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措施治理太湖流域面源污染
為加快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促進太湖水質進一步好轉,江蘇省采取多種措施,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并取得初步成效。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攸關太湖水質和城鄉居民的生存健康。面對太湖流域鄉村生活污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嚴峻的防治形勢,江蘇省農林部門通過有力的財政投入、全方位的治理舉措、全情投入的積極行動,使太湖流域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改善取得初步進展。 江蘇省農委副主任張堅勇說,目前,太湖流域推廣的發酵床生態養殖模式、建設分散畜禽養殖糞便集中處理中心取得了較好效果,受到上級部門及社會的充分肯定。太湖流域各地均高度重視相關經驗,不斷提高本地發酵床項目建設質量和生態養殖水平,有力地促進了面源污染的治理。 江蘇省還首次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根據江蘇省《2011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達標方案》,核定全省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項目185個,其中太湖流域占總數比例達......閱讀全文
太湖流域仍有八成水質受污染
日前,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對太湖流域和東南諸河省界水體進行了水資源質量監測,并發布了水質評價,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斷面水質近八成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根據檢監測,2016年7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34個監測斷面,20.6%的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標準,其余斷面水質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Ⅳ類占55
江蘇多措施治理太湖流域面源污染
為加快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促進太湖水質進一步好轉,江蘇省采取多種措施,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并取得初步成效。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攸關太湖水質和城鄉居民的生存健康。面對太湖流域鄉村生活污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嚴峻的防治形勢,江蘇省農林部門通過有力的財政投
水環境監測-太湖流域仍有八成水質受污染
日前,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對太湖流域和東南諸河省界水體進行了水資源質量監測,并發布了水質評價,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斷面水質近八成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根據檢監測,2016年7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34個監測斷面,20.6%的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標準,其余斷面水質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Ⅳ類占5
江蘇太湖小流域綜合整治試點工程顯成效
武進最美河道評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最終將選出10條最美河道。在備選的河道中,東尖引河和漕上河都是江蘇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武進港戴溪片區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試點工程里的項目。 武進港戴溪片區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試點工程,是江蘇省太湖辦設立的第一個用太湖治理省級統籌資金專項支持的小流域綜合
太湖流域果園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進一步規范太湖流域果園清潔生產,阻控面源污染(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農藥以及其它有機無機污染物,通過農田地表徑流或淋溶等途徑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環境。)的發生,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
引江濟太有效保護太湖流域水體安全
今年夏季引江濟太舉措已累計引長江水入太湖流域2.91億立方米,除了引水抗旱,還有效改善了太湖水環境質量,減輕了藍藻水華暴發風險。由于持續晴熱少雨,7月16日,太湖水位降至3.16米,較常年同期偏低0.4米,為近20年同期最低,太湖及下游地區供水可能受到影響,同時湖體流動性減弱,水環境容量不斷減小,藍
江蘇太湖流域分級保護方案出爐-依然延續最嚴
薄薄一份名錄,依然延續“最嚴” 《江蘇省太湖流域三級保護區劃分方案》近日通過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記者注意到,這樣一份薄薄的名錄,延續了江蘇在太湖流域環境保護中的“最嚴”足跡,也折射出江蘇在統籌環保與發展中的諸多亮點。 2008年,修訂后的《江蘇省太湖水污
太湖流域及東南諸河省界水體水資源質量狀況通報
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于2013年2月1~4日對太湖流域和東南諸河省界水體進行了水資源質量監測。水質評價標準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湖泊營養狀況評價采用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395-2007)中湖庫營養狀態評價標準。 一、太湖流域省界水體水質 (一
太湖流域治污企業超標排放-污水處理廠超標29%
記者24日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該省在太湖安全度夏環境執法檢查中發現,太湖流域部分收集工業廢水為主的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現象較為嚴重,污水處理廠超標率為29%,遠高于工業企業的5%。 為確保太湖水安全度夏,今年7月,江蘇省環保廳組成4個檢查組,對無錫、常州、蘇州、鎮江市部分重點排污單位和污水處理廠
脫氮等10難題相繼攻克-太湖流域率先邁向一級A
近年來,富營養化引起湖泊水質惡化、進而威脅飲水安全,引起了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的高度重視。而在污水處理廠等治污設施領域,脫氮除磷逐漸成為“關鍵詞”。作為先行者的太湖流域,在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達標排放難點也值得研究,今天本報刊
太湖流域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儀驗收大會召開
2011年7月29日,江蘇省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儀等在線儀器驗收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市南審賓館隆重召開,本次驗收主要針對太湖流域水質自動站新增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線監測儀等設備。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伴隨著太湖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太湖水體的污染日趨嚴重,與1985年相比,2003年太湖水
江蘇太湖流域115個省建水質監測站開始招標
日前,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受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的委托,決定就其所需的江蘇省太湖流域115個省建水質自動監測站的運維及管理進行公開招標采購,現歡迎符合條件的合格供應商投標。 一、招標項目名稱及編號 項目名稱:江蘇省太湖流域115個省建水質自動監測站的運維及管理 標書編號:JSZC-
2020年太湖流域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將提至80%
記者25日從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獲悉,太湖流域將建立健全水功能區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標體系,加強水功能區檢測,確保2015年太湖流域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至50%-60%,2020年提高到80%,屆時上海、江蘇兩地居民在飲水質量方面將受益。 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長葉建春表
