則其大腦中淀粉樣凝塊的累積速率明顯偏高,這一基因引發的效應比之前已知的APOEε4更加明顯。 "這些結果表明以IL1RAP信號通路為靶點進行抗淀粉樣凝塊形成以及阿茲海默癥的惡化療法是另外一條可選的研究方案"。美國印第安納州阿茲海默癥研究中心的主任Andrew J. Saykin博士對此發表了相關看法。該研究于10月1日發表在《brain》雜志上。 在該研究中,作者們通過PET技術對500名參與者進行了大腦中淀粉樣損傷鑒定并進行了基因組范圍內的相關性分析,該調查延續時間長達2年。 參與調查的對象來自于阿茲海默癥神經成像學協會主導的一系列大型調查項目。所有的長期追蹤調查包括了每一位參與者從正常到晚年病發的所有病歷資......閱讀全文
JAD:阿茲海默癥研究新突破
最近,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了一些人群大腦中存在于阿茲海默癥有關的大腦標志物,但這些人群卻不會患典型的癡呆癥。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雜志上。 阿茲海默癥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它影響著超過500萬的美國人群。患有
什么是阿茲海默癥?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2022年3月,自然雜志子刊《自然?結構和
這些研究“顛覆”阿爾茲海默癥認知
阿爾茲海默癥(AD)是一種毀滅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正影響著全球超5000萬人的健康和生命(平均每100位60歲及以上老人中就有5-8名癡呆癥患者)。遺憾的是,全球2/3人并不了解或者關注這一疾病,中低下收入國家的患者及時接受診斷的概率不足1/10。就在其他疾病得益于醫療技術進步
分析阿茲海默癥的病因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余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
什么是阿爾茲海默癥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都屬于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腦細胞的功能退化出現的疾病,一般人們習慣統稱為“老年癡呆癥”,但其實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帕金森病又叫“震顫麻痹”,主要表
美日聯合開展阿爾茲海默癥新藥研究
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的默沙東公司日前與日本帝人制藥達成一項全球獨家許可協議,從而獲得臨床前Tau抗體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權利,用來進行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治療藥物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神經科學家何士剛教授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亡之后,科學家們在大腦切片中發現兩個
皰疹會引起阿爾茲海默癥?
是什么原因導致阿爾茲海默癥?英國牛津大學的Ruth Itzhaki教授說,答案可能位于我們的鼻子下方。她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所呈現的“貫穿一生”的證據表明,導致“唇皰疹”的皰疹病毒可能是引起阿爾茲海默癥的原因。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抗病毒藥物能夠顯著降低嚴重皰疹感染患者的老年癡呆風險。這篇發表在Fro
運動如何防止阿爾茲海默癥?
當我們劇烈運動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大量促進情緒并使人“感覺良好”的激素——內啡肽。也因此,有很多人酷愛運動。近日,一項研究顯示,除了會釋放讓人產生幸福感的激素外,運動還會產生一種可以增強記憶和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激素。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Vag
關于阿茲海默癥的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癡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淀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
簡述阿茲海默癥的腦電圖檢查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