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戰一載,成效幾何?五問“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去年7月,“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工程”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的支持下正式啟動,以5年為期。科研人員習慣于稱其為“‘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因為它集結了中科院院內的34家研究所和中科院院外的89家單位,共同組成了一支各專業匯聚、共1400余人的“集團軍”。這是中科院又一次打響農業科技會戰。上世紀的黃淮海農業科技會戰,曾取得會戰地區糧食年生產能力提高500億斤的重大成就。新時代這場農業科技會戰已啟動一年有余,“黑土糧倉”現狀如何,科技會戰進展怎樣?對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專項科學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佳寶,專項總指揮、中科院東北地理所所長姜明,以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一問:“黑土糧倉”現狀如何?黑土地被譽為我國“耕地中的大熊貓”,而東北黑土地被譽為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土地的分布面積并不大,但它要比別處的地更‘厲害’。”張佳寶說,在黑土地上耕種,單季作物畝施肥量僅為其他地區土壤的70%左右,即使......閱讀全文
科研人員“會診”黑土糧倉
腳下積雪“咯吱咯吱”響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煥軍正帶領科研團隊在第三管理區的地頭上查看,為即將進行的科研試驗和技術示范做前期準備。 “我這邊要做秸稈試驗,需要8個池子”“我做節水、節肥、節藥各需要10畝,試驗示范需要100畝”……對專家們的要求,一同來現場的北大荒集
會戰一載,成效幾何?五問“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去年7月,“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工程”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的支持下正式啟動,以5年為期。科研人員習慣于稱其為“‘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因為它集結了中科院院內的34家研究所和中科院院外的89家單位,共同組成了一支各專業匯聚、共1400余人的“集團軍”。這是中科院又一次打響農業科技會戰
黑土地“喊累” 中國科技力量來“加油”
黑土地“喊累” 中國科技力量來“加油” 高肥力、高產量的東北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近年來卻面臨土壤退化等挑戰。如何變“減法”為“加法”? 中國科學院正在牽頭籌備一場“科技會戰”,要用科學的方法,讓黑土“緩口氣”“加點油”。5‰速率退化 超負荷耕作“累”了 “抓把
新法實施:補齊黑土地保護的短板
黑土 ? ? ? ? 張斌供圖 相距100米的兩個剖面(平地):左圖為退耕還林的黑土層105厘米;右圖為長期種植農作物黑土層85厘米。張斌供圖 ? 對人類可持續發展而言,黑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土壤類型。早期過度開墾和不合理利用使得黑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不同時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現象,
大河灣示范區備耕“春季第一犁”
近日,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大河灣示范區春耕啟動儀式在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舉行。在中國科學院的技術助力下,該集團今年將完成大豆油料各擴種30萬畝、大豆玉米帶動復合種植5500畝的任務。 中國科學院發布的《東北黑土地白皮書(2020)》顯示,我國東北黑土地總面積109萬平方千米。大河灣示范區
他來了,她來了,他們帶著“法寶”來了
東臨小興安嶺,西倚大興安嶺,在世界四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上,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坐擁3800萬畝黑土耕地。廣袤黑土耕地,使齊齊哈爾成為我國第四大產糧大市。這里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2021年的糧食總產量達247億斤。黑土,是齊齊哈爾發展之寶,卻也是齊齊哈爾發展之困。西南風蝕,薄層黑土脆
東北黑土地保護協同創新行動啟動
經過了100多年的耕種,東北黑土區糧食的穩定增產正在受到限制。東北黑土地保護協同創新行動將——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從“北大荒”到“北大倉”,肥沃的東北黑土地是人們心目中的“土中之王”。然而,由于長期超負荷利用、重用輕養,黑土層正在逐漸消失。 “世界三大黑土帶中,烏克蘭大平原
全國政協調研組專題調研“黑土糧倉”齊齊哈爾示范區
7月11日,全國政協調研組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示范區開展“加強黑土地保護”專題調研,與示范區共建單位代表及青年突擊隊員召開座談會。調研組聽取了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工作情況介紹和齊齊哈爾示范區建設進展匯報,并就黑土地退化本底數據、黑土地保護技術應用等內容展開了交流。7月12日,調研組實地考
我國超10%耕地受重金屬污染 東北黑土地或消失
大地之殤 編者按:大地涵藏萬物,孕育生命,被譽為人類的母親。但是,近年來,伴隨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地不斷遭到各種污染的傷害。僅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環境監管乏力,導致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就頻頻發生,2008年以來,全國已發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國大地污染現狀嚴峻,成因
“黑土地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驗收
7月12日,水利部水保司張新玉巡視員會同松遼委副主任王福慶、黑龍江省水利廳副廳長高敏,帶領水利部水保司水保處、松遼委國科處、財務處、水保處和監測中心以及黑龍江省水利廳水保處和科技廳農村處專家,對依托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海倫水土保持監測研究站”的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黑土地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