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我國北方防護林衰退死亡的生理生態機制
防護林對維護生態脆弱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保護工程,過去40年中在防治我國北方水分受限地區土地退化和沙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氣候變暖導致干旱加劇的背景下,該地區出現了較大范圍的樹木衰退死亡現象,已有研究確定水分是“三北”地區樹木存活、生長的重要限制因素,但相關水分生理機制仍不明確。 近期,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與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依托位于“三北”防風固沙重點區域——科爾沁沙地的烏蘭敖都荒漠化試驗站(沈陽生態所)和章古臺防風固沙林研究基地(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以樟子松和油松兩種重要的防護林樹種為研究對象,從樹木水力結構角度入手,并利用樹木年輪分析技術,對木質部水分傳導相關的生理特征及樹木徑向生長趨勢開展了區域間及樹種間的對比分析。 結果表明,相對于生長在半濕潤區(章古臺)的同種樹木,半干旱區(烏蘭敖都)的樟子松和油松近年表現......閱讀全文
研究揭示我國北方防護林衰退死亡的生理生態機制
防護林對維護生態脆弱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保護工程,過去40年中在防治我國北方水分受限地區土地退化和沙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氣候變暖導致干旱加劇的背景下,該地區出現了較大范圍的樹木衰退死亡現象,已有研究確定水分是“三北”地區樹木存
關于甲狀腺功能衰退的簡介
即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成人后發病的稱為“成人甲減”,重者表現為粘液性水腫,故又稱為“粘液性水腫”,昏迷者稱為“粘液水腫性昏迷”,胚胎期或嬰兒期發病者,嚴重影響大腦和身體生長發育,成為癡呆侏儒,稱“呆小病”或者“克汀病”。
甲狀腺功能衰退的病因分析
現代醫學認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以由甲狀腺,垂體、下丘腦的功能異常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是因為飲食中碘不足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是甲狀腺的增生肥大。因為碘缺乏,甲狀腺細胞過度激活增生以便從血液中吸取更多的碘,最后導致甲狀腺增大。母體在妊娠期患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致甲腺發育不良或甲狀腺激素合
世界最大生態工程三北工程通過“期中考試”
今年是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簡稱三北工程)建設40周年。12月2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40年綜合評價報告》(以下簡稱《綜合評價報告》)新聞發布會。 《綜合評價報告》顯示,三北工程40年累計造林面積4614萬公頃,超額完成造林任務,明顯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工程區森林
“三北防護林工程生態環境效應遙感監測與評估研究”驗收
“三北防護林工程生態環境效應遙感監測與評估研究”系中科院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生態環境效應遙感監測與評估”第二課題,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員主持。該課題自2007年11月啟動以來,針對三北防護林工程(以下簡稱:三北工程)第一階段運行(經營)過程中出現的系列問題,采用遙感科
近交衰退并非完全禍起基因
作為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哈布斯堡家族為近親結婚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幾個世紀的近親通婚使這個奧地利和西班牙皇室家族的成員患上了心理疾病和不孕不育癥,并最終導致了整個血統的絕滅。 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這些問題歸咎于罕見的遺傳變異。然而,一項關于植物的最新研究
補充膳食纖維有助延緩大腦衰退
哺乳動物衰老過程中,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會轉變為促炎表型,出現過度活化,進而產生損害認知和運動功能的化學物質。這是為什么人到老年大腦功能會衰退的原因之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補充膳食纖維可減輕老年小鼠小膠質細胞炎癥,抑制有害物質的產生。研究人員建議老年人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稱這有助于
