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迎來降雪,本次降雪恰逢北京冬奧會期間,對正在進行的雪上項目而言,氣象部門科技含量頗高的冬奧山地賽場核心區域“百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北京睿圖”數值預報模式體系,在保障賽事中功不可沒。 據了解,受東移高空槽和低層偏東風共同影響,12日夜間京津冀地區開始出現降雪。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氣象臺已于13日上午相繼發布大霧黃色預警、暴雪藍色預警。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迎新表示,當前至13日23時,北京市仍有明顯降雪,14日3時后降雪逐漸減弱、結束。預計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4至8毫米,新增積雪深度4至8厘米,西部、北部相對明顯,局地降水量可達10毫米以上,新增積雪深度6至9厘米。 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經多年科研攻關,冬奧氣象服務保障方面,建成支撐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氣象服務的信息網絡,以冬奧賽場為核心,氣象部門在北京城區、延慶和崇禮及周邊地區共建設各種現代化氣象探測設施441套,提......閱讀全文
京津冀地區迎來降雪,本次降雪恰逢北京冬奧會期間,對正在進行的雪上項目而言,氣象部門科技含量頗高的冬奧山地賽場核心區域“百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北京睿圖”數值預報模式體系,在保障賽事中功不可沒。 據了解,受東移高空槽和低層偏東風共同影響,12日夜間京津冀地區開始出現降雪。北京市預警中
與夏季奧運會項目多在體育場館內舉行不同,作為冬奧會“重頭戲”的雪上項目,多在室外山區舉行。冬奧會山地雪上項目賽程安排和賽事舉辦、觀賽、救援等外圍保障服務,都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在比賽期間,除了運動裝備、運動員自身水平外,風速、風向、溫度、濕度、能見度及雪質等自然條件的差異,將會直接影響賽
在中國氣象局12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透露,我國已經為2022北京冬奧會建立了較完備的冬奧立體氣象觀測網。按照國際雪聯和北京冬奧組委要求,京冀氣象部門在延慶賽區、北京賽區、張家口賽區建立42個賽道氣象站,為賽事提供所需氣象觀測數據。 張
科技冬奧進行時 從11月6日北京迎來今冬初雪便達到暴雪量級,到一波接著一波寒潮“侵襲”,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賽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測試活動并未受到特別影響,2地3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正在按計劃穩步進行10項國際賽事、3個國際訓練周和2項國內測試活動,這背后冬奧氣象服務保障籌備工作功不可沒。 要
從11月6日北京迎來今冬初雪便達到暴雪量級,到一波接著一波寒潮“侵襲”,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賽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測試活動并未受到特別影響,2地3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正在按計劃穩步進行10項國際賽事、3個國際訓練周和2項國內測試活動,這背后冬奧氣象服務保障籌備工作功不可沒。 要知道,與夏季奧運會
編者按:奮進的中國再度點燃激情與夢想的圣火,世界翹首以待的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開幕。“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國家速滑館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5G信號覆蓋所有場館、8K比賽畫面實時傳輸……科技冬奧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主要特
基于5G冬奧賽事和中國文化多語種全球傳播服務平臺? ? ? 受訪者供圖“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件體育盛事,也是場大規模的主場外交活動,為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歷史機遇。”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童清艷告訴《中國科學報》。為準確研判北京冬奧會辦賽經驗和傳播趨勢,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賽場上會不會下雪?風會刮多大?如何把未來的天氣情況更快、更準確交給奧組委?別擔心!中國氣象學會城市氣象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副院長陳明軒帶領團隊開展的“冬奧會氣象條件預測保障關鍵技術”,研發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冬奧“百米級”天氣預報技術體系,首次實現“百米級
冬奧會開幕后,華東師大校友李凌姝作為冬奧歷史上首位中國冰壺裁判,華東師大博士后郝磊作為雪車/鋼架雪車項目技術官員服務冬奧會備受關注,他們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僅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也展示了華東師大體育人的風采。推動冰雪項目后備人才隊伍培養郝磊 華東師大供圖 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博士后郝磊是北京冬奧
公共空間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系統、綠色智慧場館建造與低能耗運行技術、5G+8K冬奧賽事轉播車……北京市通過部署“科技冬奧”項目,一批成果已經獲得測試應用。 11月18日上午,科技冬奧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朱建紅介紹了北京冬奧會新技術應用以及科技冬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