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集中供暖更清潔更高效
熱源——積極尋找替代能源 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熱源仍以煤為主,但天然氣代替燃煤鍋爐的趨勢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天然氣供求關系緊張狀況不容忽視 長久以來,燃煤鍋爐是集中供暖的主要熱能來源。而煤炭燃燒給空氣質量帶來的負擔重,減少煤炭使用量是大勢所趨。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徐偉介紹,當前,我國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熱能來源仍然以煤為主,但近些年來,以天然氣代替燃煤鍋爐的趨勢不斷增強。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明年五環內燃煤鍋爐房燃氣改造將全面完成。而目前,整個北京市利用天然氣采暖的面積已經超過 50%。與此同時,天津、沈陽、濟南、烏魯木齊等城市都在積極行動,將燃煤鍋爐改造成為燃氣鍋爐。“煤改氣”正在各大城市特別是一些中心城市推開,改造速度不斷加快。 電采暖和地源熱泵也是集中供暖地區常見的采暖方式,盡管占比不高,節能效果也不錯。徐偉介紹說,在非集中供暖地區的一些有采暖需求的省份,特別......閱讀全文
洛陽引進新能源解決供暖問題
2013年4月18日從洛陽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洛陽將在敷設供熱管網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入新型能源,逐步解決東區居民的供暖問題。 洛陽市城市區(不含吉利區)供熱面積為1960萬平方米。由于歷史原因,老城區、瀍河回族區集中供熱面積僅有15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僅為
棄風量翻番能源局力挺風電供暖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各地盡快制定促進風電清潔供暖應用的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開展風電清潔供暖的試點和示范工作。 “繼2011年吉林洮南風電供暖項目示范之后,國家能源局計劃今年在棄風最嚴重的吉林省白城市擴大示范規模,讓當地五六家主要風
天然氣將成為銀川供暖主要能源
10月11日,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哈納斯東部熱電4×200兆瓦級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項目在緊張有序建設中。項目建成后,不僅承擔起銀川市210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還將改變銀川市目前以燃煤為主的供熱能源結構,提高銀川市供熱和供電質量。記者 宋克強 楊超 攝 熱電廠中心控制
國家能源局:大力推廣風電清潔供暖
國家能源局今天對外發布《關于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關省(區)認真分析和總結各地區冬季供暖狀況,結合風能資源特點和風電發展需求,因地制宜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風電清潔供暖項目安排原則上以解決目前已有風電項目的棄風限電問題為主,山西、遼寧、新疆達坂城地區、蒙西可以酌情按照不高于100
豐臺園實施清潔能源改造-預計供暖季前完工
中關村豐臺園區內的科豐熱力供應中心正在加緊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工程預計供暖季前全部完工,確保橋南廣大居民和企業用戶冬季供暖需求。 科豐熱力供應中心的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全權由北京市熱力集團承擔。本次清潔能源改造范圍,主要包括拆除原有6臺燃煤蒸汽鍋爐及輔助設備,新裝4臺40噸燃氣熱水鍋爐及輔助系統設
清潔能源供暖,不只省下“一塊錢”
山西靈丘縣,群山環抱。西北風呼嘯著掠過山尖,整個縣城冷得在風中打顫。去年入冬以來,靈丘縣室外氣溫多次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但在該縣五靈鎮易地扶貧搬遷戶王期兵的家中,暖氣熏得人暖洋洋的,室溫達到20攝氏度。不再需要燒煤,憑借風電供暖,王期兵享受到了和城市同樣的供暖服務。“咋也沒想到吹了一輩子的山風,現在
北京供暖用清潔能源將獲補貼-年內有望實施
北京市制定清潔能源供暖補貼 年內有望實施――― 今后,冬季采暖使用清潔能源設施有望獲得經濟補貼。記者上午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北京市今年將研究實施清潔能源供暖設施運行等經濟補貼政策,以降低采暖季的大氣污染。 1月份的嚴重污染過程,與北京正處于供暖季的原因密不可分。北京
北京供暖季清潔能源挑大梁-啟動優劣煤替代計劃
“今年我國平均霧霾天數高達29.9天,為52年來最多,第三季度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高達62.5%,11月初北京更是僅一周內就發布3次重污染預警……”這些事實和數字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談霾色變”。天氣漸冷,北京開始進入供暖季,不少居民擔心供暖是否會加重北京本已惡劣的霧霾天氣
