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超細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1)研磨法:濕磨鈣的原料是重質碳酸鈣或白度>93°、含鈣量>98%的方解石,經配料、濕磨、壓濾、燒干、包裝得。 (2)沉淀法:石灰石經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將石灰水消化得氫氧化鈣,石灰乳經分級后與凈化的二氧化碳反應,碳化結晶時加入結晶控制劑,以控制結晶型,或加入乳化劑和表面處理劑,使活性劑與剛生成的微細碳酸鈣顆粒表面均勻覆蓋,碳化結晶后再經離心脫水、干燥、分級、包裝制得。......閱讀全文
關于超細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1)研磨法:濕磨鈣的原料是重質碳酸鈣或白度>93°、含鈣量>98%的方解石,經配料、濕磨、壓濾、燒干、包裝得。 (2)沉淀法:石灰石經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將石灰水消化得氫氧化鈣,石灰乳經分級后與凈化的二氧化碳反應,碳化結晶時加入結晶控制劑,以控制結晶型,或加入乳化劑和表面處理劑,使
關于超細輕質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通常采用石灰乳碳酸化法生產超細輕質碳酸鈣。石灰石經過煅燒分解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生石灰消化生成石灰乳。再向石灰乳中通入二氧化碳,進行碳酸化反應產生碳酸鈣,向碳酸鈣漿液中加入表面處理劑,進行粒子表面處理。然后,依次進行過濾、干燥、粉碎和篩分等工藝過程得到產品。
關于超細碳酸鈣的優點介紹
橡膠用超細碳酸鈣其吸收油值越高,碳酸鈣對橡膠的浸潤性和補強性越好,通過應用發現,在不同晶形的超細鈣中,以鏈鎖狀超細碳酸鈣對橡膠的補強效果最好。 塑料工業是我國超細碳酸鈣行業最大的用戶之一,也是應用技術較成熟的領域。超細碳酸鈣在增加塑料產品體積,降低成本,提高穩定性、硬度和鋼度,改進塑料的加工性
關于輕質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由石灰石生產輕質碳酸鈣包括煅燒、消化、碳化、分理、干燥、粉碎等工序。原料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含量應在96%以上,含鎂鹽1%左右,含鐵、鋁氧化物在0.5%以下。因此石灰石在使用前要挑選,并破碎至50~150mm。煤要求白煤,首先應破碎至38~50mm的粒度。 石灰窯為立窯,連續操作。將煤與石灰石之比
關于活性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生產原理與輕質碳酸鈣的生產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碳化條件控制嚴格,以生成細微顆粒的碳酸鈣并加入1%~5%的硬脂酸、樹脂酸、木質素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進行表面處理,以調整粒子的凝聚狀態并阻止結晶粒子長大。 以硬脂酸法為例介紹如下。 (1)膠的配制:取4.5kg36°Bé的氫氧化鈉,加入70℃
關于重質碳酸鈣制法的介紹
(1)粉碎法:首先將含有CaCO3在90%以上的白石在旋轉式破碎機中進行粗粉碎,使大塊巖石被破碎至能通過76mm的篩網。然后在錘式粉碎機,旋轉錘式磨、鼠籠式粉碎機或搗碎機、旋輥磨、硬磨機或輪碾機中進行細粉碎,使CaCO3破碎到能通過100目的篩網。最后再經附有粉碎收集器和真空管的雷蒙德真空磨或礫
概述超細碳酸鈣的性質
重質碳酸鈣鈣粒度是400~2500目之間的高白度精細粉末,是選用優質方解石礦石,它具有含量純度高,白度高、粒徑均勻,同時還具有無臭、無味、無腐蝕、無放射、符合環保條件等特點。由于重鈣本身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是橡膠塑料、造紙、食品、醫藥,高分子復合材料,日用化工等行業最佳的原料和填充材料。 1、
碳酸鈣晶須制法的基本介紹
預先在Ca(OH)2漿料加入1~2μm的針狀碳酸鈣晶須和磷酸類化合物,再通入CO2氣體得到碳酸鈣晶須。或將工業生石灰進行消化后,在一定濃度的氯化鎂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氣體進行氣液反應,經脫水、干燥得到碳酸鈣晶須。
關于碳酸鈣的分類介紹
根據碳酸鈣生產方法的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膠體碳酸鈣和晶體碳酸鈣。根據碳酸鈣粉體平均粒徑(d)的大小,可以將碳酸鈣分為微粒碳酸鈣(d>5μm)、微粉碳酸鈣(1μm)、超細碳酸鈣(0.02μm)。根據組成碳酸鈣的原子和離子的排列是否有規律,可以將碳酸鈣分為晶體碳酸鈣和非晶體
關于甲基橙的實驗制法介紹
【藥品及用量】 對氨基苯磺酸 2.1g(0.01mol)、亞硝酸鈉 0.8g(0.11mol)、N,N-二甲基苯胺 1.2g(1.3mL,0.01mol) 【實驗操作】 1.重氮鹽的制備(重氮化反應) 在燒杯中放入對氨基苯磺酸,10mL 5%氫氧化鈉溶液,溫熱使溶。另取一小試管,將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