去除衰老細胞可減緩認知衰退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了一篇生物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轉基因小鼠實驗,報告了衰老細胞與神經變性之間的因果關系,該最新研究結果將可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開辟一條潛在的新治療途徑。 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增殖與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會逐漸發生衰退。正是細胞衰老死亡與新生細胞生長的動態平衡,維持著機體
分子生態學詞匯雜交衰退
中文名稱:雜交衰退英文名稱:hybrid depression定 義:與親本相比,遺傳上不同的兩個品系的雜交種在生長、育性和種子產量等方面發生下降的現象。根據親本親緣關系的遠近分“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和“遠交衰退(outbreeding depression)”
如何預防微生物菌種衰退
采用已衰退菌種進行生產會影響生產效率,而把已衰退菌種作為陽性菌株進行檢驗,則會影響檢驗正確率。既然變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們應該如果避免菌種衰退呢? 1、控制傳代次數 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種和傳代,把必要的傳代減少到最低的水平以減少突變幾率。傳代次數越多,產生突變的幾率就越大,菌種發生衰退的機
“2023國際防護林學研討會”在沈陽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847.shtm
PNAS:雌激素可預防認知功能衰退
在逐漸衰老的過程中,人的認知能力也會慢慢衰退,這一現象與神經系統的改變密切相關。過去人們大多認為,是大腦特定區域(如前額皮層prefrontal cortex)的神經元損失,造成了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衰退。但近來一系列研究顯示,上述神經元缺失的觀點可能并不正確。 前額皮層是大腦中涉及工
Nature:-多胺食物或可治愈記憶衰退
像人類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果蠅也會變得健忘。而根據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吃富含多胺(polyamines)的食物或許可以治愈它們的記憶衰退。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學習和記憶專家Ronald Davis(未參與該研究)說:“科學家迫切需要研發出一些
加拿大基礎研究面臨衰退風險
一份日前發布的報告稱,由于資助縮減以及誤入歧途的政府和撥款委員會政策,加拿大科學事業面臨著淪落為垃圾債券的風險。 報告作者特別譴責了資助重點從基礎科學領域的逐步轉移。這使得該國不斷壯大的科學界僅剩下極少數人聚焦基礎研究。 “取消對基礎研究的資助,改變了科學研究如何在加拿大開展的真正本質。”來
常見微生物菌種衰退原因分析
菌種衰退還有以下幾種原因: 1、表型延遲造成菌種衰退 表型延遲現象也會造成菌種衰退。如,在誘變育種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某菌株初篩時產量較高,進行復篩時產量卻下降了。 2、質粒脫落導致菌種衰退 質粒脫落導致菌種衰退的情況在抗生素生產中較多,不少抗生素的合成是受質粒控制的。當菌株細胞由于自發突
新石器大衰退可能與鼠疫有關
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反復暴發的鼠疫或導致斯堪的納維亞的新石器時代人口減少。對100多名個體的古DNA分析揭示了這些農民的命運,并再現了他們的親密家庭生活。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距今5300~4900年間,歐洲許多地方的新石器人口發生了驟減,這也被稱為“新石器大衰退”。科學家之前提出過不同解釋,
去除衰老細胞可減緩小鼠認知衰退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小鼠衰老細胞與神經變性之間的因果關系。該研究結果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開辟了一條潛在新途徑。 過去的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細胞(失去分裂能力的功能失調細胞)在體內積聚,并積極促進組織變性。去除這些細胞可以抵抗許多衰老的影響。在腦老化和神
多個有害突變導致馬鈴薯自交衰退
自交衰退在異花授粉植物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在進行連續多代自交后,會出現生理機能的衰退,表現為生長勢減弱、產量降低。 當地時間1月14日,《自然—遺傳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云南師范大學馬鈴薯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共同完成的馬鈴薯自交衰退遺傳機制解析成果。這
簡述甲狀腺功能衰退的臨床表現
較輕者臨床表現不明顯,重度者可出現皮膚被粘多糖浸潤而產生的特征性非凹陷性水腫,如特征性粘液性水腫面容、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皮膚粗糙、面色蒼白、眼瞼、臉面浮腫,眼裂狹窄、睜眼費力、唇厚舌大、毛發稀疏、干枯脫落,眉毛外1/3脫落,聲音嘶啞、單調如蛙聲、聽力下降、畏寒肢冷、智力減退、嗜睡或失眠、眩暈、