能源局推廣風電清潔供暖-風電棄風問題有望好轉
針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清科集團今日發布研究報告稱,為提高北方風能資源豐富地區風電消納能力,緩解冬季供暖期電力負荷低谷時段風電并網運行困難,國家能源局將在北方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清科認為,此舉有利于促進能源利用清潔化,減少化石能
一刀切平均補貼政策不適宜京郊清潔能源供暖
北京建筑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近日發布《北京農村居住建筑清潔能源供暖應用現狀調研報告》,認為京郊冬季供暖無煤化是治理北京霧霾的重要舉措之一,現行的“一刀切”的平均補貼所有清潔能源供暖是不適宜的,應根據節能優先的方針,在清潔能源補貼過程中向節能性好的清潔能源傾斜。 為了治理環境污染,還首都一片藍天,
清潔供暖:給藍天“減負”
隆冬臘月時節,北京的最低氣溫已經跌破零下十度,但昌平區先鋒家園小區居民石守和的三居室里卻溫暖如春。一進門,就能明顯地感覺到一股暖意,下意識地想把身上的羽絨服脫了,墻上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氣溫已經達到25度。因為是地熱,所以家里看不到暖氣片,角落里的多盆綠植長勢極好。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到供暖季,
供暖季,要溫度也要藍天,然而,風電供暖的邏輯成立么
繼東北、西北之后,進入11月上旬,華北的供暖季也開始了。宜人的室內溫度和清潔的室外空氣——當這兩個已矛盾數年的需求被要求在短期內同時滿足時,多項政策措辭如“煤改氣”、“電代煤”、清潔取暖、風/核電供暖等密集出臺,并轉化為以2017年冬季供暖期為沖刺線的各類工程項目。 上個月記者前往河北張家口、
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即將啟動!計劃供暖24.24萬平方米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瓦。今年冬天,周邊紅沿河鎮的居民通過東北首個核能供暖項目就能用上核能供暖,計劃供暖面積達24.2
供暖工程溫濕度監控
我國北方地區都有很長的冬季供暖期。供暖系統具有熱源、熱力站和用戶三層結構。在空間上有較大距離的分布性。供暖期內,供暖企業往往會收到關于供暖溫度不達標、熱水管線損壞等大量投訴。供暖企業如何做到對問題的提前發現、提前處置,這就需要在關鍵位置部署溫度、流量等監控設備,實時監控各測溫點(可以是居民室內、熱力
讓集中供暖更清潔更高效
熱源——積極尋找替代能源 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熱源仍以煤為主,但天然氣代替燃煤鍋爐的趨勢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天然氣供求關系緊張狀況不容忽視 長久以來,燃煤鍋爐是集中供暖的主要熱能來源。而煤炭燃燒給空氣質量帶來的負擔重,減少煤炭使用量是大勢所趨。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徐偉
“綠色供熱”將成沈陽主流供暖方式
每到采暖期,一根根供暖大煙囪,成為城市霧霾天氣的主要污染源。今年,這一情況將得到極大緩解。 5月5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為創建“藍天工程”,今年沈陽將力推“綠色供熱”――推行新型高效煤粉鍋爐供熱技術,試用天然氣、風電新能源供熱,“綠色供熱”將成沈陽主流供暖方式。 煤粉鍋爐:燃燒效
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出爐
國家電投9日宣布,2021年—2022年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其“暖核一號”——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提前6天投運,供暖面積覆蓋海陽全城區,惠及20萬居民。此舉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同時,海陽居民住宅取暖費每建筑平方米較往年下調一元錢。 國家電
供暖后如何凈化室內空氣
冬季,北方的人們大多生活在有暖氣的環境中,為更好地保暖,大家基本上都選擇了緊閉門窗,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足不出戶,確保自己安全過冬。由于緊閉門窗,導致室內空氣污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干痛、胸悶不適等癥狀。醫生提醒那些怕冷的人,要注意取暖方法。 一是要勤通風,一般應選擇晴好的天氣,打開門窗讓空氣
專家稱南方集中供暖威脅能耗
?????? 據中央氣象臺資料,中國正在經歷28年來最冷的冬天。中國南方多省區低溫天氣持續,普遍缺乏供暖設施的居民叫苦不迭。南方供暖問題被關注。 研究者們稱,學界基本達成共識,南方不宜復制“大而全”的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不然能源供應將面臨巨大壓力,并且成本高昂。 爭論焦點是南方該如何
科研工匠為天宮“嬰兒”定制“供暖外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83.shtm“空間站中剛完成的斯特林熱電轉換試驗非常成功,其中的加熱器單元表現超出我們預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簡稱上海硅酸鹽所)副研究員、上海硅酸鹽所空間材料與應用技術課題組副組長張明