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速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與遼寧省政府6日在沈陽共同簽署《加快推進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協議》。根據協議,遼寧省將全面推動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這次簽署的協議主要內容包括:遼寧省對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負總責,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和任務分工,
數據顯示太湖水質持續好轉
日前,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發布信息稱,2011年太湖大部分水質指標已達到《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確定的2012年目標要求,富營養化程度有所緩解,水源地水質保持良好,實現了“兩個確保,一個下降”,即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黑臭,以及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 2007
環保總局對四大流域重污染水域進行流域限批
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7月3日向新聞界通報,針對中國當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環保總局自即日起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對流域內 32家重污染企業及6家污水處理廠實行“掛牌督辦”。潘岳表示,當前水污染持續惡化的趨勢已非分割的治水管
江蘇無錫2011年將投45億元治理太湖
新華網南京2月26日電(記者張展鵬)2011年江蘇省無錫市計劃投資45億元,用于太湖治理的8大類目標任務,不同于以往“以單一工程項目為主”的治理思路,今年將強化“流域治理”。 據介紹,盡管近幾年太湖治理成效明顯,但在湖體藻類生存環境條件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
江蘇將環境價格理念引入到流域治理
在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記者看到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太湖流域30個水質斷面中,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和氨氮分別較2009年下降了2.5%、14.8%和11.9%。 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處長陳志鵬告訴記者,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對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加快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具有積極作用
把安全度夏作為首要任務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擴大)電視電話會議日前召開。會議指出,要認真落實國家對太湖治理的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扎實有力的舉措,全面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作出批示,省長李學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羅志軍在批示中指出,太湖治理在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中舉足輕重。2013年
超額完成總量減排目標-太湖水環境治理仍臨挑戰
去年,太湖湖體水質整體評價為劣V類,治理依然面臨挑戰,這是記者昨天從本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會議上得到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太湖流域藍藻大規模爆發的條件依然存在,只要外部條件具備,湖內就有可能出現藍藻大規模爆發的現象。去年,太湖湖體水質整體評價為劣V類,整體狀況仍然
重點查重要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4月28日在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沈躍躍、艾力更·依明巴海出席會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檢查的重點是:飲用水源保護、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污許可等法律制度落實情況;重要江河流域
江蘇:江淮流域水污染防治迎國考
根據國務院安排,從昨天起,國家考核組對江蘇省淮河、長江兩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國家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 呵護長江、淮河,江蘇不乏創新舉措。省環保廳副廳長柏仇勇透露,今年1月起,我省在淮河流域推行“斷面長”制,23個斷面全部建立起“斷面長”制。“斷面長”,一般由斷面所在市、縣(市、區)政府的
廣東:重點污染流域治理推行“河長制”
石井河 昨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陳光榮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回應多地群眾投訴的污染問題以及“網友懸賞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問題。 據透露,未來八年,廣東重點污染流域治理將推行“河長”責任制,由各地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還要制定考核獎懲辦法,連續三年考核不合格,兩年內不
全國人大代表王月英:構建太湖流域水環境法律體系
“太湖的保護和治理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太湖流域各地區和衷共濟、同心協力。”全國人大代表、湖州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經理王月英帶來的建議是《加快構建太湖流域水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王月英表示,在快速發展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太湖已受到相當嚴重的污染,太湖流域的整體水環境也受
水專項成果成“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亮點
“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3月7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展覽重點介紹了“十一五”期間落實《科技規劃綱要》、實施國家科技計劃的成果,其中“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的成果展覽尤為突出。在展覽期間,記者就“十一五”水專項取得的成果和“十二五”水專項要實現的目標及主要任務采訪了水專項第一行
專家:太湖點源污染嚴重-點源控制須科學精準科
剛走進蘇州吳中區新路村的村口,村道兩側就是整齊的溝渠,溝渠里長著郁郁蔥蔥的水生植物。農民的生活污水、農田里排出的尾水,被矮小的土坡攔截,收集起來,順著溝渠,沁著綠植的根莖,緩緩流向太湖邊的濕地。 在濕地里,植物更為茂盛。有挺拔的茭白,一大簇一大簇的水芹,這是利用植物生長自然吸收水中的氮磷元
廣東廣西聯合治理跨界污染-解決流域環境污染難題
廣東省環保廳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近日聯合督察了賀江流域跨界聯合執法行動的開展情況,雙方深入交換了意見,共同探討進一步加強聯防聯治措施。 近年來,廣東、廣西重要跨界河流賀江、九洲江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粵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聯防聯治改善環境成為共識。今年4月,兩省區正式簽署跨界河流水污染聯
開發性金融破解“太湖困局”
長三角是我國改革開發以來,率先實現經濟發展的區域之一。歷經過去三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長三角城市圈已成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最終釀成環境危機,太湖藍藻的爆發為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污染治理、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
建立國內首個跨省湖長協商協作機制-兩省湖長共治太湖
臨界水源地保護區如何劃定?跨流域污染如何治理?毗鄰湖域開發如何勘界?日前,太湖湖長協作會議在江蘇宜興召開,會上,浙江、江蘇兩省正式建立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這是國內首個跨省湖長協商協作機制,這一機制的建立,有望推動解決當前太湖治理上的多個難題。 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主要采取協作會議、聯合巡湖
太湖藍藻兵臨城下-小企業關停大企業交錢排污
2010年的太湖藍藻比前幾年來得都要晚一些。 昨日(6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處了解到,和前幾年的情況相比目前太湖藍藻爆發的時間最晚,面積也是最小的,截至目前只有幾平方公里。 這一方面體現了政府的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則更是反映出太湖藍藻污染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