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科普理論國際論壇”在京召開
5月16日至18日,“2010科普理論國際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屆研討會是進一步明確我國科普理論研究發展方向和對策思路的一次契機,共邀請來自世界10余個國家的科普相關學者及全國各地科協、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共300余人參加。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任福君主持大會,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大會主席程東紅致開幕詞,科學時報社社長劉洪海和歌德堡大學公眾學習理解科學中心Ilan Chabay教授先后為大會致辭。隨后,中國科協書記處原書記徐善衍教授作了“大科普時代的探索”的精彩報告,為參會代表介紹了當今時代的科普理論及科普方法探究;加拿大魁北克大學教授Bernard Schiele以“PCST傳播策略的演化”為題,介紹了國外先進科學傳播策略的發展歷程和技術理論;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報告的題目是“《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背景下的科普教育工作”。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宏波和盧振舉撰......閱讀全文
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聚焦公民科學素質
中國科普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應超過10%,才能有效支撐科技人力資源的產出,保障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是記者從第21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獲悉的最新數據。 最近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僅有3.27%,相
中科院2013年科普工作研討會暨網絡科普培訓會舉行
11月25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2013年科普工作研討會暨網絡科普培訓會在北京舉行,共同總結、交流科普工作經驗,研究中科院科普工作發展規劃,探索信息技術助力科普工作的途徑和方法,謀劃改進、完善科普工作舉措。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在致詞中詳細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機關科研管理改革的背景、科學
發展核電:仍需科普科普再科普
“核電發展對公眾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還是科普。”日前中國工程院在天津舉辦的第13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將主題定為“我國核能的科學發展”。包括15位院士在內的業界人士談起核電,在“核電亟待科普”這一老話題上,再次達成共識。 在核電審批從福島事故之后的“停擺”中新近開閘的關口,把
周衛健在黔東南州生態文明建設研討會上作科普報告
周衛健院士作報告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周衛健院士受邀在貴州省黔東南州生態文明建設研討會上作《全球變化與低碳經濟》的科普報告。報告會由貴州省黔東南州紀委書記王德玉主持,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及州政協等主要領導同志以及各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科普向未來 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61.shtm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
科普向未來 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四方面內容展開,活動將持續到9月21日。今年的全國科普日將著力組織好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
《科普人才規劃綱要》編制完成 描繪科普人才藍圖
“《中國科協科普人才規劃綱要(2010-2020年)》現已編制完成,按《規劃》部署,到2020年,全國科普人才的數量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總量將達到400萬人左右。”在今天下午進行的中國科協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殷浩做出上述表示。 “這是新中國成立
上海探索成立院士健康科普基地 專家牽頭科普
“健康上海行動院士科普基地”授牌儀式2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舉行。 首批六個“健康上海行動院士科普基地”,由王正敏、葛均波、李兆申、黃荷鳳、范先群、賈偉平六位院士牽頭建設。他們是不同學科的知名專家,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方面介紹
北京開啟“科普之旅”
記者從科技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第17屆全國科技活動周將于5月2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啟動,屆時將為公眾開啟一場“科普之旅”。從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被定為“全國科技活動周”,這一深具影響力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今年滿17周歲了。 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今年科技活動周主題為
科普浪潮席卷鵬城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協舉辦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向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全國各地同期開展各具特色的活動,有的省省委書記、省長帶隊看望慰問科技工作者,把黨的關懷送到科技工作者心坎上;有的省表彰獎勵科技人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