液晶智能窗來了!降溫供暖按需切換
4月19日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的一項成果,在輻射冷卻液晶智能窗構筑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湘潭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鄧媛為論文第一作者,湘潭大學教授謝鶴樓、北京大學教授楊槐、江西師范大學特聘教授蘭若塵為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謝鶴樓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
北京供暖后首發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11月23日,北京迎來供暖后的首個“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部分地區首要污染物PM2.5小時濃度超過350微克/立方米。 截至23日10時,北京市35個監測站中,23個站點空氣質量達到“5級重度污染”或“6級嚴重污染”,分布在市區及東南、西南部;此外“3級輕度污染”、“4級中度污染”站
煤炭:供暖季有些“賴床”走勢不容樂觀
?? 國慶長假以前,大約在9月中旬開始,黑色系盤面幾乎全線疲弱,國慶節前焦炭開始下調價格,主要受到鋼焦企業的限產政策不斷發酵。下游焦炭也頻頻下調,多數地方礦庫存開始增多,尤其是山東、河北地區,本輪焦炭的下調幅度,該地區也最大。目前供需形勢,分析短期煉焦煤走勢如何? 鋼價利好已用盡冷淡“銀十”到來
新型建筑供暖方式讓城市天空更藍
4月11日,在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舉行的“空氣源熱泵、太陽能與低溫熱水地暖系統的節能能效研究”成果發布會上,一種新的建筑供暖方式面世。 據該協會副會長鄒仲元介紹,這種新型供暖方式是從空氣和陽光中獲取熱源、以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作為末端的供暖系統,可以在不低于-20℃的環境中正常運行,具有
這個供暖季吉林藍天緣何能持續在線
每年10月中下旬,東北地區秋冬季節供暖期開始,燃煤污染物排放增加,加上秸稈焚燒難控以及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常常“霧霾蔽日”。然而,今年吉林省卻持續“藍天在線”,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在這個初冬越來越強。 10月20日-11月30日,吉林全省優良級天數比例為99.2%,同比上升16.7%,全省無中度
北京核心區明年告別燃煤鍋爐供暖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20日表示,2013年北京市將力爭壓減燃煤140萬噸。明年年底前,四環內基本取消燃煤鍋爐集中供熱,中心城區實現無煤化供熱。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統計,2012年北京市壓減燃煤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初步統計,共削減燃煤70萬噸,相當于一個中型煤礦一年的產量。目前,北京已全面完成東、西
沈陽今年將試水風電清潔供暖
醞釀兩年多,一場“風電供暖革命”已然在北方地區拉開序幕。5月20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從沈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獨家了解到,作為中國最大風電企業的龍源電力,近日與遼寧省有關方面初步達成了法庫縣20萬平方米風電供暖項目意向,成為遼寧省首個風電清潔供暖試點項目。該試點項目運行后,每年可利用棄風電20
我國首個核能供暖示范項目花落中廣核
選址華北,采用清華大學NHR200-II低溫供熱堆技術 2月7日,記者從中廣核獲悉,國家能源局組織近期召開北方地區核能供暖專題會,會議同意中廣核聯合清華大學開展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示范項目的前期工作,深入開展規劃選址、用地用水、應急方案、公眾溝通溝通等論證工作,積極推進項目實施。 據中廣核副總經
淺層地能利用:燃煤替代供暖新實驗
在中國,每至冬季,供熱面積超過100億平方米。北京等地區的供暖期有4個月左右,而東北地區將近6個月。民眾生活中對熱能的需求主要來源于燃煤,而煤炭直接燃燒,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我國治理霧霾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任何形式的燃燒和燃燒后的排放。因此,新時期供暖必須滿足新要求:保證
甘肅張掖:用地下水“供暖”的奧秘
要說水源熱泵項目,還得從張掖的水資源環境說起。甘肅張掖地處河西走廊,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張掖自古以來便有著綠洲城市的美稱。 張掖市一直堅持生態經濟發展的理念,著力打造“濕地之城”、“戈壁水鄉”。如何既保護好珍貴的水資源,又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成為擺在張掖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