觀察血壓變異性預測認知衰退
? 在線發表于《Hypertension》雜志上的研究表明,隨訪間收縮壓(BP)和平均心臟速率(HR)的變化均與心腦血管高風險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和下降具有相關性[1].平均收縮壓本身對認知功能并沒有顯著影響。??? Michael B?hm博士在接受采訪時稱:“關鍵信息是HR的最佳速率應低于70 b
為“綠色長城”筑牢科技根基
1964年,劉慎諤騎著毛驢在西北檢查治沙試驗工作1981年,曹新孫(右二)陪同瑞士林學家波斯哈特(左三)到帶嶺工作站考察2018年,朱教君(右二)考察中國科學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固沙植被防護林的3種主要林型:水源涵養林(上)、防風固沙林(中)、農田防護林(下)今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
我國資源衰退型城市達67個
3日公布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顯示,我國67個城市由于自然資源趨于枯竭,經濟發展滯后,民生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壓力大,被列為衰退型城市,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和難點地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67個衰退型
美研究顯示記憶力衰退或可逆
年齡增大與記憶力下降之間通常可畫上等號。但美國一項利用小鼠進行的實驗顯示,這種記憶力衰退的情況并非不可“扭轉”,增加一種叫做RbAp48的腦蛋白或許能讓老年人再次擁有“年輕”大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28日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從哥倫比亞大學人腦庫中獲得了8個
智能手機會迎來衰退潮嗎
智能手機似乎已成了不可或缺的“個人配件”。然而,西班牙《國家報》近日報道稱,或許智能手機只是風靡一時,市場正顯現出衰退跡象。與此同時,人們看到一些新興產品正在冉冉升起。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跟智能手機說再見的時候已經不遠了,2050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降至零。 未來人們真的要告別智能手機
常見微生物菌種衰退原因及預防
微生物長期受到外界的影響,遺傳性狀必然發生某些變異。正是由于變異的存在才使得生物向前進化。然而由于突變的存在,菌種在培養或保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優良生產性狀的劣化、遺傳標記丟失、典型特征改變等現象,稱為菌種衰退。比如蘇云金芽孢桿菌由于菌種衰退,導致其新生的菌體芽孢和伴孢晶體都比較小;保藏的
找到正確的記憶策略來減緩認知衰退
隨著年齡的增長,提高記憶力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要看情況而定。但你四年級的數學老師可能會用這句話來幫助你記住如何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請原諒我親愛的薩莉阿姨。一項由密歇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新研究比較了兩種治療早期記憶喪失的方法。兩種是記憶策略訓練,目的是將人們試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緩記憶衰退
盡管記憶力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但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會持續衰退,從而損害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該研究的目的是確定一種最佳的生活方式,以防止老年人的記憶喪失。 2023年1月25日,首都醫科大學賈建平團隊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常見微生物菌種衰退原因及預防
微生物長期受到外界的影響,遺傳性狀必然發生某些變異。正是由于變異的存在才使得生物向前進化。然而由于突變的存在,菌種在培養或保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優良生產性狀的劣化、遺傳標記丟失、典型特征改變等現象,稱為菌種衰退。比如蘇云金芽孢桿菌由于菌種衰退,導致其新生的菌體芽孢和伴孢晶體都比較小;保藏的沙門氏
真菌可能是火蠑螈衰退的關鍵
科研人員分離出了一種此前未知的真菌,它被認為是驅動著歐洲西北部的火蠑螈種群走向幾乎滅絕的原因。真菌疾病壺菌病是由水生真菌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引起的,它已經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導致了全球200多種兩棲動物的衰退。但是并非所有兩棲動物的死
油墨達因值為什么會隨著時間衰退
油墨隨著溶劑揮發和抗氧化助劑失效會使靜態表面張力逐漸增大,越粘稠越接近只剩下固體樹脂時達因值上升愈快,一般絲印和膠印表面張力最好控制在30-35dyn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